返回第470章 塞防和海防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兵部早在曹邦辅就任的时候,就明确了一套军令公文体系,军事情报都要按照规定的格式上报。

    这种体系,能够让传递情报的人更加谨慎,传递的情报也更加准确。

    除了传递之外,处理情报也同样重要。

    内廷,主要就是内阁的秘书班子中书门下五房,以及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司礼监,分别将这些情报进行汇总分析,将前后矛盾的内容剔除,西北战局就清晰地呈现在皇帝的案头上。

    紧接着,刘秉的一番操作,也被兰州知州孙皋详细的报告朝廷,现在朝廷得到的消息,是七天前的消息,兀慎部已经向嘉峪关行军了。

    朝堂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陷入到了西北战略的争论之中。

    首先是刘秉的行为怎麽定性。

    这件事自然没有什麽争议,内阁的四位阁老都达成一致,必须要为刘秉的行为背书,支持刘秉的「耶律大石计划」。

    没办法,刘秉的计划实在是太香了。

    解决了西套地区的问题,又借用兀慎人来解决了火者的问题。

    这一套纵横术,放在先秦都是相当厉害的了。

    众阁老都奇怪,为什麽刘秉一个观政进士,会被委派到西北去出差?

    当知道这道命令是吏部尚书杨思忠亲自签发的,众阁老都释然了。

    就连首辅高拱都感叹,「论识人用人之术,我大明无人能出杨尚书其右!」

    好巧不巧,安东都护府的战报也送到了,和刘秉同科的进士赵鹏正,同样是被杨尚书安排到东北的,他只用一个冬季就铸造了新五国城,还坚守并击溃了来犯的建州女真,完成了东北五城规划的第一城。

    对杨思忠的赞美更是传遍了朝堂,隆庆皇帝还特旨嘉奖了吏部,赏赐杨思忠金元。

    但是经过刘秉一搅合,这西北战略又要重新讨论了。

    除此之外,还有肃王府的问题,勘肃使团也快要抵达兰州了,这也是需要尽快处理完的事情。

    这时候朝堂上分出了两派。

    一派认为,朝廷就按照刘秉的战略,施行驱狼逐虎的计划,支持兀慎人和火者交战,大明坚守嘉峪关就行了。

    另一派则认为,大明应该主动出击,恢复汉唐时期对西域的控制,兀慎部往西打,大明就接管他打下来的地盘,反正刘秉许诺的是古大宛国的地盘,火者占据的吐鲁番地区,可是「汉唐故土」。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