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471章 《为统筹海防塞防大计并倡国防教育事》
内阁。
今年的京师春天来得有点晚,内阁之中已然上了碳炉。
内阁在紫禁城内,用的都是泥封的炭火炉子。
在寒冬的时候这种炉子不给力,但是在这个时候正好。
但是内阁的气氛,却要比泥封炭炉更火热。
四位阁臣,加上几位被召入宫中的重臣,隆庆皇帝将他们召集到内阁,讨论刘秉的「耶律大石计划」。
但「耶律大石计划」不过是个引子,此番重臣们齐聚内阁,争论的却是国策之争。
大明未来,要如何面对西北疆防。
坐在靠近内阁大门位置的苏泽,担任这场会议的记录官,看着阁老重臣们大概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内阁次辅张居正为代表的海疆派。
这一派的主要观点就是,西北边防虽然重要,但是能维持现状就可以了,朝廷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大海上。
户部侍郎张守直,作为张居正在大小九卿中的头号马仔,首先说道:
「去岁,我大明沿海市舶司所出入港的货物,数十倍于陆上边市的贸易额。」
「从南洋通政署发来的消息,马六甲战事还在继续,南洋也出现海盗,袭击我大明的商船。」
「南洋诸藩,如满剌加(马六甲)旧港,久为西夷所据,商路梗阻,贡使难行。」
「当此之时,再议耗费巨万丶劳师远征西域火者丶复通陆上丝路,是否本末倒置?」
「海疆不靖,则东南膏腴之地永无宁日,岁入千万之关税市舶之利亦将付诸东流!」
「户部以为,当集全力整饬水师,增设炮台,护我商船,拓殖南洋诸岛,开万里海疆为大明财赋之源丶藩屏之地!此乃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户部尚书马森几乎就没来上过衙,户部侍郎张守值一直都是管理户部的最高官员,他的意见就是代表户部的意见。
当然,这也是张居正的意见。
苏泽微微感慨,谁能想到,嘉靖朝还在议论禁海呢?
当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得到了海上贸易的好处后,从海上向外拓展就成了应有之义。
就连最怕打仗,最怕花银元的户部,也开始支持海上备战扩张。
没办法,海上的利润还是太大了。
苏泽又看了一眼张居正。
除了户部的利益之外,张居正如此支持水师,是不是也有他长子就在水师的原因?
另一派也站了出来。
兵部尚书王崇古,挺身而出道:
「张侍郎此言差矣!」
「陆上丝路,关乎国本!」
「火者盘踞西域,勾结叶尔羌,断我商路,屠戮佛寺,其志不小!」
「若坐视其坐大,控扼河西走廊,则陕甘危矣,河套难安!届时,我大明纵有万里海疆,西北一乱,腹心震动,又何谈开拓?」
「火者又向陕甘传教,此教蛊惑人心,若是放任不管,日后必成大乱。」
「塞防乃是要务,进取西域乃是恢复汉唐疆域,历史上大唐由盛转衰,就是自失去西域而起!」
「今日我大明有再控西域的机会,自然要恢复汉唐疆域,巩固西北塞防。」
「西域在手,也能威震草原,不会再有游牧坐大之祸!」
王崇古不愧是蒙古问题专家,说的确实是对的。
当年汉武帝为何要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大汉控制西域,除了丝绸之路外,就是通过西域威胁草原。
中原王朝,完全实控西域的,就只有汉唐两个时期。
当西域在中原王朝手里的时候,就能随时从西域进军,夹击草原。
而西域在手里,也能切断中亚和草原的贸易,困死草原。
所以汉之匈奴丶唐之突厥,都没有成为中原王朝太大的威胁。
西域丶西北防线丶东北,这三面如果都控制在大明手里,那蒙古就是笼中鸟,再也不可能作乱了。
从国防角度上说,开拓西域确实是值得投入的,否则陕西这个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距离边疆太近了。
一旦陕西生乱,朝廷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平定。
所以无论是草原防务还是陕甘安全的考虑,将西北塞防推到更西面,确实是百年之策。
赵贞吉也微微点头,王崇古的这番发言,他也是赞同的。
朝廷不是商馆,不能只算经济帐。
苏泽也看出来了,这场争论的背后,其实还有水师和陆军之争。
朝廷的经费是有限的,塞防和海防,侧重于哪一边,就会增加相应的军费。
虽然大明陆军传统深厚,在朝堂具有压倒性的力量,但是这些年来,张居正控制户部以来,在水师上的投入是逐年加大的。
最直观的就是水师学堂的招生规模,已经快要追上武监了。
要知道,大明的陆军多少人,水师才多少人。
现在水师要培养这麽多的军官,自然也要有这麽多的舰船。
一旦朝廷确定海防重点,就会加大造船订单,水师也就能拿到经费和编制。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