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3章 重建武庙、文庙,建帝王庙!论祖制的重要性!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姚夔正色道:“奴隶就不吃饭了吗?不照样是十个铜板一斤粮食吗?给他们吃多浪费啊!”
    “大明百姓尚且食不饱腹,为什么不给自己人先吃饱呢?”
    这也是实话。
    问题是,真用奴隶建城,也不是这个速度啊,那就是往死里用呗,也不给供饱饭啊。
    奴隶肯定是便宜。
    但搞基建,何尝不是缓解民间压力?给百姓找点事做,让百姓赚点钱,日子过好了,也就不造反了。
    朱祁钰摆摆手:“两位卿家说的都对,莫争了。”
    “奴隶之事,也要一点点来。”
    “给百姓吃饱饭,是朕的责任,花多少钱朕都不心疼。”
    “耿卿说得对,沟通京师去热河、山西、宁夏的河流,这是正经事,方便运输,也能节约成本。”
    “工部酌情建造吧。”
    马昂面露苦涩,跪地道:“微臣遵旨。”
    “说到了钱呀,就得说说银币了。”
    朱祁钰笑道:“邢国公说的没错,这银币放到市面上,就被抢购一空。”
    “幸好通兑的比例调得够高,否则这银币改制也无疾而终了。”
    “江西和南直隶,运来大量白银。”
    “银作监日以继日的碾压制作,已经能供得上京畿兑换了。朕欲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省先通兑。”
    “等南直隶下一批银子送抵京师,便在南直隶也通兑。”
    朱祁钰手中,约有三亿两白银。
    他估计是皇帝重最富的。
    但这些银子还有一半,没送抵入京呢。
    按照通兑价折算的话,他手中就有了九亿两白银。
    朱祁钰皇权稳固,跟这些钱关系很大。
    而且,这还没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份清理出来的银子,这些银子也算是朝堂的资产。
    所以朱祁钰改制银币的资本,是雄厚的资本做依托。
    他现在是真有钱。
    “朕预计在景泰十一年,全国彻底通行银币,取消银子和铜钱的货币地位。”
    黄金,在大明一直都不是法定货币。
    胡濙忽然心累,这么多钱的皇帝,会溶于水吗?
    皇帝用银币取代银锭,也等于攥住了天下的钱袋子。
    只要通兑之后,皇帝一道圣旨下,取消银锭做为合法货币,这样一来,制币权就在皇帝的手里。
    治国,是一笔经济账。
    皇帝手里有钱,皇位就会特别稳固。
    民间商贸发达,百姓生活自然就富足。
    从上而下,这是个大循环。
    百姓生活好了,自然就不造反了,约等于支持皇帝了。
    皇帝就能随心所欲。
    太祖皇帝,为什么敢杀崩朝堂,大明却纹丝不动,有一层原因,就是皇帝掌握制币权。
    宝钞,支撑起来洪武之治。
    海贸,支撑起来永乐之治。
    而随着宝钞的废弃,海贸中断,从宣宗皇帝开始,皇权就开始萎缩了,到了正统皇帝,大明的家底儿都花没了,皇帝穷得兜比脸都干净,谁会支持皇帝呢?
    朱祁钰改制银币,就是把制币权,重新掌握在皇帝手中。
    裁撤宝钞司,合并银作局,改为银作监,提高铸币权的地位,也昭示着皇权无所限制。
    于谦可真的帮了皇帝的大忙。
    调整通兑比例,让皇帝赚的盆满钵满。
    只要通兑比例不变,皇帝就能用少量资本,撬动全国资本,将全国所有银钱,掌握在自己手里。
    未来,无论是海外进来的银子,还是掠夺所得的银矿,都会收入中枢的,都会变成皇帝的钱。
    皇帝的钱,就永远也花不完了。
    胡濙发现,无声无息间,皇帝已经成为了庞然大物。
    想雪融这个庞然大物,又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就如永乐朝的皇权土崩瓦解,也经过了洪熙朝、宣德朝,直到土木堡这个转折点,皇权才彻底崩盘。
    但让他欣慰的是,大明这个古老的王朝,重现生机。
    看看银币的兑换速度。
    就说明民间的富裕程度,通兑之后,财富正在往中枢集聚。
    皇帝用这些钱,建造漠北,收复交趾,扩张领土,平整土地,养地养民,大明再次繁荣,再次伟大。
    “陛下,暂且定在景泰十二年正月初一吧。”
    姚夔道:“和释奴令一起颁布发行,算是双喜临门。”
    大明行将朽木,做什么事都很慢。
    也得给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