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3章 重建武庙、文庙,建帝王庙!论祖制的重要性!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忍俊不禁:“这是好事呀,说明距离广西变成汉地,又近了一步。”
    “只要移几十万汉民过去。”
    “几年后,广西就彻底是汉地了。”
    “同时也说明,民间木材贸易的繁荣,广西无数树木,运送到北方来,北方建造城池、房屋,也就不缺材料了。”
    “朕已下旨给薛远,令广东也要砍光树木。”
    “云南和贵州也要砍光。”
    砍树伐树,也需要修缮道路,把树木运出来,还要修缮河道,把树木往北方运。
    只要路开了,树没了,那些土司还拿什么抵挡大明天兵?
    偏偏砍树的,还是土司。
    在利益驱使之下,云贵土司主动砍树,跟广西商人争着抢着做生意,把云贵的树木,往北方运。
    用不了几年,等云贵两广树木砍光,天堑就变成通途了。
    到时候天兵降临,把土人杀一批,移出去一批,再移入大批汉民过去,也就变成了汉地。
    “陛下!”
    孙原贞道:“热河、宁夏等地,暂时无法种粮。”
    “玉米三宝也不能推广种植。”
    “而一批批罪犯已经住进热河了,难道需要一直从各地转运粮食吗?”
    “漕运压力很大呀陛下。”
    这是个大问题。
    朱祁钰沉吟道:“薛卿,你怎么看?”
    他看向薛希琏。
    薛希琏担任农业司第一任司正,仍然是礼部左侍郎,以左侍郎之尊担任农业司主官,证明朝堂之重视农业司。
    他正在搞土豆的栽培,和稻种杂交。
    杂交水稻,其实从古代就一直在做。
    上个月,王越从朝鲜送来一批稻种,用来杂交之用。
    想在漠北种粮,稻种、麦种需要耐旱。
    “回陛下,农业司刚刚组建,微臣按照您说的,组建农业研究学院,微臣担任第一任祭酒。”
    “也从民间征召一批农业人才,入主农业司。”
    “也从民间征召一批愿意从农的孩子,入学院学习。”
    “问题是组建时间尚短,还请陛下给微臣一点时间。”
    薛希琏道:“现在热河尚在建设中,并不需要大量的粮食食用。”
    “今年年初,李秉、李瑾、毛胜等将军,讨伐漠北各部,缴获颇丰。”
    “暂时倒可以用放牧、和缴获所得,来满足民间之用。”
    “而李秉、王恕皆有名臣之资,已经深入地方,挑选适合种植的土地。”
    “微臣以为,三到五年之后,热河就能种下第一批稻种了。”
    “十年后就能有所收获。”
    “二十年到三十年,就能自给自足了。”
    薛希琏说的时间还是短的。
    真正养熟一块地,需要大量的时间。
    所以历朝历代都不愿意搞治理,尤其是边疆,因为治理再好,也扛不住一场战乱。
    边疆治理,都是伴随着大型战争,汉民往边疆迁徙,才把边疆建设起来的。
    “陛下,薛侍郎所言甚是。”
    “想令热河自给自足,起码要三十年的时间。”
    耿九畴接口道:“微臣以为,当先疏通河流,将漕运河流继续延长,靠南方之米,暂时供养热河。”
    “而热河盛产牛羊,可往南贩卖牛羊肉。”
    “彼此相得益彰。”
    刨除运输成本、饲养成本、死亡因素等等,北羊南卖,完全是亏钱的。
    “疏通河流,也方便运输物料,老臣以为可以。”姚夔支持。
    马昂却道:“工部的重心,在建城和黄河上面,缺乏人力物力,就算想疏通,也有心无力呀。”
    他喃喃自语道:“若是有足够的奴隶就好了。”
    “马昂,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姚夔喝止他。
    奴隶是好用,问题是这些奴隶,是要吃饭的,大明哪来那么多饭给他们吃?
    没看皇帝因为流民发愁吗?
    一千多万流民啊,填饱肚子是个大问题,还望大明引人?
    马昂行了一礼:“姚阁老,这建造工人,在热河五天六个铜钱,还得供饱饭。”
    “这粮食都是从京师调运过去的,一斤米价格在10个铜板左右。”
    京师一斤米是七个铜板。
    “您算算这账,朝堂有多少钱,够这样花的呀?”马昂是真心疼钱。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百姓劳作赚钱,理所应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