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88章

    入春之后, 元州的天气回暖得很快,还没到三月,百姓们已陆陆续续换上单衣, 唯有怕冷的老人和幼童还穿着夹衫。

    微风拂过, 蜿蜒的泥路两侧,绿苗破土而出, 其间点缀着小指头大小的不知名野花,春光盎然。

    然而,此刻在山路上奔忙的人却无暇顾及这美景,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山间寧静, 王二柱穿着草鞋一路狂奔, 终于跑到山腰那间破烂简陋的棚屋前。

    齐腰高的栅栏围着屋子,他气喘吁吁,一把推开破破烂烂的栅栏。

    棚屋正中的门饱经风雨侵蚀, 门板朽跡斑斑,王二柱还没来得及伸手, 一阵微风拂过, 门便“吱呀”作响,晃晃悠悠悬在门框上, 仿佛下一秒就要脱落。

    “砰”的一声, 王二柱喘着粗气冲进屋內。

    屋內光线昏暗,借着窗口漏进来的日光, 能看到一个男子正坐在桌案前,专注地翻看一卷竹简。竹简边角磨损严重,显然已被翻过无数次,男子得时不时极其小心地将竹简抚顺,才不至于因动作稍大而裂成两半。

    听到动静, 男子回首看来,见是王二柱,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温和道:“二柱,这麽急,可是出什麽事了?”

    “青墨哥,天大的好事!”王二柱熟练地跳过屋中接雨水的破陶罐,昨晚落了一阵雨,头顶的破草棚又开始漏水,每次都是这破陶罐在下面接着,才险险没让屋裏沦为一片汪洋。

    他几步跨到男子面前,兴奋地说:“我今个打柴去城裏卖,听城裏的百姓们都在说,元州府衙要选官。”

    李清墨陡然一怔,手中正轻抚竹简的动作停住,随即淡淡开口:“选官又有何奇怪?反正与我们又无干系。”

    “当然有关系,”王二柱气喘吁吁,胸脯剧烈起伏,却仍把话说得清晰,“城裏的百姓们都说,此次选官不论出身贵贱都能考,寒门子弟好多都跑去府衙打听消息了,说是王爷亲口讲的——不拘门第,唯才是举!”

    李清墨握着竹简的手猛地收紧,声音发颤:“莫不是假消息?大梁立朝百年,哪有贱籍能入仕的道理?”

    “千真万确,”王二柱急得直跺脚,草鞋在泥地上蹭出声响,“城西张屠户家儿子都准备去考。”

    他语速飞快,竹筒倒豆子般说个不停:“听这次从天都来的国子监的博士说,除了考经史,还要考算学、律学这些致用之学,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入府衙为官。”

    这番话如重锤般砸在李清墨心上,他缓缓低头,目光扫过手中磨得发亮的竹简,又望向墙角那个被他用破布仔细包裹、祖上歷经劫难才保留下来的竹简箱。恍惚间,母亲临终前枯瘦的手仿佛又紧紧拽住他的衣角,气若游丝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读书……千万別放弃读书……”

    当夜,李清墨将磨得发亮的砚台、缺了口的毛笔仔细包好,小心翼翼塞进打满补丁的布包,临行前,他走向由栅栏围起的矮棚。

    棚裏几头通体雪白、毛蓬松松的羊正抬头“咩咩”叫着,它们是家中除了那箱竹简外唯一值钱的,也是他安然过冬的依靠。每到寒冬,他都会把羊抱进屋裏取暖,这些羊对他而言,早就是如同亲人般的存在。

    如今要远行,他满心都是不放心,好在已托付给机灵的王二柱,对方既是他的学生,平日裏也常受他照拂,想必能将羊照料周全。

    推开栅栏门的瞬间,李清墨最后回头望了眼那间破旧的屋子,曾以为他要在此了却余生,如今却成了他奔赴希望的起点。再转过头时,他眼底燃起炽热的光,攥紧布包,头也不回地踏上了通往元州城的路。

    与此同时,元州府衙门前,又一群寒门子弟结伴候着,他们衣衫单薄,脸上却满是期待。

    待府衙文吏出门,众人立刻围上前,声音裏带着忐忑与紧张:“请问……我们当真能参加考试吗?”

    而此刻,雁萧关正在府衙內院对着锦盒中的玉米种子发愁,这颗种子可是全天下仅有的一颗,珍贵无比。

    种植手册上的每一个字他都早已倒背如流,却迟迟不敢动作。

    明几许今日难得放下化学书,正拿着零嘴逗弄手边的眠山月。

    见雁萧关盯着锦盒愁眉不展,他唇角勾起一抹笑意:“不然殿下去同府衙的农官好好学学?正巧开春,地裏的活计都要从头操持,说不定积攒些经验,这玉米就能被殿下种活了呢。”

    雁萧关听他说得轻巧,心裏的焦虑却丝毫未减,他干脆一把盖上锦盒,随手推到案边,几步跨过来一屁股坐在明几许身旁,跟头熊似的将人狠狠揽进怀裏,随即将脑袋窝在明几许肩头,深吸一口气,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明几许被他骤然的动作弄得脊背僵直,手中零嘴掉下,眠山月趁机一口叼走。

    感受到后背传来的灼热温度,他紧绷的身体又渐渐放松,整个身体倚进雁萧关胸膛,反手摸了摸那毛茸茸的脑袋。

    粗硬的发丝扎得掌心发痒,他忍不住笑道:“堂堂王爷,怎麽倒像个耍赖的孩童。”

    雁萧关把明几许搂得更紧,恨不得整个人都贴上去,闷闷地说:“这颗种子太金贵了,我实在怕种不好。”

    明几许被搂得有点喘不过气,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拍了拍雁萧关的背:“別瞎想了,你平日裏做事多稳妥,哪能种不好?”

    “可这不一样......”雁萧关一个劲儿地往人身上靠,像是想把满心的愁绪都蹭掉,“万一出点差错,百姓不饿肚子的指望可就没了。”

    锦盒裏那颗金贵的玉米种子还在,可此刻雁萧关也顾不上了,只觉得抱着明几许才踏实些。

    明几许又轻轻拍了拍他,像哄小孩似的说道:“先放宽心,等明天找几个老农来问问,总能想出办法。”

    窗外洒进屋的阳光照的屋裏暖烘烘的,连趴在桌上的眠山月都眯起眼睛,懒洋洋地打起瞌睡。

    可想要偷得浮生半日闲是不可能的,平静不过片刻,屋外便传来了脚步声。

    屋內两人动也不动,仅凭这脚步声,他们就知道来人是谁。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