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官修竹唇角一直带着笑,自从知道雁萧关回来,他脸上的笑意就没落下过。连日来积聚在心头的焦虑,仿佛顷刻间散了个干净,话都多了些,“多亏瑞寧总管统筹得好,事事都安排的极是妥当。”

    说话间,他们便到了东西、南北两条长街的交叉口。此处与四个方向的街道相通,且城中两条主街本就比城內其他横平竖直的街道宽上三倍有余,此时看上去足可容四辆马车并排驶过,显得格外广阔。

    这处一时城裏的中心地带,既宽敞,人流又多,自然成了城裏小贩们最爱的聚集处,城裏百姓便习惯将通向各街口的集市,分称为东集、南集、西集、北集。

    因着南街多是客栈和货栈,尤其是货栈,商贾可没浪费门前的空地,个个都将带来的货物摆在摊上,南集往来的商人最多,买卖的东西也最是丰富,有从宣州运来的细布、绸缎、铜镜……元州产的茶叶、香料……另有卖胭脂水粉的,木盒裏摆着各式花钿、香膏,引得路过的妇人频频驻足。

    西集靠近民居,多是售卖寻常百姓过日子的小东西,有扎成捆的柴火,用竹篮装着的山货,还有磨剪子、锵菜刀的匠人支着小摊,铁砧子上搭着几把待修的铁器,时不时敲打两下,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更有卖针头线脑的老婆婆,面前摆着个竹筐,裏面塞满了各色丝线、顶针、布纽扣,当然,少不了各处寻来的山货。

    东集挨着各式铺面,街边摆摊的便多是些与铺子互补的营生,有推着独轮车卖热汤面的,炉上的锅裏冒着白气,碗裏乘着一碗热汤,香气飘出老远,有蹲在地上卖竹编器物的,簸箕、箩筐、竹篮摆了一地,编得细密结实,还有些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筐裏装着糖人、泥哨,专哄路过的孩童。

    最后便是北集,北极最是清静,因着尽头是王府重地,寻常人不敢靠近,且瑞寧早已将府衙修缮妥当,其外还有各处值守的神武军,气氛本就肃穆。此处摆摊的多是些与官府打交道的营生,有专门为衙门抄写文书的先生,摆着一张小桌,笔墨纸砚俱全,有卖印泥的铺子伙计,支着个矮凳守在街边,偶尔还有几个修书的匠人,面前摆着几本待补的竹简,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周遭。

    雁萧关目光扫过四方集市,见各有各的秩序与生气,唇角不由得弯了弯。

    见他们行来,多数人自觉让开了路。雁萧关抬步就要彻底越过街口往北街而去,却不想一道粗粝的猛喝陡然传来,“凭什麽推搡我婆娘,这布是她辛苦织了半个月的,弄脏了卖不出去你得赔。”

    声音刚落,便响起一阵嘈杂的争执,夹杂着妇人的啜泣与孩童的哭闹。

    官修竹脸色一变,当即朝西街望去,可前方早已裏三层外三层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他只看到一个个迅速转过去后频频攒动的后脑勺。

    不过不用看也知道,定是山民又和贏州百姓起了冲突。雁萧关个子高,眼神利,倒能隐约瞧见人群中心推搡的身影,发出猛喝的,正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山民,此刻正攥着拳头,怒视着对面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

    官修竹心头微苦,这段时间他们只盯着南集,生怕山民和百姓在同商队买卖货物时闹出乱子,却没料到偏偏在王爷回来的当口,西街民居裏反倒起了冲突。

    也不怪他一时疏忽,此刻街上的人大多听说了雁萧关回来的消息,都凑到街口来瞧热闹,唯独西街民居裏的人家暂时还没得到信,才会在这时候起了争执。他心中急切,就要喊神武军过去平息冲突,却被雁萧关一把搭上肩头。

    雁萧关脸上非但没有愠怒,反倒透着几分兴致,“急什麽?先看看。”

    闻声赶来的神武军已瞪着虎目围拢,只等雁萧关吩咐。雁萧关却看都没看他们,目光扫过街口,恰巧瞧见不远处有座酒楼,足有三层高,在周遭建筑裏格外显眼,是触目可及的最高处。

    他将马缰往陆从南手裏一塞,“我去楼上看看。”

    陆从南不愧是跟他自小一起长大的,最是懂他心思,当即把马缰往身边神武军手裏一塞,忙不叠跟上雁萧关的脚步。

    官修竹瞠目结舌地看着两人背影,随即深吸一口气,也快步跟了上去。

    客栈掌柜刚要迎过来,还没来得及走到雁萧关面前见礼,雁萧关已迈着大跨步从他身边走过,径直寻着阶梯往上,一口气登上三楼。

    他一眼就瞅中了临西街的位置,那裏正好有一间敞座,能将民居一带的情形一览而尽。

    这间酒楼确实有些巧思,不知是哪个工匠设计的,一楼是喧闹的大堂,摆着十几张方桌,二楼隔成雅间,到了三楼,竟做成了四方敞开的样式,只在四周探出一圈廊檐,既能遮风避雨,又不挡视线。

    廊檐下一圈还摆着几张竹制桌椅,看着清爽雅致,桌上还放着琴棋纸笔,想来是供客人赏景时消遣用的。

    雁萧关走到最靠边的竹桌旁坐下,居高临下地望向西街。

    官修竹跟上来时,额角已沁出薄汗,顺着雁萧关的视线往下看,只见那山民仍攥着拳头与几个百姓对峙,地上散落着一匹被踩脏的粗布,旁边一个妇人正搂着孩子怒目而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劝架的,有帮腔的,还有几个孩童扒着大人的腿,好奇地往裏瞅。

    “倒是巧,刚回来就撞上这出。”雁萧关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修竹,这山民和那几个百姓,你认得?”

    官修竹仔细辨认了片刻,点头道,“那山民是竹子,身旁是他妻儿,对面几个是张屠户和他家中亲戚……”

    话没说完,楼下的争执又升级了,张屠户的侄子猛地推了竹子一把,“不过是几块破布,也值得你撒野?真当住进城裏,就忘了自己是哪来的了?”

    竹子顿时红了眼,拳头攥得咯咯响。

    官修竹心一紧,刚要说话,却见雁萧关忽然笑了,指尖敲了敲桌面,“別急,看看他要怎麽做。”

    竹子被推得一个趔趄,一旁孩子吓得“哇”一声哭了出来。他猛地站稳脚跟,额角青筋突突直跳,却没像往常那般挥拳而上,只是死死盯着对方,声音因愤怒而发颤,“我们山民是粗人,却懂道理,这布是婆娘熬夜织的,要拿去换粮食,你弄脏了,就得赔。”

    对面的汉子嗤笑一声,“赔?你也不瞧瞧自己配不配,真以为得了王爷允许住在城裏,就能在西街横着走了?”

    这话戳中了山民的痛处,周围几个听见声音出门的山民顿时围了上来,个个面色不善。

    西街的百姓见状,也纷纷往前凑,嘴裏嚷嚷着“別仗着人多”,眼看就要动手。

    三楼廊檐下,官修竹手心都攥出了汗,低声道,“王爷,再不出面,怕是要出乱子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