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好!”
小汉子喜不自胜,宋听竹听着耳旁的欢呼声,也不知自己这麽做对是不对。
十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太小,他看过许多杂记,书中多的是七八岁便产子丧命的,他不知那些故事的真假,以防万一,还是谨慎些的好。
花家院子裏喜气洋洋,喜宴一直持续到黄昏方才结束。
花二娘跟夫君马广忠将宾客送走后,从怀裏掏出一包沉甸甸的铜板,递给宋听竹。
“这会子已经没有牛车了,竹哥儿你跟小妹走着回去成不?”
宋听竹接过荷包,道:“可以的婶子。”
花二娘笑呵呵,“那行,听人说你娘也是大河村的,我家姑爷也是,两家说不准沾着亲哩,改日叫上你娘,一起到家坐坐哈。”
宋听竹笑着应了声:“好。”
送二人拐出村子,花二娘一家才扭头回了自家。
刘小妹看了眼,见四下无人一脸好奇地凑上前。
“嫂夫郎,花婶子给包了多少铜板呀,瞧着挺沉的。”
宋听竹道:“我也不晓得。”
他拆开荷包,两人埋头数过,眸子皆是一亮。
“六十六!我绣几十张帕子才能卖出这些呢!”
宋听竹也很是吃惊,他问过婆婆,寻常人家记礼先生,最多不过五十文,没想到花家竟给包了六十六文。
刘小妹脚步雀跃,“要是天天都有喜事请嫂夫郎就好了,一天就算只有五十个铜板,也比到镇上给人做苦力赚得多。”
宋听竹说笑道:“作梦岂不来得更快些?”
“嘿嘿,我只是想想嘛。”
莲溪镇离着大河村不远,走走停停小半个时辰便瞧见了村子。
“嫂夫郎,前头有个人影……”刘小妹扯着他衣袖,有些害怕地道。
宋听竹将小姑娘拉至身后,低声安抚:“別怕,兴许同咱们一样也是赶夜路的。”
“朝、朝咱们过来了!”
他护着小妹,眉头紧蹙。
天色已黑,今儿还不见月亮出来,便是宋听竹也难免有些后怕,眼瞧着人影愈发靠近,忙掏出花二娘给自己的荷包朝汉子狠狠砸去。
他拉着小妹刚要趁机跑走,就听距离自己几步远的汉子,略带委屈地道:“媳妇儿,你拿石头砸俺干啥。”
“夫君?”
“二哥?!”
二人一齐叫出声。
“是俺,俺见这麽晚了你俩还没回,想着出来迎迎。”
谁承想还没靠近,就被媳妇儿一袋铜板丢在了脑门上。
“我不知道是你,方才一时情急这才将银子丢了出去。”宋听竹忙上前查看,“我瞧瞧可有砸伤?”
“没砸伤,俺接住了。”刘虎憨笑道,“俺还以为是石头呢,差点扔了。”
他将荷包揣进怀裏,牵过自家夫郎,仔细叮嘱:“道上不好走,你跟着俺步子走。”
“二哥,你咋只顾着嫂夫郎,就不担心你妹子我摔了碰了?”刘小妹捂嘴偷笑。
宋听竹闻言红了耳根,拉过小妹,略带局促地道:“这天瞅着似要落雨,还是尽快回家吧。”
“可我瞧着好像要出月亮了。”
宋听竹顶着一双发烫的耳尖,威胁道:“再敢打趣我,往后便不给你画新花样子了。”
刘小妹立马卖乖,“別呀,嫂夫郎我错了还不成。”
忙活一整日,三人回到家简单擦洗过,便回屋睡下了。
翌日吃过早饭,宋听竹帮人代写书信的小摊子便开了张。
前两日他便让小妹、小满,提前将消息散播了去,今日摊子刚支起来,院前便来了不少围观的婶子叔伯,只是没一人要代写家书,来瞧热闹的居多,毕竟还没见过哪个代写书信的,足不出户干营生呢。
“虎子夫郎也忒能折腾,一个小哥儿还学起汉子,做上代写书信的买卖来了。”
“可不是,听说还能帮着写契书啥的,写契书可是有讲究的,浑写出来便是到了裏长那,人家也是不认得,竹哥儿是打府城来的,哪裏懂咱莲溪镇的规矩。”
“说的是呢,秀莲也任由儿夫郎瞎胡闹,也不怕写错了惹出啥事儿来。”
大伙没一个看好的,甚至不乏嘲笑的。
宋听竹权当听不见,铺纸研磨,当着众人面写了一副楹联。
大伙瞧见,话风骤转。
“竹哥儿这字儿写得可真好,比我家大门上贴的福字儿还漂亮哩!”
“他二婶子,你不是说虎子夫郎不会写字儿,浑说的吗?”
“这……我哪晓得他会不会,我也是听人学的。”
“竹哥儿,你这代写书信当真只要两个铜板?”有妇人出声询问。
宋听竹笑着应道:“当真,契书也是两文,楹联四文,只写福或寿字一文可写两张。”
“那感情好啊,我家正要寻人写喜字儿呢,也不用再单独往镇上跑一遭,在自家门口就能写了!”
有妇人应和,“可不,坐彭老头牛车一趟还要两文钱呢,镇上写字儿的要价又高,这一来一回能省下不少银钱哩!”
大伙一听是这个理儿,有两位婶子大娘,当即便交了铜板,要他帮忙写上一封家书。
都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