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0-120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两个人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范仲淹未竟之语:所谓冗官,就是领着俸禄,但没实职、无事可干的官员。大宋境内没地方安置他们,但十六州打下来后遍地都是空缺啊。把多余的人手安排过去做事,冗余不就缓解了吗?

    扶苏垂下眼来:“也不是所有冗官都有德有才,到时候还得再筛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10-120(第5/17页)

    遍。稳妥起见,也得用上原本的官员。他们也是南人。”

    南人,即汉人。是辽国特有的称呼。

    范仲淹:“殿下说得有在理。”

    旋即,他又话锋一转:“所以说,殿下身份揭露未必是件坏事。至少收复幽云十六州大业,可图之矣。”

    扶苏乍然抬头:“你是说……”

    他发现范仲淹说得是对的。对幽云十六州最有计划的人是他。而他恢复了成王的身份,意味着拥有了合法的权柄,足以调动朝堂上的各种力量。就连最后一环——也是他和范仲淹最担心的粮食问题,也被土豆的出现弥补。

    扶苏突然意识到了:收复故土的大业,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加近在眼前——

    作者有话说:下一章开启时间大法[让我康康]

    第114章 第 114 章 现在是太子殿下了。

    庆历九……哦不, 宣朔元年。

    新年号是由皇太子赵肃在东宫册立仪式上提议的。官家龙颜大悦,当场命礼部尚书宋祁记录在册。

    “宣”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中“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意思是昭彰德化、布扬威仪。“朔”出自《尚书·尧典》中“申命和叔, 宅朔方”一句,代指北方。

    这一个年号, 足征大宋朝廷遥望西北, 收复故土的熊熊野心。

    赵宗实腋下夹着一卷《求知报》,心中反复默念着新年号及其寓意, 以免一会儿在禁军学生的面前闹了笑话。去岁, 国子监和太学在东宫的提议之下扩招,平民百姓、宗室子弟都能入学就读, 他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入学考, 未曾料到竟然高分飘过。

    当时,忙得不可开交的太子殿下听闻此事, 还特地到濮王府上给他道喜。两人说话时,又传授了许多国子监的生活经验:哪个博士心软好说话、哪个窗口的饭菜可口、附近夜市哪个摊位最有人气……还特地把自己当初住过、后来被封存的宿舍分给他住。

    赵宗实的心中无比感激。

    他和太子殿下——当时还是三岁的成王殿下——只有短短两个月的同窗之谊。更遑论此前, 他被官家收为养子寄养在宫中, 一度成为太子的候选人。但太子一点都不忌讳那段往事, 还把他们浅浅的情谊挂在身上,赵宗实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

    太子殿下听说后是这样说的。

    “嗯?感激我吗?那就快点儿出师来给我帮忙啊,我手上好多事找不到人去做呢!”

    赵宗实默默在心中记下了。

    入学国子监后, 赵宗实因那间特殊的宿舍, 从没被人找过麻烦。又因为入学时分数高, 被博士们极为看重。他的日子堪称如鱼得水。甚至于国子监学子们的义务劳动——去禁军大营讲学开智的事宜,也分到了赵宗实的头上。

    据说,这是太子殿下拜托给梅博士的任务。最开始, 因为禁军士兵的素质桀骜难驯、参差不齐,一度气哭过好几个前往支援的学子,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

    这件事传到太子殿下的耳朵里,他亲自去了禁军大营一趟,拿着报纸巡回讲学了三个月,把禁军士兵收拾得服服帖帖。再看到他们国子监的学生,态度温驯了、也不出言嘲讽了,学习的兴致无比高涨。渐渐的,又成了国子监人人争抢的好差事。

    除了因为它沾了“太子殿下”四字的光外,更因为一句传言:据说去禁军大营时,有机会偶遇到太子殿下本人。

    赵宗肃对这个传言是不屑一顾的。

    因为和太子殿下偶有联系,他是知道此人有多么繁忙,说句僭越的,堪称日理万机也不为过。他十一二岁时,宋军还三度落败于西夏军。不出五年,整个大宋都厉兵秣马、剑指十六州,这么大的变化需要人付出多少心力还用说么?

    所以,他对偶遇这件事抱着十足的平常心,或者说压根没觉得能撞上太子。但命运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刚步行到大营门口时,迎面撞上了另一队人马。定睛一看,为首的那人(称作孩子更为恰当),不是太子殿下又是谁呢?

    赵宗实激动极了,快步走了过去,对他行了一大礼:“见过太子殿下。”

    扶苏被吓了一跳。

    待他看清来人是谁,乌溜溜的眼睛立刻弯了起来:“呀,原来是宗实兄。今日轮到你来给禁军讲学吗,真是辛苦。”

    赵宗实摆手连连:“不辛苦,一点儿也不辛苦。监里还有同窗羡慕我能来呢。”

    至于羡慕他是因为能见到太子这件事,赵宗实有眼色地没说出口。太子殿下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怪癖:他特别不喜欢有人夸他,包括直抒胸臆和拐弯抹角。据说他曾经在宫廷宴席上,因为被夸而生气,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愤然离席,官家怎么劝都不好使。

    有人说,这是因为太子殿下性情谦逊、不被浮言迷住眼睛。也有人说是太子的面皮薄,被夸就会害羞。但自那件事以后,除了殿下的亲朋外,旁人皆不敢当面说他好话。

    与此相对的,那些当着太子只面咽下的溢美之词,在背后十倍百倍地喷涌而出。太子殿下当面听不见,背后却处处挨夸。倒也是庙堂与坊间的一大奇观了。

    扶苏还没说话呢,站在他背后的人却突兀地笑了一声,仿佛听懂了赵宗实的未竟之语:“看来你今日得偿所愿,要遭人妒忌了。”

    赵宗实刚要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