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家属院的伙伴们哪会就此放弃,不过一晚上就大致清理出来了。
陶振又去街上买来了好几大匹浅蓝色劳动布,与楼诚和宋玉一起,登高爬低,用图钉把这些布绷在了斑驳不堪的墙壁上。
破旧的房间像被施了魔法,那些碍眼的瑕疵被完全遮盖,蓝色的背景墙赋予了整个空间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庄重感,竟然真的有了几分“艺术展厅”的雏形和气质。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环节,挂画。
陶家人趁陈逸凝神思恍惚的这段时间,偷偷摸摸地把画运了出来,陶振和宋玉负责悬挂,姜禾和宋尚德则往后站些,眯着眼睛,仔细端详画框的水平度、间距和高低位置,大声指挥着。
“左边再高一点!哎哎,过了过了,稍微低一点点,好,稳住。”
“右边那幅往你那边挪一厘米,对,就那样。”
“好了好了,正了,非常正,完美。”
怕室内自然光线不足影响观感,各家各户都把家里的台灯和落地灯贡献了出来。
邻居们精心调整着每一盏灯的角度和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1992 矿场家属院》 35-40(第5/8页)
近。
画作的名称和简介标签,由公认字写得最漂亮、最工整的陶冠泽负责。
他找来了红纸,用尺子比着,小心翼翼裁剪成大小完全一致的整齐纸条,然后凝神静气,用一支小楷毛笔,蘸饱了墨,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每一幅画的名字和简短的创作说明,甚至还包括了他所了解到的创作灵感和小故事。
宣传方面,邻居们更是各显神通,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力量,自发地成了“义务宣传员”,见到熟人、同事、朋友就不遗余力地推荐。
秦思的工作是在小卖部看店,只要有人来买东西,不管熟不熟,她都会热情地跟人念叨:“大兄弟,这周六,在活动室旁边那个小厅有画展嘞,画咱们矿工的,画得可好了!”
“大妹子,凝姨你知道的吧?她要办画展了,你一定得去看看啊,不要票的。”
陶冠泽则是写了好几张字迹醒目的大海报,让陶忠用老式的面糊浆子,贴在了居委会公告栏上。
当然,煤矿大门旁的宣传栏上他们也没放过,只要是显眼能贴的地方,都贴上了。
红纸黑字,引来不少上下班的工人驻足观看。
而这一切的筹备工作,处于情绪低谷,整日神思恍惚的陈逸凝几乎全然不知。
舒美英、王兰和单言还特意编了些理由,比如:
“我要出去办点事。”
“孩子闹着来找欣迎、乐迎玩。”
硬是把家里的娃娃轮番塞给她照看。
一个人带五个孩子,陈逸凝被折腾得更加头晕脑胀,根本无暇他顾。
她只是觉得,大家最近似乎都特别忙,全都早出晚归的。
终于到了画展开幕这天。
舒美英来到陶家,看着依旧有些萎靡的陈逸凝,神秘兮兮地说:“别老闷在家里了,走,跟我出去透透气,我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第39章
陈逸凝揉了揉发酸的脖颈,脸上写满了疲惫,本能地摇头推拒:“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俩孩子要看着呢,实在走不开。”
一旁的姜禾立刻接过话头:“妈,您就放心去吧,孩子有我呢。您这几天太累了,正好跟舒姨出去透透气。”
说着,她轻轻将婆婆往门外推了推。
舒美英根本不给陈逸凝再次拒绝的机会,热络地一把挽住她的胳膊,几乎是将她半推半拽地带出了院门。
陈逸凝拗不过她,只得无奈地跟着,脚步还有些迟疑。
走到活动室附近,陈逸凝才慢半拍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平日里饭后才热闹起来的小广场,此刻竟三三两两地聚着人,而且似乎都在朝同一个方向走去。
“咦?”她心生疑惑,忍不住问道,“今天这是有什么集体活动吗?我怎么没听说?”
舒美英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她神秘地笑了笑,手下又加了把劲拉着陈逸凝往前走:“对啊,有大活动。专程为你办的,去了准保吓你一跳!”
“为我?”陈逸凝更糊涂了,脚步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
越靠近活动室,人似乎越多。
等到了那个小杂物间门口,舒美英终于松开了手,轻轻将还在发愣的陈逸凝往前推了一把,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期待:“喏,到了,快进去吧。”
陈逸凝踉跄半步,下意识地抬头望去。
只一眼,她就惊住了。
柔和的灯光下,她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画作,此刻正一幅幅地挂在墙上,静静地接受着人们的注目。
蓝色的衬布将她笔下那些矿工兄弟黝黑的面庞、刚毅的线条、还有眼底深处那簇不灭的光,衬托得如此鲜明而生动,好像下一秒他们就要从画布上走下来。
每一幅画下面都贴着工整的红色标签,上面的字体,她很熟悉,是她老伴儿陶冠泽写的。
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人,有不少她熟悉的街坊邻居,也有一些她不认识的陌生人。
人们低声交谈着,指点着,目光在一幅幅画作上流连忘返。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