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4章 定价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504章 定价

    俞兴在比亚迪考察和交流了三天才定下返程的航班。

    相较于这次国庆在鹏城的网际网路会议,他对这边的新能源事业更上心。

    作为秘书,章阳煦能很直观的注意到这一点,平时也就对汽车行业的信息和动态格外留心,尤其失恋之后更是有很多时间的进行思考。

    他见老板在候机室里翻完报纸后远眺蓝天,趁机说道:「俞总,比亚迪的唐在11月就要上羊城车展了,现阶段肯定没法怎麽改了,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推出更优质的版本,国家补贴确实是很好的杠杆啊,不好好利用就可惜了。」

    俞兴瞧了瞧章阳煦,笑道:「你最近脸色不错,黑眼圈也没以前那麽重了。」

    章阳煦嘿嘿一笑,他已经彻底辞去干了几年的兼职,失恋后又哀莫大于心死,事业心更重了。

    俞兴听刘琬英闲聊提到过山峰失去一位外围探员,先把手里的报纸迭好,然后才说道:「王总能理解我要利用补贴杠杆来运作碳矽集团的想法,因为碳矽集团一无所有,所以,比亚迪有自己的基本盘,它稳打稳扎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怎麽会是一无……噢,我明白了。」章阳煦话说一半忽然明白老板的意思,碳矽集团只是在做第一款车,不像比亚迪拥有在售的多款车型以及各类资源。

    「补贴确实是很好的杠杆,但它是有前提条件的。」俞兴娓娓道来,「一是有时限,二是分国补和地补,除非王总,应该说,包括其他对新能源感兴趣的团队立即激进的狂飙,不然都很难处理后续的补贴滑坡。」

    补贴会滑坡,这不是判断,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有政策上的明文规定。

    去年的四部门联合通知,把原先的试点政策推向全国,已经明确了2013年-2015年的补贴标准与逐年退坡机制,2014年在2013年的基础上退坡10%,2015年退坡20%。

    俞兴之前就因为这个被临港的领导催过,有时去市里开会,也会知道这方面的情况。

    国补是固定的,地方上的补贴却存在空间,像京城丶鹏城丶申城都能做到1:1,但天津只有0.8,硬性地方标准实际上是0.5的下限。

    也就是,一辆车国补3.15万,地方至少给补1.575万,合起来至少4.725万,最多6.3万。

    申城那边的消息比较灵通,有对后续补贴的预测和判断,至少地方上肯定要大幅减少或者改变扶持方式,可能是从充电桩等公用设施入手。

    这就意味着,能够发挥有效杠杆作用的黄金补贴大概就这两三年的功夫。

    明确的政策是到2015年,2016年还没确定如何延续,后面的2017丶2018年就极大可能会有大幅削减。

    如果从现在开始跑步入场,时间基本是来不及的,等车不计成本的造出来,现金补贴也已经没了大半。

    如今能够有效发挥杠杆作用的大概也就碳矽集团丶比亚迪与存在任务的那麽几家合资,但真正有动力这麽玩的,目前就是临港这边。

    不是没有杠杆就造不出好车,而是有了杠杆就可以在成本上略微奢侈一些。

    比亚迪的唐因为存在补贴,它的落地价可以比成本还要低,碳矽集团目前的「九州」单车成本已经逼近32万/辆,产能没有形成规模,供应链存在溢价,研发成本无法摊销,压力便相当之大。

    单是成本就跨越30万的门槛,定价要怎麽定?

    明年能确定的最高补贴是5.6万/辆,后年还不清楚,但从目前的消息可以暂时乐观的认为也能在5万左右,然而,两年之内如果无法有效的压低成本,后面真就可能是卖一辆亏一辆。

    至于如何有效的压低成本,方向也恰恰就在这个32万的成本之上,要是能凭藉它足够的用料和技术吸引来众多客户,自然就能完成良性的闭环。

    「九州」目前分为顶配和标配两个版本,碳矽集团内部对于标配的定价倾向于定到36万之上,考虑的是至少留出12%的毛利,这样哪怕补贴滑坡,也能不那麽惨澹。

    但是,36万的定价在市场里又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即便考虑到补贴的存在,最终落地价也会超过30万。

    所以,碳矽集团内部就相当纠结,不管是高强度钢的应用丶一体化压铸的开拓,还是车机的研发丶三电的投入,成本确实就那麽高,但第一款车落地超过30万又是极大的压力。

    29.9常给人2开头的错觉,30.1又是另一个层次的感受。

    即便是俞兴在内部谈到这个问题,也遭遇很激烈的意见,大家都担心市场反馈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要是这样的话,死倒不会死,但发展肯定会很难受了。

    俞兴和秘书聊了一通,上了飞机也就情不自禁的一直在思考定价问题。

    说慢实快,春节过后就是发布会,定价必然要在节前最终确定。

    等到航班降落在申城,俞兴起身前幽幽的说了句:「要不,还是控制在29万以下吧。」

    章阳煦自然知道老板在说什麽,心里吓了一跳,落地价在29万以下,迭加明年最高的补贴,指导价就只有34.6万,只比成本多了不到3万块钱。

    这样的话,毛利还不到9个点。

    像比亚迪丶吉利和长城,毛利率能做到15%-18%,国外的特斯拉在Model S上更是有25%。

    章阳煦犹豫几秒:「俞总,要我劝你吗?」

    俞兴笑道:「你劝得动吗?」

    章阳煦自然劝不动:「要是真这麽定,公司里可能要拍桌子的劝了。」

    「再怎麽样,我们明年做到5万辆还是行的吧。」俞兴起身,「先把口碑做起来,我们赚后年的钱。」

    章阳煦拿下行李箱,跟在老板后面,觉得5万辆也是一个很有压力的数字,比亚迪的唐是它的突破之作,这次听到他们内部的预期也没超过5万一年,更何况是门槛再上一个台阶的九州。

    等到坐进公司来接的车里,心事重重的章阳煦发现俞总似乎已经不再想这个事,不禁佩服他的心态。

    车至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