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当读到「法天地之无私,察幽隐以躬行。岂徒仰观于辰象?实赖俯察于舆情」时,他忍不住对侍立在侧的邓宣言道。
「陆北顾的《民监赋》,朕阅卷至今,论及格局气象,此文当属第一。相较于其他文章,或拘泥于典故堆砌,或流于空泛议论,此文却能由古鉴今,直指为政根本,难得,实在难得!」
邓宣言连忙趋前几步,恭敬地看向御案上的试卷,虽不能尽解其妙,但也觉文章气势磅礴,连忙应和。
「官家慧眼如炬,陆省元年少英才,殿试文章更见功力,实乃大宋之福。」
赵祯兴致颇高,又拿起旁边几份他方才觉得尚可的试卷作为对比。
「你看这份,文章骈俪工整,辞藻华丽,然细究其里,无非是重复圣贤之言,缺乏自家见识,如锦绣屏风,徒具其表再看这份,倒是有些锐气,指陈时弊,然失之偏激,犹如利刃无鞘,易伤自身。」
「而陆北顾此文,犹如浑金璞玉,既有锋芒,又藏圭角,情理兼备,深得中庸之道。尤其是写这篇赋作的时候,他经历过前日风波,文章中不见丝毫怨怼之气,反而更显沉雄开阔,这份心性,尤为可贵。」
最后批阅到《重巽申命论》,赵祯见陆北顾能精准把握「重巽」并非一味柔顺,而是强调政令需以中正之道深入人心,君臣需以诚相感,方能畅通无阻,更是深深契合了他因为对当前朝政忧虑而特意出此题的想法。
「若是天下的臣子,都能与朕一心体国,大宋也就不至于如此难治了。」
赵祯越看越是满意,脸上的疲惫似乎都暂时消退了。
「写的极好。」
赵祯提起朱笔,在陆北顾的试卷上做出了最终评判。
邓宣言悄悄退后半步,垂手侍立,心中暗忖。
陆北顾明显是简在帝心,经过这番风波,怕是真要一飞冲天了。
朱批之后,赵祯轻轻将这份出色的试卷放在已阅卷宗的最上方,语气中带着期待:「等过几日东华门外唱名后,琼林宴上,朕倒要亲眼看个清楚,这个让裴德谷如此忌惮丶让徽柔嗯,也颇为欣赏的年轻人,究竟是何等风采。」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