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014  换嫁小夫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袁老大愣了下,“石头墩墩恁重,搬来搬去你不嫌麻烦?”

    “不麻烦,”袁牧解释要做豆腐卖,“我一次磨十斤八斤的,时间又早,怕吵着你们睡觉。”

    “那成,我喊你兄弟帮你搬。”袁老大应下,高声喊人。

    不多会儿,袁牧三个堂兄堂弟出来,借板车的借板车,拆石磨的拆石磨,折腾小半个时辰,将石磨从袁老大家搬来。

    大冬天的,给四人折腾出一身热汗。

    赵景清倒水给他们喝,寻思着先裁几张布出来,下午做豆腐好沥豆浆。昨儿买回来的布匹在林翠娥房里,赵景清去找她。

    林翠娥在堂屋里打版裁剪衣裳布片,赵景清迈进堂屋,就见她手里布料是湖色,是在给他做衣裳。

    赵景清心里胀鼓鼓的,“娘,我想裁几片米色的布。”

    “成,放布的箱子你知道,你自个去拿吧。”林翠娥剪刀咔嚓咔嚓裁布,抬眼又垂下。

    “好。”赵景清去把布抱出来,做豆腐要用的布帕子尺寸他门清,三下五除二裁出十张小的,两张大的。小的铺在豆腐框里,大的沥豆浆,双层布的沥出的浆水更细腻,做得豆腐更嫩更好吃。

    叠好放一旁,赵景清又裁出一张小的,给袁牧缝洗脸帕,他可等着呢。赵景清想起昨天袁牧说话的语气,后知后觉想笑,嘴角挂上笑意。

    林翠娥瞧着可乐,这孩子裁布还给自己裁笑了。

    收边简单,赵景清缝得快,午饭前,便把承诺袁牧的洗脸帕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嫁小夫郎》 14、014(第2/2页)

    制出来。

    午饭吃得简单,桌上是昨晚剩下的回锅肉炒包菜,还有一菜一汤一碟咸菜,沾了荤腥。

    饭后,林翠娥坐屋檐下缝衣裳,赵景清坐她旁边给布帕子收边,明儿还有时间,今天缝出要用的就成。

    半个时辰,布帕子缝好了,赵景清洗干净晾着,检查泡发的豆子,圆鼓鼓的是泡之前两倍多快三倍大小,豆子泡好了。

    冲洗干净石磨,赵景清加豆子加水磨豆浆。

    袁老二见状放下烟杆子,挤开赵景清,“我来磨。”

    袁老二推磨,赵景清负责加豆子加水。

    豆子磨一半,袁牧回来了,买胆水跑一趟镇上不划算,他去袁老大家匀了些过来,还拿了一块胆巴。

    拿厨房放好,袁牧出来道:“爹,我来,你去耍。”

    袁老二:“……”

    袁牧接手推磨,询问道:“要磨成啥样,你教教我。”

    “手指撵开不粗糙,变细腻,要反复磨三次。第一次慢些,后面两次快。磨得细出浆多,同样的豆子能做更多豆腐。”赵景清道。

    盆里豆子磨完,稍微冲洗石磨,赵景清将接在石磨下的盆端开,换上空的,舀豆渣加水继续磨。

    反复两次,赵景清撵开磨好的豆渣示意袁牧看,雪白细腻,“这样就成。”

    豆浆倒入锅中煮开,而后沥豆浆,家里没有豆腐架,没处挂沥豆浆的布帕子。

    袁星看热闹被抓壮丁,和袁牧一人扯住布帕子两角,沥完后布帕子里全是豆渣。

    赵景清又舀热水揉捏冲洗,待出水清亮后,将豆腐渣放盆里,洗干净布帕子,重新沥了遍,这次布帕子里豆渣极少。又沥了一次,帕子里几乎没有豆渣了。

    “豆浆烧开再沥,出豆花会多一些,一共沥三次,”赵景清摊开布帕子让袁牧看,“像这样就行,如果豆渣多再沥几次,浆里豆渣少,做出的豆腐口感更细腻。”

    袁牧点点头,“我记住了。”

    豆浆倒入锅里煮,袁星烧火,赵景清往锅里加水,“一斤豆子二十斤水,前面磨、洗的时候加了不少,现在加两瓢水就成。我们豆子磨得细出浆多,水稍微多两斤不碍事,再多会影响口感,不香。锅里煮要一直搅,不然会糊锅。”

    随着豆浆煮开,咕咚咕咚冒泡,豆腥味散去,化作豆浆的醇厚。

    “星儿,火小些,小火就行。”赵景清把手里的铲子递给袁牧,“煮开后小火再煮一会儿,你来搅。”

    袁牧接手,赵景清去兑胆水,回来时还拿了个洗干净的水壶,“我舀些豆浆出来喝,剩下的点豆腐。”

    袁星在灶膛后伸脖子,“景清哥哥,我要喝甜的。”

    赵景清舀出一壶豆浆,“嗯,你喝的时候加糖。”

    “点浆要等豆浆凉些再点。”赵景清舀一瓢胆水缓缓沉入锅底,慢慢搅匀,“点浆要慢不能急,胆水少量多次,等一会儿再点上面。”

    隔了会儿,赵景清铲子深入锅底,让袁牧轻轻动一下,“是不是感觉挡着的?”

    袁牧点头,赵景清道:“下面已经凝成豆花了,不要搅,现在点中间的,这锅豆浆少,点三次就行。如果做满满一锅的豆浆,要点六七次。”

    三次点浆完毕,不多时锅里全部凝成豆花。

    豆腐框还没做好,赵景清拿来两个装菜的簸箕。其中一个簸箕垫上布帕子,舀出一半豆花压老豆腐,另一个簸箕压入锅中,舀出簸箕里面的水,反复几次,锅中豆花成型,是嫩豆腐。

    做得豆子少,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时辰,终于大功告成。

    赵景清露出笑模样,眼睛弯弯的,“袁牧,你学会了吗?”

    “……应该会了。”袁牧不太确定,切身做一次豆腐,袁牧此时才明白景清在赵家做豆腐卖豆腐有多苦,这才两斤豆子。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