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甲中之评,贴榜公示!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4章 甲中之评,贴榜公示!

    「本官在西北为官十载,从未见过如此鞭辟入里的御夏之策!」

    这番话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整个考场瞬间炸开了锅。

    「什麽?令君竟如此夸赞?」

    「那陆北顾不是常年垫底吗?」

    何聪在不远处听得真切,一张脸顿时涨得通红,他方才还嘲笑陆北顾「策论没有取巧法子」,转眼间对方就得到了知县如此赞誉。

    「这穷酸,莫不是偷了谁的底稿?」他愤懑地小声说道。

    「嘘,小声些!」身边的人提醒道。

    而此时的李磐,既不知晓也不在乎这些考场里的士子是何想法,他伸手拿起陆北顾的答卷,纸张在他粗糙的手指间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你叫什麽名字?」

    李磐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温度。

    「学生陆北顾,古蔺镇人。」

    「古蔺镇。」李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可是安乐溪上游罗氏辖地的那个古蔺镇?」

    「正是。」

    严格来讲,陆北顾并不是合江县人,他户籍所在的地方,是归属于羁縻势力罗氏所管辖的古蔺镇。

    但那边不归大宋官府直接管辖,也没有设立州县,就更谈不上县学州学了。

    而历史上古蔺镇和合江县在唐朝及五代十国时期同属蔺州,又有安乐溪水运可供利用,往来极为便捷,所以一般古蔺镇的士子都会来合江县就读县学。

    李磐的目光,在陆北顾湿透的衣衫和额头的伤口上停留片刻,但并没有追问什麽,只是继续问道。

    「你可知『货殖断筋络』一策,为何朝廷从未施行类似政策?」

    问这个基于策论延伸出的问题,李磐其实也隐含了考校的意味。

    因为若是这篇策论仅是陆北顾背的成稿,而非真实本事,那定然是答不出来的。

    陆北顾的额头有些见汗,倒不是他不会回答,而是他忽然发现,好像实力太强也不是什麽好事。

    因为他本来是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打算稍微发挥一下,把这场策论考试应付过去就行。

    结果一进入状态,就发挥过头了!

    这可怎麽办?

    要知道,前身的策论成绩可并不理想啊。

    这一下子就一鸣惊人,突然变得这麽强,难免令人怀疑。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用了,要是自己不好好回答,跟策论表现出的水平不一样,那更麻烦。

    ——与其被知县怀疑作弊,还不如继续保持这种出彩状态!

    想清楚这些以后,陆北顾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回令君①,盖因『利』之一字.国朝财政危如累卵,西北军民生活极苦,常数月经年不得满饷,故边地寨堡生活维系多仰赖走私之利。」

    「且关中所食解盐价高,国朝为盐税之利又难以降价,小民即便有心支持,生计所迫也不得不购买走私青盐。」

    现代人很难理解盐对于古代人的意义,因为现代人在超市里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一包质量非常好的盐,所花费的支出与收入完全不成正比。

    但古代人为了获取这种维持身体机能必须摄入的物质,所需支出却非常的高昂。

    实际上大宋不是没有足够的盐,也不是做不到低价售盐,而是在财政收入有限且扛着「三冗」包袱的情况下,想要继续维持国家正常运转,就必须必须执行食盐专营政策并高价售盐。

    所以,此前不是没有人想过通过禁运青盐来制裁西夏,只不过做不到罢了。

    因为西夏青盐与大宋境内官营的解盐相比,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哪怕抛开口感不谈,关中人食用官营解盐,每斤都要花五十五文,而走私进来的西夏青盐每斤只要十五文。

    请问你是关中普通老百姓,你怎麽选?

    在策论考试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略微考校后的李磐没有继续细询,只是说道:「你可先去更衣,莫要着凉,待考试结束本官会派人去唤你。」

    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很关键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落水后年轻小伙子坚持一阵子没问题。

    但要是始终都没有擦乾身体换乾净衣衫,那是真的会死人的。

    「学生遵命。」

    当陆北顾转身走向考场大门时,他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那些曾经轻视丶嘲笑过他的人,此刻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对于这种目光,他并不陌生。

    陆北顾从小就是顶级学霸,上学的时候跳级如吃饭丶拿奖如喝水,二十二岁就博士毕业进了江大当讲师,二十六岁已经是副教授了。

    他在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是最闪耀的新星,牵头的国家课题都不知道有多少。

    虽然在教书育人与辩论口才方面,陆北顾承认自己远不如那位名叫姜星火的同事兼好友,但论起学习考试与写作创造方面,那就要反过来了。

    「得,自己没写完论文就猝死穿越了,这下姜老师的第二作者也跟着没戏了,希望他今年能顺利评上副教授吧。」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陆北顾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没有工业污染的清新空气,把脑海中杂乱的想法也抛了出去。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既然已经魂穿到了北宋,那想回去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