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劳民伤财。
要知道,当时渊盖苏文刚刚弑君夺权,高句丽内部反抗他的势力还很多,民心不稳,李世民选择哪个时机刚刚合适。
只可惜褚遂良这麽一闹,朝堂上不少人也趁机劝谏。
后来,渊盖苏文为了平息李世民的怒气,派人向大唐进贡白金,想以此缓和关系。
李世民当时也犹豫,觉得时机已失去,便想着暂时迷惑高句丽。
结果褚遂良又站了出来,引用春秋时期臧哀伯谏纳郜鼎的故事,劝谏李世民不要接受这份「不义之财」,认为接受了会有损大唐的国威。
李世民犹豫再三,最终拒绝了白金,还将高句丽的使者下狱。
这下倒是让渊盖苏文猜到了李世民的心思,早早有了准备,在高句丽境内广建城池,部署重兵。
导致大唐军队最后受到层层阻碍。
褚遂良不懂得什麽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
他在弘文馆十年,看过的书籍多了去了。
怎麽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
而他所抓住的,就是所谓的礼仪丶礼教。
以此来彰显他的官声和名望。
另外这个人排除异己,手段令人不耻。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回来后得病,刘洎担心,褚遂良却反而诬陷说刘洎打算行伊尹丶霍光之举。
李世民也是老糊涂了,居然还真的相信了。
恐惧之下,刘洎请马周为自己作证,褚遂良却说马周包庇隐讳。
老糊涂李二又听信褚遂良谗言,将刘洎赐死。
不过他后来也将褚遂良罢免了,而这也仅仅是因为他要为李治铺路。
不过要说这个人反覆无常?
还是太小看他了。
他所作的一切,其实都符合他自身的利益。
褚遂良也正是凭藉着这些「敢谏」的事迹。
官声越来越高,官职也一路攀升,最终成为了贞观后期的重臣。
褚遂良似乎听出了温禾言语中的不善,却依旧保持着镇定,笑容不改地问道。
「高阳县子是觉得,这对其他学子不公?」
「难道不是吗?」
温禾反问。
「春闱是为陛下选拔人才,本该一视同仁,为何弘文馆的学子就能提前进入贡院,熟悉环境,而其他学子只能在考试当日才能见到考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
褚遂良却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
「可这天下,本就没有完完全全的公平之事。」
「我等出身名门之后,自幼便有名师教导,所学的是圣人经典,所闻的是朝堂大事,所知的是天下大势,这些都是那些出身低微的学子无法比拟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温禾身后的小吏,眼神里带着几分轻蔑,继续说道。
「若是说不公,那便只能怪他们自己出身不好,投错了胎,不是吗?」
说这话时,褚遂良的目光一直落在温禾身上,那眼神里似乎藏着别的意味。
温禾身后的张文啸等人听到这话,顿时怒目圆睁,手按在腰间的横刀上,就要上前理论,却被温禾抬手拦住了。
温禾看着褚遂良,语气平静却带着坚定。
「人或许分三六九等,可科举不行,科举是陛下给全天下读书人唯一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无论出身高低,无论家境贫富,只要有才华,就能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为国效力,若是连科举都要分高低贵贱,那陛下举办科举,还有何意义?」
褚遂良闻言,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温禾话中的漏洞,立刻反问道。
「高阳县子这话的意思,是说陛下以前对天下人不公,所以才需要用科举来弥补?这可是欺君之言啊!」
他身后的弘文馆学子们立刻藉机起哄:
「就是!高阳县子这话,分明是在藐视陛下!」
「陛下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对天下人一视同仁,何来不公之说?」
「高阳县子身为春闱副主考,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简直是罪该万死!」
这些学子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仿佛温禾犯了多大的罪过,可他们的眼神里,却藏着几分幸灾乐祸。
能抓住高阳县子的把柄,让他难堪,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乐事。
一个小娃娃,自以为得了陛下的青睐,便敢如此小觑他们。
他们家中那个不是国公宰相。
你一个区区百骑校尉,开国县子,也敢在这叫嚣!
「放肆!」
张文啸忍无可忍,大喝一声,身后的十个百骑也纷纷拔出横刀,刀光闪烁,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褚遂良却丝毫不惧,反而向前一步,笑着说道:「尔等不过是些武夫,也敢在这里动手?高阳县子,莫非百骑的职责,就是恐吓人的?」
「还是说,高阳县子理屈词穷,只能用权势来压人了?」
这个人很聪明。
他知道温禾不敢让百骑动手。
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温禾灰溜溜的离开了。
而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