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2章钱宋的诡计  玩转大明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一年累计加起来的罚银已经超过五十万两了,而且为了恶有恶报,李做作之流害群之马受到正义的审判,法律的严惩,三百万两银子,三位尚书也是自己添补了不少,意思也就是说,今年一年朱熹洛就在三位尚书身上赚了不下三百万两,辛辛苦苦一年,最后白忙碌,皇帝的罚银不交是不成的,三位尚书都很郁闷,也更加坚定了弄死梅良心的想法。

    丰收的一天,朱熹洛的幸福写在了脸上,“各位爱卿此事如此处理,大家可有异议”?

    “圣上英明,微臣无异议”众位官员拜礼。

    “虽然没有看到三位尚书屁股开花,但二十万两罚银也不是小数目,如此惩罚也可以接受”这个结果梅良心还算满意,自己的两次弹劾为朝廷聚财百万,梅良心觉得今天的汗水没白流。

    “圣上,老臣觉得不妥”,镇国公再一次站出来了。

    “罚银的事情是你提出的,而且罚银的数额也是你说用朕决定,你还有啥意见”,朱熹洛满是疑惑的盯着镇国公,等着他继续。

    得到准许,镇国公继续说道,“罚银不是目的,让三位尚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是罚银的根本,为了警醒百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老臣认为单单罚银起不到效果”。

    “哦,镇国公认为应当如何”?

    猫与耗子怎么会和平相处,果真镇国公是不可能为李玉堂几人开脱的,朱熹洛心中笑了,自己的谋局怎会有错。

    三位当事人感觉不太好,有种刀架脖子的感觉。

    “在天下人面前自扇耳光应该可以起到反面典型的作用”。

    额,自扇耳光,这会不会很丢人,三位尚书感觉脸上有点疼,不过他们的担心很多余,

    镇国公话音一转,“然,三位尚书是读书人,在天下人面前之扇耳光有失体统,而且对于不要脸的人来说,扇耳光也不见得有效果”。

    好吧,三位国公要脸。男士护肤类产品,他们也是每天都用。

    镇国公继续道“老臣认为,读书人就用读书人的法子,三万字的检讨应该是可以的”。

    “检,检讨,而且还是三万字”,朱熹洛有点惊。

    “是的,圣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才能让我大明帝国官员认识到的不足,以后加以改善,三万字的检讨,很有必要,三万字是最低要求,字数少了也显示不出三位尚书的认错态度,而且三位尚书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五万字应该才是他们的起步”。

    刚才还说自己的能力与文化只强于普通百姓,你这是自己打自己脸啊。

    五万字的检讨,三位尚书觉得这只扇耳光来的还凶猛万分,

    然这还没完,镇国公继续道“为了警示世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位尚书的检讨书必须传于天下,命令当地官府念与治下所有百姓,让天下人感受到大明帝国律法的威严与公正”没文化的打工者的苦又有谁可以理解,除了一膀子力气,自己还有什么,在这个劳动力不值钱的时代,竞争又是如此惨烈,五城兵马司的士卒们为了生存自降劳力价格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京城哪怕是做苦力,没有靠山你也不见得付出体力就能拿到自己应得的工钱,因此五城兵马司只能找那些信誉好的老板,而镇国公显然是属于这一类人,五城兵马司也愿意与这样的人做生意,当然了,有如此想法的不仅仅只有五城兵马司的士卒,很多没有靠山的体力劳动者也是这样想的,然而信誉好的老板就那么几位,这样的结果就导致竞争很是激烈,为此很多劳力者主动降低价格,只为了可以得到工钱,可以少一点,但也能拿到手啊。

    任何时代,拥有话语权的,都是那些极少数的人。

    看清这个世界,并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可能让你看清楚这是个怎样的世界后,让自己变得稍微好一些,虽然很小,但聊胜于无,底层人的祈求很微小。

    每天按时打卡上班,也崇拜贪赃枉法,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也相信,痛苦与烦恼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阅历,但宋建堂怎么也没想到,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无数官员在场的时刻,自己这位小小的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又能入了这帮御史言官的法眼,先是弹劾定国公,接着就是三位尚书,最后竟然是自己,自己这算不算是自己这位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已经迈入高级官员行列。

    宋建堂这次选择站出来,无非是想表达,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五城兵马司也算是皇帝的自家人,虽然犯的都是小错,而且里面也存在冤屈的成分,但是五城兵马司愿意接受惩罚,尚书又如何,难道会因为官职大就可以视大明帝国律法为无物,虽然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但在衮衮诸公面前,宋建堂还是想看到大明帝国律法的公正与公平。然而,好吧,他忘记了善于挑刺的御史,无孔不入,这不,又被弹劾了。

    “圣上,事有先来后到,微臣弹劾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之罪,还请圣上裁决”。梅良心出班,自己可是弹劾界的战斗机,哪能让别人抢去,而且小小的五城兵马司岂能成为今日的主角,如此多的大鸟你不打,偏偏抓着家雀不松口,它们是稀有品种嘛,弹劾他们能增加多少名望,鄙视的看了看那位御史,真是蠢材,分不清大小王。

    面对如此霸道的梅御史,那位御史很想怼过去,不过,忍不住,毕竟梅御史的威力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挑战的,识时务者为俊杰,正义可以迟到,但不会缺席。那位御史选择暂避锋芒,等三位尚书受到应有的惩罚,再处理宋建堂。

    大老婆与小老婆同时出现,自己该如何选择。朱熹洛陷入了苦恼,“三位尚书之事,还需要锦衣卫调查,等到有了结果在做出相应的惩罚”

    “圣上,英国公检举之事不会有误,微臣早闻几位大人斑斑劣迹,无需锦衣卫调查,还请圣上决断”。梅良心不放弃,如果拿下三位尚书也能让自己的名气再大一些。

    “圣上,老臣有话要说”!钱宋出班,

    “镇国公有言但讲无妨”。

    钱宋言道“人至贱则无敌,水至清则无鱼清,《论语》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然而民为立国之本,无农不稳,无农,何人耕种土地,无农朝廷的税收何来,边疆何人守卫,孔圣人也有犯错之时,又何尝是三位尚书,仅仅是比愚民强一点点,犯错误也是应该的”。

    在阶级社会就是只有自带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与原无故的恨,一切利益使然。

    没想到,镇国公会为自己开脱,虽然有骂自己的嫌疑,但李玉堂很感激,难道几位国公良心发现,文官才是大明帝国的中兴之希望啊。

    文武不相交,文武不同路,镇国公为李玉堂几人开脱,吃惊的人有很多,包括朱熹洛,朝廷上下一片和睦,这不是朱熹洛想看到的,眼神有点不善,“镇国公是何意”?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