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四章 过年前后人世百态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娇儿一手端着碟子,托一块蜜糖莲子糕,另手拿小银勺吃着,听闻几人的话,见仙瑶还有疑惑,就停口说:“置戏班不光是采买优伶,乐器行头的花费才是大开销,我家的家伶里有几个技艺超群的,各自都有拿手好戏,前年为了配那些好戏所置办的戏服道具总共就花费两万多两银子,譬如表演《牡丹亭》的十二花神,单戏中十二花神的戏服就花费不下三千两,件件出了奇的好看,还有一顶珍珠头冠花费了两千两,不过像我家那样的小班还算普通的,总共只有十二伶,不算角色齐全,不比有些人家的家戏动辄好几十人,讲究梨园色目齐备,那才是大开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沉宓:“你家的府戏是顶难得的了,单我知道其中的名伶就有五六个,普通戏班里有一二个技艺高超的伶人便能带红整个戏班,你家那样的府戏,论人数,论技艺,都是顶尖的班子。”
    娇儿:“我家那些优伶论技艺也不算如何,毕竟年纪都小,比不得有经年功底的大班,只算矮子头上选将军,相对好些,一个个还算心思伶俐,各支戏曲样样来得,有时若表演音乐戏,添上我家府乐的助演,那还算讲究。”
    雅俗疑问:“你家的府乐我听过,怎么助演?”
    娇儿转头解释:“戏中若有奏乐的情景,都会让府乐加入现奏,这样戏景交融,表演也成真的。”
    雅俗惊叹:“这竟能想得到,的确高雅难得。”
    娇儿听闻这话,觉得雅俗真是个知音,心里很得意。在坻和雅慕亦觉得颇有意思,都在趣味上。飞飞见娇儿这么抢风头,心下便有不愉。
    仙瑶惊叹:“听这么说,这家庭戏班可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得起的,娇儿家的府戏应该是京城最好的吧!”
    娇儿忙道:“不算,只是普通的,你不知道有些王公贵府的家戏可了不得,光采办道具就能花费十几万两,为求一名伶动辄千金不惜,平日搭台唱戏更是讲究,戏中的大场景道具样样复制实景,有的戏台子就直接搭在真景里头,所以才有了置名班还要建名园的讲究。”
    众人纷纷惊叹。
    雅慕又接道:“方才像舟儿说的有大户人家专门为一部戏定制一全套的行头道具,这在京中很多。临安侯府就有个三十六人的大戏班,而且只用来演一部戏,因为冯侯爷酷爱《三国演义》,所以特意为书本子置了个大班子,专门用来表演《三国》,戏中大场景居多,用到的道具、行头、戏台子样样精配,据说看过的没有不称赞好看的。”
    皙妍听的目瞪口呆,之前羡慕过在坻家有一班十个人的小戏,想听戏随传随到,又听长辈夸过在坻博古通今,连戏文也信手拈来,便向爹娘提过,爹娘答应办戏又没办,此时忍不住说:“过年我家里请了一班当红大戏唱了一日,照例赏了六十两银子,稍微好些的戏班唱一日也需赏钱四十贯,你们可还知道这京中谁家有顶尖大戏的?”说完看着雅俗娇儿。
    雅俗:“这个我不清楚,我家没有戏班,据我知道有戏的几个公府侯府,有十七八个人到五六个人不等的班,高国公府有个顶好的九燕班,很有名气的,你可以问问沉宓。”
    皙妍又向沉宓道:“我忘了去年高太君寿辰在国公府听过戏,沉宓,你家的戏班有哪些好特色,教给我知道呗。”
    沉宓淡淡一笑,自家府戏是极好,可那十五个优伶是为大姐姐当年封贵妃所采办的,伶人年纪渐大,不像现在普通人家都流行养十来岁的小戏子,喜欢拿妙龄戏子互相攀比。况且家中只有几个长辈爱戏懂戏,自己却不喜欢,平常也不大怎么听,此时就道:“这个叫我怎么说呢,戏我虽常听,却谈不上懂,家里的戏班都是供伯父伯母们平常听着解闷儿的,总是那一班听多了也腻味,偶尔还请外面戏班来府里唱几出新鲜的,去年我祖母寿辰就是从外面请的戏,不是府里的。”
    雅慕笑道:“我听闻你家的家伶个个都是戏腔极好的名伶,其中有九个是出了名的梨园翘楚,比外头大班里的名角还好,所以唤作九燕班,这可不是寻常家伶跟教习学几年能比的。不过像你说的,天天听戏也不能总听哪一班,若是偶尔听听还不如拣外面当红的班子传来好,我家里听戏的机会少,也就逢时过节需要,真置办个戏班也没多少作用。”
    “我就想知道像娇儿说的家戏动辄好几十人,梨园色目备列是怎样的,在京城谁家的戏班是最好的?”皙妍疑惑这个问题。
    雅慕接着解释:“不知你说这戏班好有什么讲究?若是指人多呢,临安侯府的三国班便很不错,若是指班里有名伶呢,那必推保国公府的九燕班,还有隆庆公主府的戏台道具是出了名的奢侈。京中有戏的人家不少,大多都是十几人以内的班子,那些梨园色目备列的家戏未必只是用来听曲表演,有的也用来装点门面,彰显财力。伶人隶属乐籍,子孙后代身份承袭不改,所以班子人数是按小户人口来算的,通常五六个,一般同时上台的不会超过五个,连同操乐伴奏都算上,十二伶人怎么也演全了。寻常听小戏用不了那么多,五六个就够了,十二人的班子已经算不错了。倘或有讲究的人家需要看大戏,多养几班优伶,有四五十人也不值得称奇。”
    众人听雅慕这么一说都懂了。
    皙妍忽道:“雅俗,你居然不懂戏!”雅俗无言以对。
    芍贞忙说:“我外公家都喜欢听戏,誉龄侯府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节庆宴席,单有戏的日子就好几十天,不过我外公家不置家戏,通常选有名的大班包戏个一年半年,最多费八百上千银子就足够了,等听腻了,或觉得这班唱的不好,还能换个新班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皙妍:“咦!包一年半年只要八百上千,那我家里唱了一日怎么就花了五十多两银子,虽说唱的很好,这算起来也太贵了。”
    芍贞:“你家里请的是名班大戏,又是年节期间,可不得贵些,换作平时三五日一场,包年的话千八百两也够了。”
    舟儿笑说:“包戏未必天天听,同样戏班子也未必天天有机会表演,他们演一日可不得管够半个月使用,若是被包了话就不愁月供,自然不必收那么多了。”
    皙妍点头懂了。
    仙瑶把手中金黄的蜂蜜豆粉糕吃完,喝口茶,这才开口:“戏班收多收少都是为了谋生,不过红了可就不一样,若是名班名伶可不愁表演,随便演一场得的赏钱都足够戏班子吃半年的,还会引来富家纨绔趋之若鹜,据我所知,京里养戏子的人家还不少,不少大户人家都有那么几个小戏子供主家玩乐,若是技艺好,模样好,一个戏子就千金难买。”
    一众人都竖着耳朵听,独在坻忍不了仙瑶的俗,估计后面的话荤素不忌,就说:“你刚刚连办个戏班要花多少钱都不知道,这会子怎么像是比谁都懂?”又向左右道:“戏子沦属贱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