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0-100  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声冷嘲打断。

    虽不知严庄是出于什么心态,仅将李明夷一人作为手术的功臣公诸于天下,也把他和师兄按原罪名打入地牢。可背后事实,谢照明明已经全都知情,刻意瞒去部分真相,倒更令林慎自觉被他看轻。

    看来这小林郎是打定主意要插手此事,谢照皱了皱眉,正想再说什么,便听一旁的李明夷先开了口:“我是主刀医师,手术的任何结果都由我负责。”

    这话也不是第一次听了。

    可越是听他为自己和师兄开脱,林慎就越不愿让他一个人揽下罪责。他非但没退后半步,反倒更加大声:“你别想一个人……”

    “手术成功,留名的也只会是主刀医生。”让他气恼的那个人却又不徐不疾地打断他的宣言,理所当然地放下被拷住的手,“触犯了律法,责任当然也该由我来承担。”

    林慎哑然张了张嘴。

    他深知这人骨子里的自傲,可事情明明是三个人一起犯下的,要让他若无其事地置身事外,何尝不是一种为难。

    “即便没有你们,我也会完成手术。”平静地陈述完这个事实后,李明夷便淡然转开视线,看向一旁不敢吱声的马和。

    “洛阳的确太不安全,我欠下的钱,道长回去后自取吧。”

    马和左看右看,在场没一个人有好脸色,显而不是抖机灵的好时机。他于是松开手里的袖角,轻轻拍了拍对方肩膀:“郎君莫愁前路,否极者泰来。”

    李明夷点点头。

    笔直站在原地的林慎眉头紧蹙,赌气般一语不发。

    倒是谢望难得地无甚意见,仿佛丝毫不惊异于这番言论。

    “既然诸位没有异议。”谢照轻咳一声试图缓解尴尬的气氛,接着松了手背过身,向李明夷使了个眼神。

    “走吧。”

    两人即刻出发。

    自洛阳往河东,按正常路线行走的话,一路交通要塞都被燕兵把守,别处还能蒙混过去,要从重兵守备的潼关通行却实在危险。故而谢照选择了先行北上渡河,再从相对安全的河内绕至河东。

    只是这样一跋涉,本来几天就能走完的路硬生生拖了近半个月。抵达河东城门时,已是二月中旬。

    还未进城,一种截然与关中其他地区的气氛便扑面而来。络绎不绝的居民在城门口进出,彼此谈笑,神情轻松,自然地从守卫城门的长枪下走过。

    西北的风强劲有力,猎猎夹着沙石。

    拨开不住扑上脸颊的衣角,仰首看去,城楼上整齐排布着的军旗,都在急流的大风中绷得笔直。

    李明夷认得那旗帜。

    它们原属于一支镇守西北的军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中,凭着数场关键时刻的血战打出响亮名头。

    “你说的上首是……”

    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李明夷仍不禁为之愕然——就在他们赶路的短短一旬间,朔方军已经以迅雷之速打败名声大噪的燕将崔乾佑,拿下重郡河东。

    可想而知他们下一步将挥师何处。

    “郭公亲自垂问。”谢照拍拍他的肩膀,半开玩笑,“李郎好大的面子。”

    他取出可作公验用的书信,带着李明夷从城门通关。一见郭子仪亲笔,守城的卫兵立刻向上级汇报。不过片刻,便有铁甲银盔的士兵奉命而来,领他们前往朔方军大营。

    一进军营,凛然强悍的大风中更添了一股血腥之气,刚刚取下河东的将士们不敢懈怠,正昂首为即将到来的潼关决战磨刀秣马。

    走到大帐门前时,李明夷脚步忽然顿住。

    谢照横目瞥他一眼,视线慢慢向周围转动,似乎也敏锐地察觉到某种异端。

    “怎么?”领头的士兵掀开帐帘,见他停在门口迟迟不前,不由催促起来,“你们先进去,在这里候着。”

    李明夷收回疑窦的目光,迈步进入即将审判他的营帐。

    刚才不知是否错觉。

    他总感觉有抹格外肃杀的目光暗暗落在自己身上。

    眼下还有更让他不解的事,趁着等待的空暇,李明夷索性直接问谢照:“为何郭公会在河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90-100(第6/17页)

    要取河东是为了拿下潼关,这样的战术思路连他一个外行都能想通。但他想不明白,皇室已经迁都长安西北的凤翔,郭子仪却另起兵路,意在潼关,难道是打算按燕兵原来的路线,从潼关西进长安?

    可潼关右边,还有个洛阳。

    现在长安、洛阳两都皆在燕兵手上,潼关位于正中的位置,如果唐军将主力压在这里,就算顺利进驻潼关,不也是腹背受敌吗?

    似乎看出他的疑惑,谢照徐徐一笑,将腰刀撂下。

    帐中正好有面绘制中原地图的羊皮屏风,他腰身笔直地站在屏风前,目光聚焦在其中某处。

    “李郎还不知道吧,王思礼将军已从凤翔往长安,现在就驻在武功。”

    李明夷循着他的视线看去。

    在简略为一笔一划的军事地图上,几个重要据点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

    谢照提到的武功背靠凤翔,位于长安西侧;而朔方军此行的目标潼关则恰在长安东侧。

    如此一来,唐军此次收复长安的排兵布阵就十分清晰明了。

    计划顺利执行的话,留驻长安的燕军团就会被左右两支唐军包抄,失去与其他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