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0-180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160-180(第6/27页)

    陶璐立马想到了上个学期末,在潘梦影身上发生的事。家长对学生家庭暴力,外人又能如何干涉?

    杨陶璐抬头看向高松然。她并不知道潘梦影这件事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只知道潘梦影住了校,之后也没有听说她家里人对此有何不满……

    事情似乎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解决了。

    高松然说道:“我的答案是:在你的知识能力以及责任范围之内。虽然我不是翻译大佬,但我的专业课里也有口译这一项。每个口译员都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在要服务的对象语速很快、口音难懂的时候,或者一段长篇大论不带喘气的。身为翻译,你的语言处理能力再强,也不能保证听一遍,就把别人说的所有东西都记住。这个时候,你是可以和对方沟通的,请对方重复自己不确定的内容。”

    电话口译环节,每位选手都可以选择重复播放一些片段,想必这和高老师所说的“请对方重复”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遇到你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的药品名称,你可以主动和药剂师说明情况,请药剂师把药物的名字多重复几遍,也可以请药剂师把药物的名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拼写出来——常年居住在国外,但不会说英语的人,大多数也是认得26个字母的。我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牢牢记住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莫要逞能。”

    见杨陶璐依然若有所思的样子,高松然笑了笑,转移话题:“这次比赛成绩很不错,不过还是要戒骄戒躁,继续好好上英语课。”

    杨陶璐道:“是的,接下来不管你给我们放什么影片,我都会认真看的。多有用啊!”

    紧接着,高松然想起杨陶璐的天赋提示词“异口”,又正色道:“前些日子,咱们班几个同学当着全校的面演讲,陈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许吗?”

    杨陶璐撇撇嘴,略加思索后答道:“我爸妈单纯因为听说我在班里当课代表,就觉得我的英语肯定很不错,还说希望我成为外交官。可是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谓的英语成绩拔尖,也只是在我们班范围内。这次听说我被高老师您推荐参加口语竞赛,他们又在我面前说了一顿,还指着电视上的外交部发言人,让我把他们当成榜样。”

    “听你的意思,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

    杨陶璐的态度很好懂,高松然连猜都不用猜。这个课代表,相处一个学期下来,高松然对她相当了解:心思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

    杨陶璐说这话的时候,“不情愿”三个字已经跃然脸上。

    “高老师,国旗下讲话时,顾青丽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的人会成为伟大的人,叱咤风云。像我这样的,没有太多本事,能当一个平凡的人,不给这个本来就挺混乱的社会添乱,就挺不错了。”

    第165章  但耀眼的天赋偏偏不让你平凡

    高松然表面平静, 但内心已经激动得想要直拍大腿了。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变身超级英雄拯救世界, 这是高松然希望他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的。

    大多数人认识到这一点, 是通过成长路上的挫折。高中生,尤其是像杨陶璐这样,在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子女, 被家长保护得很好,对世界的广阔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在走上社会摸爬滚打之前。高中生受到的挫折很有限。如果孩子们一定要在受到挫折后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平凡, 高松然希望, 让挫折的时间点留在高中、大学, 放在孩子们还能家长和社会保护、优待的年纪。

    至于杨陶璐, 好像已经不需要这样的挫折教育了。

    和顾青丽一样,她已经做好了做一个普通人的准备,对未来的期望值不会太高,今后若是过得不顺利, 失望地摔下来的时候,也不会太痛。

    “就学习而言,我好像还就最喜欢英语这门学科。这一次英语竞赛, 倒是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职业生涯的可能性。不过,我不想当外交官,不想出现在电视上,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译员。不管是翻译书也好, 还是在外贸公司工作也好,总之, 我对自己的抗压能力并没有太多信心。”

    尽管杨陶璐的天赋词“异口”,让高松然联想到“同声”, 进而猜想她的天赋会是同声传译员。但是,如果她自己不愿承担同传译员工作的高压,高松然也不会为了实现系统的期望而去强迫她。

    “很不错的规划。既然你有了初步的想法,就去努力吧。对了,口语大赛的评委胡驰老师这两天还待在三中。今天是高二年级的英语文学创作比赛,他也担任评委。能找到机会,就去跟他聊聊,以后若是想当翻译,可以提早取取经,少走些弯路。”

    “去跟他聊聊”。

    只不过,聊天的对象是一位业界权威。虽然胡驰的年纪并不大,但杨陶璐心里没底,瞳孔瞬间紧张得缩成一团。

    “高老师,我一个高中生,就这样去找他,不合适吧?要不还是算了,我现在才高一呢,等以后上了大学……”

    发觉高松然的脸色似乎板了起来,杨陶璐知道,这话高老师不爱听。

    于是,话没说完,她便止住了。

    “有了目标,就去争取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大道理,我也不用多说。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有多少执行力报太大希望——一个月后、一年后、上大学后……没错,过来人的话,肺腑之言。”

    希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学会保护自己,不随意逞能,又害怕这会让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

    高松然不免有些担心,自己对于“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尽早接受挫折教育”的认知,是否有些过于保守,让杨陶璐这样本就普通的学生,变得更加唯唯诺诺。

    于是,他改换了更加和缓的口气道:“去找一下胡老师,你没有任何损失。可能你会担心你耽误他的时间,可三中花了钱,请大佬来当评委,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帮助咱们三中的学生更好更快成长吗?学校的资源,不用白不用。”

    确实,除了开口求人损失的一丁点面子之外,没有任何损失。杨陶璐下定了决心,说干就干!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