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以诗为刃斩破黑暗
一见到杜甫,李逸顾不上喘口气。
神色凝重得仿佛压着千斤重担,眉头紧锁成一个死结。
声音急切又带着一丝颤抖:“杜先生,那些权贵已经盯上您了,他们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您还是先离开这里吧。”
说着,他在房间里来回急促地踱步,双手不停地相互揉搓。
仿佛这样就能缓解内心的焦虑。
“先生,您想想,李林甫把持朝政多年,党羽遍布朝野。
杨国忠与他勾结,狼狈为奸,只手遮天。
您的诗将他们竭力掩盖的社会疮痍公之于众,就像在他们的权势堡垒上狠狠地砸了一锤。
他们岂会善罢甘休?现在他们已经派人监视您,稍有不慎,您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长安城,对您来说,已然是一座危机四伏的牢笼,到处都是他们布下的陷阱。
您先离开,寻一处安全之地暂避锋芒,等这阵风头过去,您再回来。
到那时,您依旧能为百姓发声,笔锋依旧能刺痛那些黑暗。
可要是您现在不走,一旦落入他们手中,百姓就失去了一位敢于直言的脊梁。
这天下的正义之声也会被他们强行压制啊!”
杜甫却神色坚定地摇了摇头,目光中透着决然:“我若离开,谁来为百姓发声?我手中的笔,就是为了揭露这世间的不公,哪怕粉身碎骨,我也绝不退缩。这天下苍生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怎能为了一己安危而逃避?”
李逸见劝不动杜甫,只能无奈地叹气。
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保护杜甫。
此前,杜甫曾在一次文人聚会中与李林甫的侄子李贤有过交集。
李贤自幼生活在权势的光环之下。
李林甫对他寄予厚望,一心想让他在文坛崭露头角,进而为家族增添荣耀。
李贤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内心极度虚荣且对权势充满敬畏。
初入文坛时,他急于获得认可。
便满脸堆笑,对杜甫表现出一副敬仰的模样,点头哈腰地说道:“久仰杜公大名,还望杜公不吝赐教,让晚辈能在诗词之道上有所长进。日后还得多仰仗杜公提携。”
杜甫也本着提携后进的想法,与他交流过诗词创作。
可如今,当李贤得知杜甫因诗作得罪权贵后。
内心的恐惧与自私瞬间占据了上风。
他深知,若不与杜甫划清界限,自己可能会被叔父怪罪,甚至影响到自己未来在家族和官场的地位。
为了讨好叔父,也为了保全自己。
李贤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卖杜甫。
他匆匆来到李林甫府中,满脸谄媚地对李林甫说道:“叔父,那杜甫平日里就言语颇多,对朝廷诸多不满,此次写诗诋毁,早有迹象。他之前与我交谈时,就隐隐透露出对朝廷的不满,我当时还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
他一边说,一边偷瞄李林甫的脸色,添油加醋地描述。
企图让杜甫陷入更艰难的境地,以换取自己在权贵阶层中的安稳与前程。
没过多久,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便时常在杜甫居所附近徘徊。
一日,杜甫外出归来,刚踏入客栈。
天色已近黄昏,铅云低垂,沉甸甸地压在长安城的上空。
仿佛随时都会塌下来。
客栈外的街道空无一人,寂静得有些诡异。
只有呼呼作响的北风,如同一头猛兽在低声咆哮,肆意地刮过。
吹得街边的幌子噼里啪啦地狂舞。
街边那几盏稀疏的灯笼,在狂风中剧烈摇晃。
昏黄黯淡的灯光忽闪忽灭,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
将这原本就阴森的氛围渲染得更加恐怖。
突然,几个黑影从客栈旁的阴暗角落里如鬼魅般窜出。
瞬间将杜甫团团围住。
为首的一个满脸横肉,面目狰狞,恶狠狠地说道:“你就是杜甫?识相的就赶紧把那些诋毁朝廷的诗稿交出来,不然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说话时,唾沫横飞,溅到了杜甫的脸上。
他身后的几个黑衣人也都摩拳擦掌,眼神中透着凶狠与贪婪。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扭曲。
客栈门口的小厮吓得脸色惨白,浑身瑟瑟发抖。
哆哆嗦嗦地躲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只敢偷偷地从门缝里往外瞧。
周围的空气仿佛被冻住了,压抑得让人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
杜甫神色镇定,毫不畏惧地直视对方的眼睛,挺直脊梁,眼神坚定如炬,大声说道:“我所写皆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何谈诋毁?你们这些权贵的爪牙,不去关心百姓疾苦,却来威胁我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难道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