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4章 这是鸭绒袄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屋里点着一盏油灯,光线昏黄却足够亮堂。炕中央支起一张矮脚方桌,是王木匠用边角料新打的。

    桌上堆满了北境猫冬的零嘴儿:炒得油亮喷香的板栗,咧着嘴,露出金黄的栗肉;刚炒熟的榛子,小山似的堆着;还有晒得半干、带着霜的柿饼,软糯香甜。

    角落里还摆着几个冻梨,黑黢黢硬邦邦,像石头蛋子,得在冷水里缓透了才能吃,一咬下去,冰凉清甜的汁水直冲喉咙。

    陈老三盘腿坐在炕头,笨拙地剥着板栗硬壳,剥出一个完整的,就塞给眼巴巴瞅着的儿子小栓。王氏手里拿着针线,正缝补着丈夫磨破的棉裤膝盖,线头咬断,把裤子递给陈老三:“试试,看合缝不?”想都不敢想的神仙日子。

    陈老三的老娘陈婆子,精神头倒好,眯着老花眼,正用一把小锤子,耐心地敲开榛子坚硬的外壳,把白胖的果仁挑出来,分给馋嘴的孙儿孙女。

    嘴里还絮絮叨叨讲着老掉牙的岭南传说,什么“五羊衔穗”啦,“罗浮山神”啦。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嘴里塞满了香喷喷的果仁,偶尔插嘴问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惹得满炕笑声。

    “娘,您说岭南那会儿,冬天也冷吧?”王氏缝好最后一针,咬断线头,随口问道。

    陈婆子停下敲榛子的手,叹了口气:“冷!咋不冷!湿冷湿冷的!那风啊,跟长了钩子似的,能钻透三层厚棉袄!

    骨头缝里都像泡在冰水里。屋里头?点个炭盆,烟熏火燎,熏得人眼泪直流,暖和不了多大地方。晚上睡觉,盖两床厚棉被都压不住那寒气,被窝里潮乎乎的,焐一宿都焐不热乎脚!哪像这儿……”

    老太太布满褶皱的手拍了拍滚烫的炕席,“这底下跟通了地龙似的!坐一会儿,浑身都舒坦!神仙过的日子哟!”她说着,又敲开一颗榛子,把果仁塞进小孙女嘴里。

    真正让陈老三一家子开了眼界的,是季如歌派人送来的几件厚袄子。不是他们常见的、塞满棉絮、臃肿不堪的棉袄。那袄子看着轻薄,拎在手里也轻飘飘的。

    “这叫鸭绒袄、鹅绒袄。”送袄子来的村妇手脚麻利地帮他们穿上,“里头填的不是棉花,是鸭子、鹅子胸口最细软的那层绒毛。轻!暖!还不怕风!”

    陈老三将信将疑地穿上那件靛蓝色的鸭绒袄。一上身,他就愣住了。轻!真轻!像披了层云在身上,胳膊腿活动一点不碍事。

    更奇的是,一股暖意瞬间包裹上来,不是火烤的燥热,是一种温吞吞、贴身的暖,像被一群毛茸茸的小鸭子围着。他试着推开被草帘子钉死的窗户,一股裹着雪粒子的寒风猛地灌进来,吹得他脸皮生疼。

    可身上那件鸭绒袄,竟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寒风只在表面打了个旋儿,愣是钻不进去!里面的暖意稳稳当当,一丝儿没散!

    “神了!”陈老三惊得合不拢嘴。他想起在岭南过冬,穿着鼓囊囊的厚棉袄,被湿冷的北风一吹,照样冻得瑟瑟发抖,感觉那风能穿透棉絮,直往骨头里钻。这薄薄一层鸭绒,竟比岭南最厚的棉被还顶用!

    王氏也穿上了那件鹅绒的,是件素净的灰绿色。她惊喜地摸着身上,又轻又暖,腰身还能显出来点,不像棉袄那样像个桶。

    “这……这出去真冻不着?”她还是有点不放心。

    “冻不着!”村妇拍着胸脯,“咱们村铁塔,穿着这袄子,零下几十度的天,能在外面守一宿哨!回来身上还热乎着呢!”

    “有时候咱们出去干活,穿这袄子,还冒汗呢。季村长让人做的这鸭绒袄,别提多暖和了。尤其是对火力弱的老人,好的不能再好了。”

    身边的妇人一个个都跟着夸赞,别提多开心了。

    其他人听后,也是连连点头,极其赞同这话。

    伸出手摸摸身上的鸭绒袄,只有无限感激。

    真的,他们这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太幸福了。

    第二天,雪小了些。陈老三咬咬牙,裹紧那件鸭绒袄,戴上厚厚的狗皮帽子,决定出门看看。一脚踩进没膝深的雪窝里,寒气顺着裤腿往上钻,脸也被风刮得生疼。

    可身上那件鸭绒袄,真像个贴身的暖炉!寒气被牢牢挡在外面,里面的暖意稳稳地护着心口后背,一丝儿没散!

    他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小半个时辰,回到屋门口时,帽子眉毛都结了白霜,可一摸心口,还是温热的!脱了鸭绒袄,里面的单衣都没什么潮气!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陈老三抖落着帽子上的雪,对着婆娘连声感叹,“这北境的冬天,看着吓人,可只要这身行头备齐了,屋里头有热炕,比咱们岭南猫冬还舒坦!

    岭南那会儿,屋里屋外一个温度,湿冷湿冷的,盖多少被子都像盖块湿牛皮!冻得人骨头缝疼!哪像这……”他指了指身下滚烫的炕,“神仙日子!”

    小栓穿着新得的、小一号的鸭绒坎肩,在炕上兴奋地翻跟头,嚷嚷着明天要跟村里孩子去堆雪人。

    王氏搂着女儿,看着窗外依旧飘洒的雪花,脸上第一次没了愁容。她摸着身上轻软暖和的鹅绒袄,感受着身下源源不断的热力,再看看炕桌边其乐融融的家人,心里头那股背井离乡的凄惶,终于被这实实在在的暖意驱散了。

    原来,这能把天地都冻住的北境寒冬,只要找对了法子,也能过得像暖窖里的春天。屋外风雪依旧统治着世界,屋里,板栗壳和榛子壳在炕桌上堆成了小山,油灯的火苗跳跃着,映着几张红润满足的脸。

    陈婆子苍老的声音还在讲着岭南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陈老三剥开一颗热乎乎的板栗,金黄的栗肉塞进嘴里,又香又糯。这滋味,这暖意,这围坐一炕的安稳,是他过去在岭南湿冷的冬天里,裹着潮乎乎被子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