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8、万贵妃4  娘娘只想寿终正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苏茵生下皇次子两个月后,朱见深终于以无子为名,废黜王皇后,改封安妃,又册封苏茵为皇后,朱?椽为皇太子,皇次子朱?柯为益王。

    这期间不是没人反对,周太后差点没跟朱见深吵起来,她可以容忍朱?做太子,叫苏茵做皇贵妃,但是,让苏茵做皇后,还是超出了她的心理底线。

    但是朱见深坚持,周太后对此无可奈何。尤其,之前钱太后薨逝,周太后做了不少小动作,若是朱见深回头将她搞的那些小动作捅出去,或者是破坏掉,她之前费的那些心思,就全是白搭。何况,周太后还有娘家人,朱见深可以给母族封爵,之

    后就也可以问罪。

    最后,周太后只能是偃旗息鼓,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儿媳妇,她也只能是眼不见为净。

    苏茵也没想着要如何讨好周太后,婆媳两个保持表面上的客气,面子上不出岔子就行了,真要是要表演个婆慈媳孝,大家都尴尬。

    做了皇后,朱见深和苏茵依旧住在西苑,现在朱见深有钱了,干脆就在西苑另建了宫室,连着听政理政的宫殿都建了,还按照苏茵的玩笑,取名为正大光明殿。

    然后叫下头人比较崩溃的就是,西苑有了宫殿之后,这就成了一个标杆,大家很快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跑到西苑来的,明明有内阁阁老的值房,但朱见深就是给区分了开来,同样是当值,但朱见深看重的人,就在西苑当值,不喜欢的

    人,你还老老实实留在原本的值房吧!至于有事的话应该怎么办?那就到西院门口求见,至于皇上有没有空见你,在什么地方见你,那就是另一回事。

    苏茵做了皇后之后,也开始改良宫中制度,不再只从民间采选宫人,皇家有许多皇庄,皇庄里头自然是有许多佃户的。以后宫里的宫女就从这些佃户里头选。十二三岁进宫,然后普通的宫女二十岁就可以出宫嫁人,这就跟寻常富贵人家的家生

    子一样。而有一技之长的,就是女官,有着品级,她们就不用担心娘家或者是婆家借着孝道或者是婚姻剥削她们的劳动力,而能挣钱的女子,放哪儿都很抢手。

    苏茵对外也说得冠冕堂皇,往年在外采选,难免有扰民之事,而且,叫宫女长期留在宫里,也容易滋生怨气,所以,缩减宫女在宫中执役的年份,教导她们可以赖以谋生的能力,不比将青春年华全耗费在深宫之中。

    苏茵在跟朱见深商议之后,私底下还许诺,宫中的女官到了成婚的年纪,若是家里没个主张,宫里可以帮着保媒,保媒的对象其实就是天子亲军中的一些中下层军官,主要就是锦衣卫。婚事若成,宫里也可以帮着准备一份嫁妆。

    这其实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但却很能拉拢人心。

    而对于太监,苏茵就是将皇庄的一部分收益,直接划拨出来,作为年老太监的养老之资,当然,要是他们自己也有积蓄,肯定日子也能过得更好就是了。

    出于保护绿化的想法,苏茵还将京城附近几个都快要被人砍秃了的山头给买了下来,以后这里就作为太监们的墓地所在了,从现在就开始叫人在山上植树,以后这些太监的棺木就从这山上出,当然,砍一棵,你得补五棵,免得叫以后得人没了

    出路。

    苏茵这样的政策,算得上是德政了,宫里一帮太监个个感恩戴德,听说苏茵花钱叫人去山上种树,许多太监还自掏腰包,采买各种树种,一些大太监更是准备早早将自己将来要用的寿材用树种下去,又悄悄请风水先生点了吉穴,他们这辈子卑

    贱残缺,还是得选个好木料下葬,下辈子好投个好胎,不要再做太监了!

    一来二去,宫里也就没人再议论苏茵了,谁敢说苏茵的坏话,那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

    拉找好了宫里的这些宫女太监,算是稳住了大后方,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想要对宫里下手,主要还是要通过这些宫人,如今这般,算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隐患。即便日后还有吃里扒外的,但却只是个别,只要制度足够严密,提防起来就容易得

    多。

    朱见深瞧着苏茵这个皇后做得颇有章法,也是感到高兴,甚至挺得意自己的眼光,大明开国以来,好几个皇后都号称是贤后,但有像是自家皇后这么能干的吗?如今周太后再念叨起来,朱见深就能理直气壮地表示,皇后有德,故而立之。周太

    后对此只能是无言以对,因为她就是那种无甚才德的,就是凭着长得漂亮,能生会生才有了今日。

    皇后娘家得力,万家人谨小慎微,也没有欺压良善之举,而周家呢,被封为庆云伯之后,就开始飘了,或者说,在这之前,就有不少不法之事,无非因为是太后娘家,其他人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如今得了封爵,周家那真是各种跋扈,追着朱见

    深要赏赐,还在外头敲诈勒索商人,为了羊毛生意的事情,差点就在宫宴上撒泼打滚,只将朱见深气得不轻。偏生周太后还一直护着,朱见深能如何?只能私底下给周家擦屁股,免得闹得民怨沸腾,倒霉的还是老朱家。

    当然,周太后心里头也不肯这样想,她觉得是朱见深对皇后娘家太厚,又是给人家机会立功,又是赏赐世职田亩,听说羊毛生意,万家就占了大头,这也是为什么周寿各种闹腾的缘故,他觉得是朱见深把本该分给其他外戚的利益都给了万家。

    却没想过,万家就是占了个名头,分了一小部分分红,大头都是上交了内帑的。而要是落到周家手里,朱见深屁都捞不到。

    至于外朝那边,对苏茵的看法就比较复杂,许多人已经打听到,新式的纺织机那其实是皇后带着人搞出来的,要是外头哪个女子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些大臣能立马在朝堂上把人夸到天上去,叫朝廷褒奖。因为他们都能从中得益,给一个女子一

    点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如今是皇后,还是他们觉得其实有些不太配坐后位的皇后,他们还得花大价钱采买这些纺织机,所得的利润就要少很多,这叫他们怎么说得出奉承话来呢?所以,大家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朱见深瞧着如今自己说话有了份量,就找了个人试探性地在朝堂上提出重开海禁,立马就被喷得差点自闭,他气哼哼地回了内宫,对着苏茵就抱怨起来。

    朱?椽过了五岁,就开始读书,朱见深给他选了王越、商辂等人做老师,所以,如今能在苏茵身边的时间比较少,倒是朱?柯如今还住在苏茵宫里头,这会儿正玩着一架小水车。

    苏茵听到朱见深愤然的模样,便问道:“非要朝臣同意,才能出海吗?”

    朱见深点了点头:“之前的宝船已经不能用了,制造宝船,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大的,朝臣不同意,宝船就早不起来,自然没法出海!”

    苏茵笑道:“皇上如今手里又不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