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朱见深也没有忘记,苏茵搞出这事来是为了扬名,但这个可以等到羊毛织坊搞出来之后再说,免得一帮神经病一样的大臣又在那里叫嚣什么奇技淫巧,与国无益。嘿嘿,只要他们捞不着利益的,那都是奇技淫巧!
苏茵毫不怀疑朱见深的决心,她既然有心帮助朱见深,自然不光是搞这些。或者说,苏茵才知道多少东西,很多东西,她就知道一个原理,也没看过实物,连图纸都没见过,所以,现在需要的,其实是让朱见深更加重视工匠,另外就是,在时机成熟
的时候,重启下西洋的行动。
中原看着大,但这么多人口,很多地方还都是穷山恶水,几乎将能开发的地方都开发遍了,偏生对于自然的过度索取,又很容易造成各种自然灾害。你围湖造田,到了多雨的季节可能就会遭受洪水倒灌,你开垦山林,那么泥石流也会教你做人。
原本繁荣的长安为什么后来再也没能成为国都,不就是因为大家将周围的树都砍光了吗?甚至,北边的蒙古人如今也在面临过度放牧的恶果。
在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前,中原这块土地是承载不了太多人口的,哪怕没有土地兼并,其实也是一样,何况,你想要让那些人不再兼并土地,这跟指望猫不偷腥有什么区别,所以,才有王朝周期律之说。想要打破这一点,那就得发展
生产力,另外就是,对外求取!
可惜,因为当初太宗皇帝搞下西洋根本没叫一干士绅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让他们原本的走私行为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所以,太宗皇帝一死,大家就以劳民伤财为由,齐心协力阻拦再下西洋,宣宗也算是有能力的人了,结果前脚才想要重启下西
洋之事,后脚就病死了,留下孤儿寡母的,英宗后来那般,跟这事也有关系。
如果说朱见深只是中人之姿,苏茵肯定不提这些,她随便拿出点技术出来,完全可以缓解此时的社会矛盾,至于以后如何,与她有什么关系。
但架不住朱见深实在对她太好了,弄得苏茵都觉得自己不帮他成为圣君,都有些对不住他那一片心意。
当然,朱见深本身也是极有能力的人,而且颇具胸怀和志向,他是真的想要拨乱反正,再造大明的。如今距离永乐年间还没有过去多少年,像是之前被杀的于谦,本来就是永乐年间的进士,朱见深也曾听人说起过永乐年间的繁盛,那是真的万
国来朝,而就因为自家父皇发了一回昏,在土木堡几乎就将大明的泰半基业就给葬送了去,以至于如今的大明,一些撮尔小国都敢不放在眼里了。
当然,土木堡之变的根源朱见深其实也有些疑惑,要是土木堡在九边之类的地方也就算了,实际上土木堡距离京城也就是几十里地,这里头没有猫腻才怪!偏生大军还有勋贵中的又能之人都被葬送在土木堡,哪怕大家心中有些疑惑,最后也只
能将罪名都推到王振身上。
朱见深正是因为这些,根本信不过那些文臣,实际上,英宗杀于谦,除了于谦力主拥立朱祁钰之外,多半也有类似的猜测!毕竟,当初的事情发生,文臣几乎是最大的受益者,于谦未必真的全然不知情。
朱见深对外没有吹嘘苏茵改良纺织机的意思,就是吹嘘苏茵节俭,带着宫中宫女亲自纺织,节约用度之类。
这种话外头还挺信的,毕竟,这几年宫里头流出的棉布和丝绸尺幅大,又非常细密,在外头挺受欢迎,听闻居然是贵妃带着一众宫女亲自劳作,不免很是感慨。当然,也有人暗搓搓地指责宫里头与民争利,你们都是皇家了,享受国家供奉,居
然还要跟下头那些小民争那点蝇头小利。
对于这种话,朱见深是根本不听的,这些人最是会嘴皮子功夫,什么话到了他们嘴里都是他们的道理,你要是信了,你就输了!
朱见深如今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他借着扫平了建州女真的事情威望大涨,然后就开始叫锦衣卫和东厂合作,在草原上收购羊毛。之前苏茵的话就是个提醒,朱见深之后便叫人仔细研究了毛纺的事情,发现想要让制造出来的羊毛料子没有味
道,手感好,那就得先将羊毛进行清洗,成本比较低的就是用石灰水,但就算是石灰水,那也需要水啊,还得是大量的水,而北边很多地方吃的水都不够呢,拿来洗羊毛,这也太奢侈了。
所以,想要搞这个,就得找个水源充沛的地方,东厂锦衣卫的人找来找去,最后选中了河套。但河套此时还在草原各族手里,或者就算是不在,那些人也会时不时过来劫掠一把。之前朱见深觉得可以缓缓图之,但面对羊毛的巨大利益和羊毛对
草原可能造成的影响,朱见深觉得,该尽快将河套收回来了。
每当遇到这种事情,朱见深就忍不住想要蛐蛐自家父皇,这位这么多年来,给自己埋了多少坑啊!等到收复河套之后,便开启移民实边活动,羊毛生意也要搞起来。如果说之前朱见深想要将这个利益抓在自己手里的话,如今他却想着用这个利
益绑架朝中重臣。
要知道,朝堂上不是谁都想要收复河套的,三主政的时候当年就想要将那里丢掉,无非最后没成功一样,如今也有人觉得经营河套劳民伤财,说白了丢了河套,倒霉的是住在附近的百姓,跟朝堂上这些大臣有什么关系,他们很多就是出身江
南,对于北边一向是瞧不起的。
而若是看到了收复河套之后的利益,那些人自然又是另一番说辞了。
因此,朱见深直接在朝堂上拿出了一匹毛呢布料,这玩意虽说不像是绒褐一样柔软,甚至摸起来还有些粗糙,但是料子厚重挺括,用来做冬天的外袍斗篷之类,那是正好。朱见深趁机为苏茵扬名,表示贵妃见宫里织女织造绒褐的时候,弃羊毛
只选羊绒,不免觉得浪费,因此,便精心研究出了羊毛的处理织造方法,织出了这样一匹毛呢来。
别说是古代了,就算是现代,纺织业都是挺赚钱的一桩买卖,古代没有化学纤维,都得靠各种天然纤维。棉花还是大明一统天下之后才开始大规模推广的,在这以前,有钱有势的人穿丝绸,普通百姓只能穿麻衣,那会儿也有棉布,但那是木
棉,产量很低,根本没法推广。
这突然多出一样可以大规模纺织的天然纤维,在场的人只要不傻,都嗅到了金钱的味道。毕竟,其他地方可能羊毛不多,但草原上漫山遍野都是羊毛啊!
结果朱见深一句:“可惜就是,买羊毛或许容易,可是加工起来却是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水源,但北方缺水,要是千里迢迢运到江南去织造,成本就太高了!”
朱见深一说,一帮聪明人看了一下地图,很快也想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