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7、万贵妃3  娘娘只想寿终正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河套上头,之前还喊着收复河套太花钱的几个人这回不吭声了。只要羊毛生意搞得好,收复河套的那点银子算什么。

    只是,朝廷花钱收复了河套,那这羊毛买卖,总不能全被皇家占了吧!一些人一下子就心热了起来,江南那些织造商人,一个个即便比不得那些盐商之流,也差得不远了,多几台织机,那就是细水长流的财源。

    朱见深其实就是打算用更先进的纺织机碾压这帮家伙,他信不过别人,因此先将万家提了起来,万家找了个白手套,很快就开始搞起了布匹的买卖,就等着回头顺理成章插入到这一行里头。

    大明体量在这里,只要上下同心,想要成事真的不难,以前成不了无非就是大家利益不一致,干点什么事情,都有许多人拖后腿罢了。如今钱景明朗,谁这个时候要是拖后腿,那将来流水的钱财肯定就跟自己无关了。

    因此,之前被各种弹劾指责的王越再次被启用,抚宁侯朱永算是如今勋贵里头硕果仅存的擎天巨柱,自然也得披挂上阵。实际上,各家勋贵其实也各有想法,之前那匹毛呢已经迷花了不少人的眼睛,他们这些勋贵,之前因为土木堡之变,长辈

    死得多,以至于如今勋爵里头,居然好多都是外戚,就是在锦衣卫里头弄个虚职混日子。至于捞钱嘛,他们还停留在吃空饷上头,而且胆子也不算大,没到后来那样夸张的地步。如今有个现成的机会捞点军功,还能分润到之后的利润,一个个都来

    了劲。

    朱见深也是冷眼看着,文臣不可信,勋贵也未必可信,但比起文臣来说,还是要强一些,别的不说,真要是让勋贵的脊梁骨一直这么弯着,大明又要如同前宋一般,重文轻武,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西苑,看到苏茵正看着宫人带着自己的长子学走路,不免笑了起来:“这时间过得真快,咱们儿子都能走路了!”

    苏茵笑道:“都一岁多了,要不是之前穿得太多,行动不便,早就该学着走了!”

    朱见深才过来,小家伙就来了劲,跌跌撞撞地就往朱见深这边走,朱见深赶紧往前走了两步,将一头扑到自己怀里的儿子抱住了:“嘿,又重了!”

    苏茵问道:“孩子都一岁多了,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呢!”

    朱见深笑道:“朕瞧着礼部起的名字都不怎么好,如今正挑着呢!”

    苏茵听着朱见深这般言语,便是笑道:“那皇爷可得多放在心上才是!”

    朱见深抱着小家伙,然后拉着苏茵一起坐了下来,小家伙觉得有意思,挣扎着从朱见深怀里爬出来,然后坐在两个人之间,左看看右看看,乐得嘎嘎直笑。

    朱见深笑吟吟看着,嘴里又说道:“朕想着你几个弟弟也算能干,这次收复河套,叫他们也跟着去吧,回头有点军功,到时候封爵的话,旁人也不会有什么闲话!”别说什么不要任人唯亲的话,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任人唯亲,因为只有亲

    才信得过,你再贤,结果跟我又不是一条心,那有什么用!朱见深要用外戚,肯定是不能选王皇后的娘家人的,自然是万家人更靠谱一些。

    苏茵忙说道:“全凭皇爷做主,就怕他们不堪用,回头丢了皇爷的脸面!”原身进宫的时候,几个弟弟还小,苏茵也没多少印象,不过朱见深明显是叫他们过去镀金的,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呢?

    收复河套的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蒙古太师毛里孩被打得丢下了几十万头牛羊抱头鼠窜,定居在河套地区的鞑靼部落要么被杀,要么被驱逐,河套地区终于重新回到了大明手中。

    前脚收复了河套,后脚朝廷就开始迁徙荆襄地区的流民填充河套,又在边境上设置边市,向草原牧民收购羊绒和羊毛,大量的工坊也跟着建造起来。

    因为怕蒙古鞑靼瓦剌眼红羊毛生意的利润,因此,这回没人喊着劳民伤财了,在河套那边大量驻军,这边本来土地就肥沃,要不也不会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如今移民开始垦荒种粮,以后这边不仅不需要朝廷千里迢迢运送粮食,还可

    以向其他地方提供粮食。

    而只要与外界有着频繁的贸易交流,也就不用担心河套这边失去控制。

    万喜在这次收复河套的时候走了狗屎运,竟然俘获了十几个蒙古贵族,还砍掉了几个鞑靼部族首领的脑袋,又收获了几万头牛羊,这般军功,已经足以封爵了。如今明眼人都知道,万家要发达了,因此,一帮人也愿意帮万喜抬轿子,在上报军

    功的名册上,把万喜的名字就排得很靠前。

    朱见深看了大喜,之后封爵的时候,直接将万喜封为平西伯,不过没有发世券,也就是说,这个爵位是不能世袭的,不过,这个爵位已经将万家算是抬入了勋贵的行列,从此,大家就不能拿着苏茵的出身说事了!毕竟,其他外戚,那都是靠着

    裙带关系封的爵,万家这个爵位,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含金量差得远了!

    其他众人也都有封赏,这也罢了,关键是之后的利益分配。这次勋贵集团也算是齐心协力,因此,朱见深大手一挥,将收购羊毛的这部分利益,给一帮勋贵分了。

    而文官也没觉得吃亏,不管什么时代,卖原材料能挣的钱都是有限的,关键是附加价值。文官们手里掌握着“先进”的纺织技术,要知道,从知道毛呢的存在之后,江南那边就开始加班加点研究羊毛纺织技术了。南边本来纺织业就非常发达,很

    快就将里头的技术难关都给搞明白了。羊毛纤维除了比棉花纤维粗一些,其实还更长,纺线难度并不算高,既然能纺成线,那就能织布。

    而朱见深通过万家扶持的那一家商人,也暗搓搓跑到河套,开了一家织场。

    织染局那边在苏茵的提示下已经搞出了多锭纺纱机,如今还在研究如何用水力为动力的卷轴纺纱机,反正河套不缺水,用水力更省事。

    多锭纺纱机跟飞梭织布机堪称绝配,起码在这个以手工业为主的时代,是降维碾压的。

    朱见深没有打算让外头知道这些机器是从宫里出来的,而是拐弯抹角地直接以机器为股本,叫那家商人以此为缘由上交利润。到时候要是消息外泄,那就逼着其他织坊接受机器入股,也可以高价买机器。至于对方会不会自己仿造,这种事情其

    实也是免不了的,但到那个时候,织染局更新的技术也差不多该出来了。

    朱见深算术不差,稍微一算,就心潮澎湃起来,忍不住跟苏茵说道:“之前委屈贞儿了,等回头,朕就在西苑再给贞儿修建一座宫殿!”他又琢磨着,之后要是册封皇后的话,排场也要大一些,毕竟,前头都两个皇后了,明明自家贞儿是先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