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十章 史馆  晚唐浮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同光全书已经开始修订了,邵树德全程关注、指导。

    第一批入选的是长安、太原两地的藏书。

    前唐之时,在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三地置宫殿,收藏档案文籍。

    安史之乱后,洛阳藏书大部散佚。黄巢、秦宗权之乱后,几乎损失殆尽。

    长安藏书有部分散佚。

    相对而言,太原藏书是损失最小的。

    大夏开国之后,就开始勘误、校对、誊抄长安、太原的书籍,以实洛阳藏书“五老”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长安抄书。

    随后,赵匡凝、王师范、谢彦章等人献藏书四万余卷,又誊抄一遍。

    其他降人有样学样,觉得这样能搏得圣人欢心,一时间献上了许多书籍。

    尽管武夫们不太喜欢收藏书籍,献上来的书也多有缺损,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极大丰富了朝廷的库藏。

    互相印证、勘误、校对之后,倒是补完了不少书籍,随后各自誊抄一部分,发往四京收藏。

    可以这么说,相关的工作在十多年前就展开了,不但新誊抄了一份存于洛阳,就连北京、南京、西京三地都有校对过的抄本。

    但这些书籍,对于邵树德的胃口来说还远远不够。

    他要编的是百科全书,虽然不是每本书都有资格入选,但基数肯定越大越好。

    就目前而言,同光全书进度最快的还是经书、史书类。

    这类书印刷量大,民间收藏多,不容易彻底失传,勘误、校对一番后,便可录入同光全书内,作为目录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收录书籍时,不光原本收录了,很多衍生版本也作为原本下面的附录收藏了进去。

    比如,经书有注释类,这些就收藏了。

    史书有史评类,如果水平够高,也收藏了进去邵树德评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后汉书之类,就觍着脸收录了进去。

    当然,不光是以前有的史书,国朝编纂的史书,在杀青后也会录入同光全书。除还在编纂的唐书是正史外,载记类割据政权史书也会录入

    这一日,邵树德来到中书省下辖的西京史馆,视察载记类史书编纂进度。

    渤海国记、契丹可汗志、回鹘春秋、南诏实录长和附、喀喇沙见闻

    “这些地方的书籍、档案,可都已经运回来”邵树德随意翻看了一下,问道。

    “陛下,一应书籍皆已运回。”站在他面前的是史官韦说,原太子宾客,因屡进谗言,为皇后所恶,打发到了西京史馆,负责编撰史书老实说,太子还是厚道的,这个结局不错了。

    “南诏藏书多吗”邵树德问道。

    “不多。”韦说答道“南诏无文字,精通汉文者固有,但多为朝堂大员,没太多工夫编史。臣等找寻了一些被记录下来的君臣问对,编纂了这份南诏实录。”

    “契丹、渤海呢”

    “契丹更少,只有一些神神道道的用回鹘语、汉文写下的东西,前后矛盾,错漏百出。臣等通读数遍,再推理印证,写了一些。后又访寻契丹降人,记录其族中故老传说,勘误之后,定为契丹可汗志。大致也只能到这种程度了。”

    邵树德了然。

    把契丹历代可汗的世系、生卒年、子女情况以及他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完善起来,已经是能做到的极限了。也亏得过去的时间不长,很多东西没来得及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故能多写一些。

    若百年后再来做这件事,恐怕只能写薄薄一册了。

    “回鹘的情况差不多。他们自己记录了一些,早年用突厥文,后来用回鹘语,不过听闻也散佚颇多。且其历法与中原不同,记录时多有夸大、歌颂之语,不符合国朝修史的原则,故剔除了一部分。”韦说继续说道“到最后,只能把历代可汗、可敦的事迹编纂出来。又挑了些回鹘名人、历年大事录入,成书之后,定名回鹘春秋。”

    “疏勒那边,几无书籍。西迁之后的回鹘,更无记录习惯。故臣等直接录用起居舍人刘朐所写之喀喇沙见闻录。”

    刘朐这么空邵树德满脑子问号。在编写起居录的同时,居然还抽空写了本喀喇沙见闻录

    韦说小心翼翼地看着邵树德的脸色,见他不语,又补充道“史馆已派人西行,遍访疏勒耆老,争取增补一些内容。”韦说又道。

    “可。”邵树德同意了,又道“从各处搜罗回来的原始材料,全部校对、誊抄一份,发往四京,妥善保管,不得外泄。各番邦故国的史书,以国朝编纂的这几本为准。”

    虽说把他们的各类书籍都收走了,等于断了文明的根。但说实话,这根本来就不怎么茁壮,也未必能保住。同光全书帮各国勘误、校正史籍,对他们而言,其实是了不得的事情了,至少后世能通过这些只言片语来了解祖先的过往南诏的很多历史,都是通过唐人编写的南蛮来了解的。

    “臣遵旨。”听了圣人的要求后,韦说了然,立刻应道。

    “名人轶事、传记类,谁负责的”邵树德又拿起一本唐才女传,问道。

    “陛下,此为臣编修。”前太子詹事、现史官崔协立刻上前道。

    他与韦说一样,得罪了皇后,处于发配的境地。

    “这书编得有意思。”邵树德面无表情地说道。

    书中提到了封氏姐妹。说她们的夫君皆死于巢乱,家财一空,无法下葬。时圣人率大军杀贼得胜而归,路遇二女,跪伏于地,因问之。

    封氏姐妹同声曰“我弱不能复仇,君杀贼累万,天下景仰。君诚为我致二柩葬故里,请事君子。”

    “帝聘之。绚曰不可,乃自请为妾。”

    邵树德暗道春秋笔法就是厉害,不知道历史上多少事被这般修饰糊弄过去了。

    大封算是半强迫,小封是被他强暴的,彼时她的夫君还未死,结果到了史书上,居然写成这样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