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菁菁更加希望在进入官门之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能够有更多的施展空间。
起码他们知道老百姓希望获得什么,而不至于想当然。一句为你好,害了一堆老百姓。
叶菁菁说完了新移民的问题,又拿红旗渠举例子。
众所周知,红旗渠的总技术员,那位牺牲的吴同志只是一位中专生。
换一个地方,他大概率不可能成为一项这么重大的工程的总技术员。
但是对于当时的林县来说,他就是专家。所以他才能够挑大梁,顶起了一项伟大的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60-268(第5/17页)
她的话题七零八落,似乎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潜移默化地向大家灌输一个观念:那就是,回国吧。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你们身处其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发展。
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和谐统一。
叶菁菁的口语课持续了近20天,等到美国的老师过来后,她才功成身退。
是真的退下,她没兴趣继续上英语培训班,她的研究生论文还没写完,她还要赶在出国留学前,拿下两个硕士学位呢。
美国老师颇为好讲话,给她进行的口语和听力测试之后,就直接表示OK,她是优秀的毕业生,没必要继续在这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
但教育部觉得,她这样直接提前结束英语培训,好像也不太合适。
因为英语培训的内容不仅仅训练准留学生们的英语能力,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尽可能了解美国文化,这样大家出去了不至于没办法跟人沟通。
于是经过一通讨论之后,叶菁菁的行程就变成了一个月去培训班报道一次,好综合判断情况,要不要赶紧补课。
这个决定呢,黄为民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因为叶菁菁确实是个相当能搞事的人,她会不停地提出要求,而且追着催促解决。
比如说留学生在国外的开销问题,这些年的规矩都是他们获得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必须得上缴,然后再给他们发生活费。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关部门认为这种奖学金和助学金也是一种工资。
留学生既然是公费,那么他们挣的钱,当然肯定得交给国家。反正国家已经给你发足了生活费。
叶菁菁听了就认为不行。
在国外的开销,你不能按照国内的想法去看待。光给房费,吃饭的钱,就以为留学生不需要其他开支了,那不可能的。
最基本的一条,外国大学小组讨论非常常见。然后这个小组讨论的地点,并不局限在学校教室里,它常常是咖啡馆甚至酒吧。
你进去难道不消费吗?你囊中羞涩,不敢进去,那你还怎么进行小组讨论?
除此之外,去外国朋友家做客,你难道不准备点礼物吗?
这种杂七杂八的开销,是国内的政府官员很难想到的。因为后者已经习惯了一切由公家包了,好像自己根本不需要花钱。
叶菁菁是吃不了苦的,她跟教育部据理力争,最后居然还真直达上听,把他们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吵回来了。
新一批走的留学生,在国外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不需要再上缴了。
黄为民都感叹,时代到底不一样了,还是现在的年轻人胆子大。之前的留学生难道过得不拮据吗?
他就知道前几年去英国留学的一位老兄,因为实在受不了一天只有66便士的生活费,根本就不够吃饭;同意提前回国了。
除了跟教育部吵之外,叶菁菁这个刺儿头还跟美国教师辩论过。
美国老师认为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觉得这是一种文化劣势。
结果叶菁菁直接反驳了。
她的理由是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哪怕碰上天灾人祸,需要迁徙,也是一个族群共同行动。
这就导致了中国人周围的人,都是他(她)认识的人。
在这种稳定的环境中,你是什么根底,别人都一清二楚。
你如果说话不算话的话,那么你会被嘲笑。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言而无信。
长此以往,中国人说话就普遍谨慎。不是他们缺乏表达能力,而是他们认为自己如果不能保证百分百做到的事,那么他们绝对不会开这个口。
她还讽刺了一下欧美国家的政客们:“想必总统首相本就没有这个烦恼,他们竞选的时候什么牛都敢吹,什么话都敢说。做不到,也没关系。”
结果美国老师被她说服了,还哈哈大笑,认为很有道理。
好在叶菁菁也不是光跟人吵架来着,她还提出了不少切实的建议。
比如说大家出国以后,最好把时间精力尽可能花在学业上。不要为了省五毛钱,走路个把小时不坐车。也不要为了省下使用洗衣机的钱,花费几个小时来洗衣服。
没意义。
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不应该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再比如说,她建议大家集体去食堂学做饭。因为大家长着中国胃,未必受得了白人饭,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身心愉悦,适当掌握厨艺是很必要的。
所以,原本计划吃一辈子食堂,将君子远离庖厨进行到底的谢广白大夫,居然稀里糊涂间就学会了卤猪脚和卤猪头肉。
在他们的成品获得了美国教师的认可之后,大家一致把它们加入了必会菜单。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