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连老天似乎也不帮李轨,西凉境内发生了大饥荒,本来就地瘠人贫,加上天灾人祸。
西凉的经济立即崩溃了,甚至发生了人吃吃的惨剧。
李轨毕竟是乡绅进阶而来,他展示了一贯的乐善好施的作风,倾尽家财,救济灾民,但他私家的积蓄,也只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解决实质的问题。
于是,李轨想动用公家的资源,开仓济民。
李轨虽然是个好人,但他可能并不是个好皇帝。
曹珍等人毕竟也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居民,对于脚下的土地和人民,怀有非常朴素的感情。
他们赞同李轨的提议,诚心附和说道;“国以人为本,本既不立,国将倾威,安可惜此仓粟,而坐观百姓之死乎?”
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损己利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
至少隋朝旧有的官僚,就表示反对。
隋朝的义仓制,其实在隋朝设立之初,就是为了防备灾害的发生,可以临时救急用。
但这个制度,由刚开始时的自愿缴纳,到后来固定成了一种必须缴纳的税收,而它的作用,也从刚开始时备灾救灾,变成了政府的私产。
以至于即使到了大灾之年,皇帝依然惜财,即使看着谷子在仓库发霉,也会坐视百姓活活饿死,不愿意开仓放粮。
隋朝的官员深知其中的弊端,但不放仓济民,早已在隋朝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和应对的方法。
因而,旧隋的官僚将那一套照搬过来,其实他们深心之中,或者也希望李轨的政权尽快失去民心,而步隋朝的后尘。
从心底里来说,他们不服李轨,也愿意看他的笑话。
从行动上来说,他们没有任何节操,早就在暗中投降了以安修仁为首的胡族势力,二股势力互相勾结,希望掌握李轨一朝的大权。
家贼难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