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三章姜瓖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济宁之战。

    黄台吉暴死于阵中,使得正黄旗陷入崩溃。

    内大臣遏必隆、锡翰、布延、塔瞻等一众清廷高官,皆在混乱的厮杀中阵亡,或力战而亡,或毙于流铳,无一幸免。

    正黄旗固山额真拜音图背负着...

    正月十五,元宵夜。台北港湾千灯浮动,百姓以竹篾扎成巨龙,内置煤油灯,沿岸蜿蜒如星河倒泻。赵廷芳未赴宫宴,独坐灯下批阅军报。自腊月以来,北方密信不断,顾嗣源已联络七名京官暗中盟誓,愿在春分之日献城。然情报亦显示,清廷宗室正调集蒙古骑兵南下拱卫京师,同时命陕甘总督勒克德浑率三万精兵东进,意图夹击山东义军。

    “他们怕了。”林景昌拄杖入室,须发沾雪,“怕的不是我们的炮舰,是人心散了。”

    赵廷芳吹灭烛火,换上一盏电石灯。这是高雄工坊最新试制的照明装置,光亮如月,可燃六时辰。“你说顾嗣源会真心归顺?”

    “他不会为‘忠’而动,但会为‘存’而降。”林景昌缓缓道,“多尔衮死后,两白旗与两黄旗争权不休,礼部早已失势。他若不寻外援,迟早被清算。我们只需让他相信??投诚之后,仍能保全身家性命,甚至跻身新朝议政之列。”

    赵廷芳点头:“那就给他一颗定心丸。”提笔拟令:命台南医学院紧急调配二十箱奎宁、十车棉布,伪装成商货经朝鲜海路运至天津,由顾嗣源亲信接收,并附密函称“药品专供贵府眷属防疟,余者任君处置”。此举既示诚意,又使其与清廷彻底割裂??一旦事发,便是死罪。

    二月初二,龙抬头。郑成功所部已完成浙东集结,两万五千大军隐于舟山群岛各渔村之中,每日操练登陆突袭战术。新式“跃鲸”级登陆艇亦告完工,每艘可载三百士兵或两门山炮,底部装有可收放铁轮,能在滩头自行推进百步。萧婉儿亲率“海燕九号”潜行至宁波外海,绘制水文图志,发现镇海要塞西侧有一处潮沟,退潮时仅深三尺,足以让轻装部队涉渡绕后。

    与此同时,深蓝特勤队奉命重启“拾遗”后续行动。因首批硝石提炼顺利,军工系统已着手研发高爆弹。周砚秋再度领命,率“潜龙三号”北上琉球海域,搜寻当年被台风击沉的葡萄牙武装商船“圣玛利亚号”。据荷兰俘虏供述,该船曾运载大量硫磺与铜炮,极可能尚未完全腐蚀。

    航行途中,潜艇遭遇罕见磁暴,罗盘失灵,被迫浮出水面校准方位。恰在此时,?望员发现远处海面漂浮着数具尸体,身着清军号衣,胸口烙有“逃”字。打捞后验明,竟是福建绿营溃兵,试图驾小舟偷渡台湾投诚,途中遭风暴覆没。其中一人怀中紧攥一封血书:“吾等不愿再杀同胞……愿为共和前驱。”

    赵廷芳闻讯震怒,下令将尸体厚葬于鼓浪屿烈士陵园,并亲自撰写碑文:“无名战士之墓??你们逃向光明,便已是英雄。”随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启动“破晓计划”:即不再等待春分,而是于惊蛰前后同步发动三大攻势??浙东登陆、福州总攻、京津策反。

    三月初五,惊蛰雷动。第一声炮响来自厦门胡里山炮台,二十四门新铸克虏伯重炮齐射,轰击金门料罗湾的清军补给基地。火光映红半个海峡,守军仓促应战,却见海面雾气弥漫中,数十艘黑影疾驰而来??正是黄斌猎骑兵改装的“鬼舟队”,船上无帆无桨,靠小型蒸汽机驱动,甲板覆盖草席伪装渔船,实则满载炸药与燃烧弹。

    短短两个时辰,清军三座粮仓、两座火药库尽数焚毁。消息传开,福州梁化凤大骇,急调乌龙江驻军回援,却不料正中圈套。郑成功主力趁机强渡闽江口,在长乐梅花镇登陆成功。当地民团早接《归义盟约》,连夜拆除鹿砦、指引道路。清军尚未列阵,便遭猎鲨快艇侧翼突袭,旗舰“威远号”被鱼雷击中锅炉舱,当场爆炸沉没。

    战至天明,福州外围防线全线崩溃。梁化凤欲焚城退守内陆,却被亲兵挟持出城投降。三日后,郑成功率军进入福州城,百姓夹道相迎,孩童捧茶敬水,老翁跪地痛哭:“王师终至矣!”

    同日,宁波方向亦传来捷报。郑军借涨潮之夜发起总攻,跃鲸艇群冲滩成功,三千敢死队攀城而上,先夺镇海要塞,再断甬江浮桥。清廷浙东提督常恩自刎于衙署,残部四散奔逃。不到十日,宁波、绍兴、杭州相继光复,江南震动。

    而最令人瞩目的,却是京津之地的悄然变局。

    三月初八,北京城内突发瘟疫谣言,街头巷尾传言宫中已有嫔妃染疾,摄政王责令封锁九门。实则乃南洋情报组散布之计??以炭疽粉末混入贡梨 shipments,再由潜伏太监放出风声。人心惶惶之际,顾嗣源联合十二名文官联名上奏,请皇帝下诏“修省求安”,实则暗讽朝纲崩坏、天怒人怨。

    初三夜,一道密令自紫禁城西华门传出:赵廷芳亲批“启钥行动”正式执行。两艘改装渔船自旅顺出发,搭载深蓝特勤队三十人,携带无线发报机、毒药胶囊与伪造印信,潜入天津塘沽码头。队员化装成俄国皮货商随从,混入市井,迅速与顾嗣源心腹接头。

    三月十二日凌晨,彰义门外响起三声鸦鸣??约定信号。城内巡防营突然哗变,数百名汉军旗低阶军官砍杀满洲佐领,打开西直门迎接外军。然而就在此刻,埋伏已久的镶黄旗骁骑营杀出,火枪齐射,叛军伤亡惨重。顾嗣源被困府邸,急派幼子缒城送信:“事泄!速决!”

    赵廷芳当机立断,下令山东义军提前起事。原定为牵制兵力的小股游击,骤然升级为全面进攻。三万农民军手持土铳、大刀,围攻德州兵站,烧毁军械库,切断京杭大运河漕运。与此同时,南洋空军试验营首次出动??五架“苍隼”型热气球搭载燃烧弹,自渤海湾升空,借风力飘向北京近郊,点燃丰台马场与卢沟桥粮栈。

    烈焰冲天,京师大乱。蒙古诸部误以为明军主力压境,纷纷撤回草原观望。清廷中枢瘫痪,摄政王连发七道勤王诏,竟无一路响应。

    三月十八,晨雾未散。一支千人轻骑自山海关方向疾驰而来,旗帜非清非明,而是蓝底金星??乃赵廷芳亲训多年的“龙骧近卫军”,由副将陈泽统领,昼伏夜行穿越辽南,绕道热河突袭密云。

    十九日黎明,北京城头换旗。

    顾嗣源在两名死士护卫下冲出宅院,亲手点燃宣武门火药桶,巨响震塌半边城墙。陈泽率部突入,与残清军巷战六时辰,终控制皇城四周。当日午后,一面巨大的中华共和联邦国旗在正阳门城楼升起,电报瞬间传遍全国:“京师光复,社稷更始!”

    然而胜利背后,阴影未消。

    四月初一,赵廷芳乘“海龙Ⅳ型”旗舰抵京巡视。当他踏上正阳门箭楼,俯瞰这座千年帝都时,只见宫阙巍峨依旧,街巷却满目疮痍。饥民聚于东单牌楼啃食树皮,前门大街横陈饿殍,几名士兵正用刺刀驱赶乞讨孩童。

    “这就是我们要救的江山?”他低声问。

    林景昌站在身旁,咳嗽连连:“器物易得,人心难塑。推翻一个朝廷只要几个月,可建成一个新世,需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代人的血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