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3章 客串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打算把南乡学堂改成皇家学院。” 
    虽然丞相目光如炬,但冯刺史稳如老狗,至少表面是这样的。 
    实际上,以天子的名义招镇守边疆的大将回来,就算这是天子的意思,也要通知丞相府。 
    “此事尚不足以说明为何你从凉州回来,我却没有得到消息。” 
    大汉丞相加重了敲扶手的力道,目光越发地锐利起来:“此事不合规矩!” 
    冯刺史拿着茶杯的手微不可见的一抖。 
    “嗯,哦,这个啊,前些日子丞相你不是病重不能理事吗?会不会是宫里怕丞相太过劳累,所以特意压了下来?” 
    张星忆和张星彩两姐妹的默契还是有的。 
    昨天吃宫里的,昨夜睡宫里的,冯刺史拖了一天一夜才过来见丞相,该补的漏洞早就补齐了。 
    很多人认为,阿斗在诸葛老妖的时代,没有一点权利,这其实是个误解。 
    原历史上,丞相的最后几年一直呆在汉中,一心北伐。 
    作为大后方的锦城,则是交给阿斗留守。 
    阿斗能下令诛杀刘琰这个元老大臣,就足以说明他手里有不小的权利。 
    并不是仅仅像他自称的祭祀吉祥物那样简单。 
    当然,在杀刘琰之前,阿斗可能会先问过相父的意见。 
    又比如说,丞相在病危时,阿斗派了尚书仆射李福前去问丞相继承人。 
    尚书仆射,是尚书台的副主官,有掌录文书之权。 
    在后汉时期,尚书台已经是实际的权力中心。 
    朝中执政重臣,都要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能过问机密。 
    李福身为尚书仆射,直接受命于阿斗,也同样说明阿斗有一定的权利。 
    只是小胖子在处理事情时,往往会习惯性地去询问相父的意思。 
    特别是天子和丞相同在南郑,两人又不自觉地回到了锦城时的模式。 
    再加上诸葛老妖“事无大小,悉亲决之”的性子,反而可能比原历史有了更重的负担。 
    所以冯永才劝诸葛亮让阿斗独立处理一些事情。 
    当然,冯刺史身为边疆重将,奉天子诏回汉中。 
    这个事情没有提前通知丞相府,确实不合规矩。 
    不过张小四在冯永出发前,就已经提前找好了一个背锅侠。 
    这个人就是尚书台的尚书仆射李福。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李福是地道的蜀地豪族出身,同时又是最早投靠先帝的那一批蜀地人士。 
    以世人的眼光看来,未来数十年三分天下的格局差不多已经确定了。 
    如果大汉能吃下关中的话,成为强秦之势,那就更不必说。 
    蜀地世家除了那些押错了注没法回头的,剩下的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没法回头的李家宗房,被鞭尸了一遍又一遍。 
    押中了宝的六房,又有跑出蜀地自立门户的意思。 
    蜀地剩下的李家人,急需一个新的利益代言人。 
    李福就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能和冯鬼王打好关系,李尚书仆射别说是背这点黑锅。 
    就是送几个嫡女或者嫡孙女到冯府跟六房的李慕加深姐妹情,那也是欢喜得很。 
    可惜的是冯鬼王似乎不太好女色的亚子。 
    前些年还有人说冯鬼王喜欢定过亲的女子,也不知是哪个缺德造的谣言,呸! 
    李家像是缺定过亲的女郎的样子吗? 
    明明缺的是一个喜欢定过亲的女郎的冯文和好吗?! 
    同样也由此可见,张小四的政治天分,是多么的朴实无华,大巧不工。 
    “反正皇家学院这个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丞相病重期间,特意不让丞相知道也是可以理解的。” 
    冯刺史轻描淡写地说道,“再说了,这不是快到年底了吗?我也正好回来述职。” 
    大汉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称为上计。 
    定期向上级呈报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 
    冯永身为凉州刺史,按规矩是不用亲自回来,但若是真有什么事回来,顺便参与上计,那也说得过去。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