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李学武听到国际饭店建设项目持续发酵决定要跑路,那是一天都没多待啊,18号就往回赶。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那么忙的顾宁还是请到了假,带着孩子随他一起去钢城多待几天。
李姝和李宁当然很高兴,如果说去奶奶家都算出远门,那去千里之外的钢城算什么?
“爸爸,快看,小鸟!”
李宁站在床铺上,扒着窗子向外面看着,火车疾驰而过,他依旧能看见新奇的世界。
李姝则站在对面的床铺上,不懂装懂地指给弟弟外面是啥。
李宁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姐弟两个能搭上话。
这就很新奇了,李姝和李宁关心的重点都不一样,甚至看的方向都不一样,风马牛不相及。
可就算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们的话题总能碰撞在一起。
因为再远的话题也终究会回到长途旅行上来。
“是小鸟飞的快,还是火车跑的快?”
正在看书的李学武抬起头,应了儿子的提醒,笑着问道。
李宁先是很认真地看了看他,又思索着回头望向窗外。
好半晌,就在李学武以为他忘了这个问题或者不想回答的时候,他却说道:“是火车快。”
“为什么?”李学武没有纠结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看着儿子笑问道:“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们现在火车上??”
李宁的小脑袋瓜依旧在飞速地运转着,每说一句都会很大声,但说完会停顿几秒钟。
“我看小鸟都没追上我!”
他从窗外收回目光,看着爸爸认真地说道:“咱们的火车把小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两岁半的孩子能说这么长的句子,还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李学武已经很知足了。
问题的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宁在认真地思考。
“原来是这样啊??”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说道:“你观察的真仔细啊。”
“我也看见了??”李姝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讲道:“我看见小鸟被咱们甩在后面了。”
孩子之间一定会有比较和竞争的心态,尤其是家里孩子多的情况下。
李学武家的姐弟俩还好,虽然年岁相差不大,但李姝有长姐的霸气,李宁有小弟的态度。
只要不憋着心思争老大,这个家里的孩子就打不起来。
顾宁也在看书,这会儿被两个孩子吵的不行,抬起头看了看窗外,问李学武道:“还要多久才能到?”
“呵呵,才过津门啊。”
李学武将从家里带来的水果递给她,道:“来点儿?”
顾宁瞅了他一眼,眼底尽是被骗了的无奈。
李学武跟她说,钢城不是目的地,路上也有风景,可风景再美也不及全家在一起的美。
要不是看着他真心希望自己和孩子去钢城陪他,顾宁如何都不会出来遭罪的。
前两年大学习活动,有不少骨干力量下去支援,或者调去了其他医院,总院这边急需人手。
为啥才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她有机会读研究生,可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出身。
外科医生,在这个年代属于高素质人才,不比后世很多手术都能通过介入手术来治疗。
心外科、脑外科等等,都是医院里的重点照顾对象。
顾宁才参加工作几年,并没有特别选定的专科。
是医院里需要她掌握心外科手术的能力,所以这两年时间里,她的研究生课程就是心外科。
带她的老教授是专业大拿,工作需要,组织强调,带着任务去学习,哪有学不好的。
顾宁的研究生学习期间依旧没有停了医院这边的工作,属于边上班边进修。
老教授从带着他们上手术,到指导他们做手术,到现在除非有疑难杂症,基本上都能撒手。
你要问这么年轻的主治医师竟然能做心外科手术了?
后世可能有点悬,但现在缺少医疗环境和条件,有人能做手术就已经是幸运的了。
再一个,这个年代很少有医患纠纷,医生还能专注专业,也没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
顾宁因为心思简单,专注度高,手更稳,技术进步的很快。
技术进步,手术成功率高,也让医院愈加地重视培养她。
好医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说起来有点残酷,是需要经手大量的病例,通过总结观察,甚至是海量的手术锻炼才可以。
她研究生还没毕业呢,手术量就已经直线上升,院里的意思就是熟能生巧,给她喂手术量。
基本上,李学武不在家的这段日子里,她每天都有两台手术。
如果按一台手术平均时长3到4个小时算,她每天的工作量都非常的高。
年轻、专注、有孩子,这三样叠加在一起,她就成了主力。
有人要问了,年轻和专注很重要,有孩子算什么条件?
这年月对传宗接代还是很看重的,丁克这个概念还没有出现。
你要没有孩子,人家会讲究你身体不行,或者哪里不行。
不要孩子不行,就连组织都会找你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