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报社原隶属于工业信息管理局,后来组织变革,分出去独立运营。
主管单位依旧是工业系统,只不过财政需要同地方和企业化缘。
这样的报社有很多,不是没有拨款,但不多,勉强维持生计罢了。
后来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其中表现的就很类似。
当然了,得看那几个老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是现在,言语间就有这个时代的特征。
“那就搭理他们。”
李学武不耐烦地讲道:“就说我没有时间,有采访需要跟集团联系。”
“我跟集团打听过了。”张兢轻声解释道:“总办那边讲,李主任已经拒绝过对方一次了,就在前天。”
“李主任拒绝了,我就不能拒绝了?”李学武看了看他,见张表情为难,也知道他是为了自己着想。
李怀德不见对方,自己也不见,那对方如何写文章还不都凭一张嘴了嘛。
张兢不负责宣传工作,但他负责协调和帮助李学武处理日常工作。
“先等他们人到了再说。”
李学武最终还是没下定决心拒绝采访,李怀德他们不敢写,自己身子骨太弱,容易招人欺负啊。
“那我这边准备一下。”
张兢见领导点头,便也提议道:“就安排对方住在招待所吧,这样也好照顾。”
“嗯,你看着办。”
李学武点点头,喝了一口热茶,讲道:“多个心眼,防备着点。”
“您放心吧??”
张兢认真地应了一声,在离开前提醒李学武道:“别忘了今天上午的会议。”
“知道了。”李学武记得这件事呢,就算张不提醒他,张恩远也会提醒他的。
李学武脑子里还在想北方工业报的事,手拿起电话便要了出去。
电话联通的很快,周瑶的声音传了过来。
“有件事你帮我查一下,北方工业报的记者要来采访,你看看上一次来咱们集团参加签约活动的记者是什么人。”
电话隔着这么老远,谁敢保证没人偷听啊,所以有话得巧着说。
不能说的太模糊了,否则周?听不懂,也不能说的太直白,那样懂的人就太多。
他交代的是“看看”那个记者“是什么人”,意思就是查一查对方的底细。
什么叫什么人啊,就是这个意思。
“好的,领导。”周?回答的干脆,“晚一点我给您打电话。”
“嗯。”李学武应过一声后便挂断了电话。
如果不是北方工业报今天来约他采访,李学武甚至都忘了这一茬了。
不过今天又想起来了,那一次老李是怎么说来着?
那个叫刘红梅的记者是苏维德招惹来的,明显是来找茬的。
后来老李同上面打招呼,对这件事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至于说后来的结果如何李学武就不知道了,是老李办的。
不过他也能猜的出来,老李甚至都不愿意搭理对方,联系对方寻求解决这件事,根本就没拿对方当回事。
这关系要是能好了就奇怪了。
有关于刘红梅,李学武的记忆还算清晰,那天她穿着黑色上衣,齐耳短发,容貌还算优秀,毕竟这个年代能做记者的女同志都不简单。
倒不是觉得这个刘红梅有什么,他只是想起苏维德,突然觉得不太对劲。
这次老苏跪的太快了,跟以往倔强的风格不太一样啊。
他如果是奔着老李去的,那无所谓,李学武只要保证老李不倒就行了。
可如果老苏是奔着自己来的呢?
不用怀疑这种可能,北方工业报都安排人来辽东,来钢城采访他了,他有什么值得对方关注的吗?
李学武负责集团在辽东的全部工业管理工作,就连联合能源总公司都有属地管理的意思了,树大招风啊。
七月份,李怀德便表达了希望他尽快完成对辽东工业区的梳理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回到集团。
九月份,李怀德再一次表达出了这种要求,这一次甚至强调了希望他回到集团工作的想法。
是他在辽东干的太卖力气了,整顿力度太大了,效果太显著了?
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是在文学当负责人的时候发展起来的,打江山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集团也很理解这种情况,但董文学自己清楚,当时的情况已经不是他能解决的了,必须换一个人过去处理。
这个时候就有李学武,他动用了一些手段很快便调整了各工业企业的管理形势,梳理了各企业的组织架构。
现在效果初现,老李就想见好就收,不希望他游历于集团管理核心太久。
你当老李是好心?
别闹了,他是怕李学武在外面时间长了,影响力根深蒂固,到时候再想动李学武就很困难了。
从保卫系统升上去不是问题,但有工业管理经验和能力就是问题了。
李学武过早地积累影响,只会给两人的处境增添尴尬。
现在有个机会就摆在李学武的面前,到底是隔山打牛,还是祸水东引?
搞不清楚老苏和北方工业报到底是仇还是谋,他只能做好应对准备。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