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5章 不参加钻石联赛了?没问题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贴在凹槽内壁,能清晰感觉到空气流过凹槽的细微触感,却不敢有丝毫动手指的念头——
    “超极限下压式”的接棒,讲究“被动触发”,要等棒体主动嵌入,再发力包裹。
    苏神此时的上半身稍微往前倾了一点,右肩微微下沉,让送棒臂的角度更稳。他的右手腕继续往下压,棒体前端的倾斜角度增加到4度,棒尖离凹槽只剩50厘米。
    手指的握力降到20n,食指和中指轻轻贴在棒体上,像是在“引导”棒体往凹槽方向走,而不是“推”……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与传统动作的区别,更注重“顺势嵌入”,而非强行推送。
    赵昊焕能感觉到心跳在加速。
    他却不能多想。
    只能尽可能精准控制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他的左臂肩关节微微下沉,让接棒臂的位置更低一点,确保棒体下压时能顺利进入凹槽。
    v型凹槽的入口处,拇指和食指、中指形成的“漏斗”越来越明显。
    凹槽中段的宽度依旧保持1.2厘米,就等着棒体进来后“卡住”。
    交接区0-5米。
    这是第一个正式交接区。
    虽然是第一个正式交接区,但是一般也没有谁会在这里进行交接,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家的接力技术都突飞猛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不会像以前一样随意。
    所以这里虽然是第一个正式交接区,但是不会有队伍在这里进行交接。
    当赵昊焕的脚踏入交接区0米标记线时,他突然停止了左臂的水平后移,将v型凹槽固定在距躯干32厘米的位置。肩关节微微下沉1.5厘米,肘关节完全锁定,腕关节也不再移动,形成“肩-肘-腕”三点固定的刚性结构。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轨迹校准阶段,只要这个结构不动,凹槽就不会因为跑动颠簸而偏移。
    不然在这么高的速度下,很容易发生交接紊乱。
    而且没有再来第二次的机会。
    苏神此时也踏入了交接区。
    他的右胳膊上臂与躯干125度的夹角完全锁定,小臂水平,棒体前端的倾斜角度最终调整到7度。
    这比传统下压式多了2度,是“超极限”的关键改良,能让棒体更快地嵌入凹槽。
    他通过余光最后确认一次棒尖与凹槽的对准情况,然后手指轻轻放松,握力降到18n。
    让棒体前端自然探出。
    减少后续下压时的阻力。
    这里还看不出什么来。
    余位力他们,也都还是刚刚的表情。
    没觉得的场面有什么反转的可能。
    因为正常情况下,希望已经很渺茫了。
    作为一个专业的教练团队,本就不该去奢望一些奇迹性质的事情。
    如果你去奢望奇迹。
    那原本就是你不合格。
    赵昊焕的掌心肌肉此时已经绷紧到极致,张力达到28n,v型凹槽的入口缩到0.8厘米宽,食指和中指的指腹紧紧贴在凹槽内壁,拇指微微下压,像是在“守护”凹槽入口。
    他能感觉到身体在快速前进,却能让接棒臂的位置纹丝不动,连凹槽的方向都没偏过0.1厘米。
    这是千百次训练练出的肌肉记忆,哪怕周围再吵,也要精准控制姿态。
    苏神的右手腕此时开始缓慢转动,准备启动“超极限下压”。
    他的手指虽然松,却能精准控制棒体的方向,棒尖离凹槽只剩2厘米,仿佛能清晰看到赵昊焕凹槽里紧绷的肌肉。
    深吸一口气。
    苏神手腕的转动速度慢慢加快。
    按压力度从0开始逐渐提升,准备让棒体“压”进凹槽。
    这个时候进入了第二交接区。
    交接区5米处,一声轻微的“触”声在两人之间响起。
    苏神的棒尖终于碰到了赵昊焕的v型凹槽入口。
    苏神的手腕立即加快转动速度,以0.6m/s的速度往下压,按压力度从0快速提升到18n,同时食指和中指轻轻往前推,形成“下压 推送”的复合力。
    推动棒体往凹槽里钻。
    他能感觉到棒尖碰到凹槽内壁的阻力,却没停手,而是继续保持下压和推送的力道,让棒体顺着凹槽往里滑。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初步嵌入。
    必须稳,不能让棒体滑偏。
    偏了就要完了。
    没有任何抢救的办法。
    赵昊焕在棒体接触的瞬间,掌心肌肉像是被“点燃”了一样,小鱼际肌和掌心肌的张力瞬间飙到35n。
    他没主动去抓棒,而是让食指和中指顺着棒体的滑动方向往中间收,指腹紧紧贴住棒体两侧,指根顶住棒体中段,拇指从上面压下来,施加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