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9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当博尔特接棒后第一步落地时,躯干前倾角度直接达到55度。
    这是他途中跑的最佳角度。
    不用再花时间调整,直接进入高速加速阶段。
    这就让博尔特拿到接力棒的瞬间。
    根本用不着再换手。
    第三棒的启动模式也从,从“追棒加速”到“顺速起跑”。
    比如博尔特2008年鸟巢的交接启动位置在10米线后10厘米处。
    今年却前移到20厘米处——
    就这仅仅10厘米。
    却让他的启动环境从“交接区前端”变成“后端”。
    虽然没有直接把交接区往后移,但这也足够是一个进步。
    在同样一个交接区分段里面,能够把位置往后移,就意味着他的速度可以达到更高。
    在更高的时间段进行交接。
    那这样的话启动后,第一步自然跨出去就更远。
    而且步长提高的同时,重心的波动也更小。
    并且这样的话,因为速度交接的瞬间保持的更大,在拿走接力棒之后,博尔特可以直接调动自己的髋关节后伸角度。
    有什么用呢?用处就在——
    博尔特身高1.96米,髋关节灵活性是他的天然优势,但以前他启动时髋关节后伸角度仅165度。
    原因就是他在交接的时候很难把速度大幅度提高,不仅要卡顿,一切随缘,而且还要做换手……
    这一通操作下来。
    很难把自己的一些生理优势特点激发。
    虽然米尔斯之前就跟他说过这个问题,但是因为之前他们就是跑得最快的队伍,博尔特也没有这个紧迫感。
    所以听了也就听了。
    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再说这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交接的两棒都做好。
    才有可能。
    既然这样自己解决不了,他也干脆懒得去想。
    直到接力被中国接力队击败。
    直到接力纪录被中国接力队超越。
    才让他们顿时警醒,重新重视这个问题。
    对比前几次大赛。
    今年在莫斯科。
    因为交接的流畅,让速度可以保持更大。
    博尔特在启动前做了“预摆髋”动作。
    也就是——启动前右脚虚点地面时,右髋向后轻轻摆1厘米,让髋关节提前“松活”。
    启动时后伸角度直接达到170度。
    这个角度变化预计可以让步长增加0.2米。
    髋关节后伸每增加1度。
    步长约增加0.02米。
    170度比165度多伸5度,刚好对应0.1米的步长增加。
    不要忘记了,博尔特可是步频类型的运动员,步幅只是生理条件顺带的。
    既然步幅长了。
    自然也就可以更好的搭配步频。
    发挥自己步频流运动员的优势。
    砰砰砰。
    最简单最直观的是——
    08年在鸟巢需要四步才能到达的位置。
    现在三步就到了。
    以前他怕重心不稳,第一步总迈得小,结果得花两三步才能把步幅打开。
    现在他启动前会轻轻摆一下髋,让髋关节先“松活”,前几步就能自然迈得大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的接棒手位置几乎不动——早年接棒时手会跟着身体晃,布雷克得找他的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他用背阔肌把肩膀固定住,右手一直保持在身后一个固定的角度,像“伸着一个稳定的接棒点”,布雷克不用调整递棒方向,直接送过来就行。
    这种“远区启动 稳定接棒点”的配合,让博尔特接棒时不用花时间调整动作。
    早年他接棒后得先稳住身体,换手,再慢慢加速。
    现在接棒时身体已经顺着启动的惯性往前跑了,接棒瞬间直接就能把步幅拉大。
    进入高速加速阶段。
    相当于“少了一段调整期”。
    速度衔接自然更快。
    交接的关键不是“把棒递过去”,是“让两人的速度顺着接”。布雷克的极速维持和博尔特的远区启动,本质是在配合着“续上速度”。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