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需要考虑的是整个200米的速度。
而不是仅仅只有150米。
沃伦威尔则是摆臂前送。
肘部的弯曲角度稍微收了点,让摆臂更紧凑,配合着步长形成了稳定的节奏。
他的髋部转动幅度也比之前小了些,却更精准。
每一次送髋都刚好能带动大腿前摆到最适合的位置,落地时脚掌的着地角度几乎没有偏差,蹬地的力量均匀而持续。
当然150米过后,谢正业还保持着优势。
因为他前面发挥的更好。
曲臂起跑加上他原本就硬实力更强的100米。
在同样的牙买加跑法下。
当然是压制了沃伦.威尔。
不过这个优势已经很小了。
从过弧顶之后的下弯道。
到弯道进直道的大直道前面是50米。
也就是说在150米之前。
沃伦.威尔都依靠自己更好的技术能力以及准备,反而在这一段压过了谢正业的速度。
这个时候他已经渐渐开始追上谢正业了。
谢正业这一段还是跑的不够好。
不过他毕竟只有19岁,还是有很多细节做的不够完善。
但是这很正常。
沃伦.威尔可是比他大了三四岁呀。
而且还是在最长能力和技术以及身体发育的这三四岁。
你别看谢正业的pb是19.74。
比沃.伦威尔要高。
但事实上,这是在高原以及大风的情况下出现的成绩。
你要知道他冬训的时候可是只有19.85,顺风0.2米每秒的成绩。
大概也就是硬实力,19.86。
在赛季过程中当然会继续的提高,随着比赛的加深,身体状态的调动也会更好。
但是这不足以让他跑到19.74。
所以。
在零风的情况下。
在莫斯科能跑多少?
在略微湿润甚至有点积水的跑道上。
能跑多少?
在温度没有那么好的情况下,能跑多少?
能不能开19.80?
这才是他的问题。
别看和他的pb差了这么多,但事实上你想要在平原的地方去开19秒80。
可要比谢正业在高原和大风上跑出19秒74难度更大。
所以这对于他来说也是挑战。
能不能在这一场战胜沃伦.威尔?
就是他能不能夺牌的最关键点。
这个时候沃伦.威尔和谢正业的身位差距。
已经缩小到了两个身位以内。
甚至已经快只有一个身位。
这种两个人比较接近,才是最紧张的时候。
毕竟还有50米呢。
直道过半,两人的对抗开始显露出细微的差别。沃伦.威尔的摆臂频率依然稳定,但幅度又小了些,像是在保存力量,他的核心收得更紧,腰腹肌肉硬得像块板,把身体的晃动压到最小,每一步落地都像钉在跑道上一样扎实。
还有最后50米呢,稍微缓一缓也正常。
200米和100米不同,需要考虑更多的节奏以及体能分配。
即便是全程冲下来,也要讲究一点策略。
牙买加跑法到了150米后。
你就会陷入弱势区。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看你的技术调整以及身体本能能不能压制对手。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博尔特或者是布雷克这种妖人。
他们是天妖。
普通人不是。
那就需要做普通人该干的事情。
沃伦.威尔认为这个地方进行一定的减速,进行一定的调整很有必要。
去年他就是在这里吃了大亏。
复盘之后,他想要在这里重新进行调整。
不要重蹈去年的覆辙。
谢正业没有多少停滞。
也没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