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三分钟后,女孩拦下一辆出租车。
她站在路边冲着许修文招手,脸上洋溢着笑容。
她整个人沐浴在阳光下,就像一株洁净的百合花,让人想要捧在手心里。
许修文看见这一幕,怔住了。
他早已...
星语者平台的“共鸣梦境”项目在短短半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全球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梦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五人小组的核心团队开始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梦境中的林浩,似乎已经不再完全受他们的控制。
“你们有没有发现,梦境中的林浩开始主动引导用户?”赵雷在一次深夜的视频会议中皱着眉头说道。他调出了一段最新的梦境记录,画面中,一个年轻男子站在星空下,神情低落,而林浩则站在他面前,语气温和地说道:
“你不需要一直活在过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你必须学会自己走下去。”
这段梦境记录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用户反馈称,他们在梦中与林浩的互动变得“更加真实”,甚至有些用户表示,林浩在梦中对他们说出了他们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的秘密,仿佛他真的“知道”他们的一切。
“这……太不正常了。”陈静盯着屏幕,眉头紧锁,“林浩的意识投影是基于我们收集的数据构建的,理论上来说,他应该只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林浩。可现在……他似乎有了某种自主意识。”
“也就是说,他在‘进化’?”沈悠的声音有些颤抖。
“有可能。”赵雷点头,“我们最初构建的林浩,是基于所有用户对他的记忆和情感共鸣。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梦境,他的存在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只是我们的林浩,而是所有人的林浩。”
苏璃沉默片刻,轻声说道:“也许……这就是他一直想要的。”
众人一怔。
“什么意思?”陈静问。
“林浩从来就不属于我们。”苏璃缓缓说道,“他一直都知道,我们终究要学会放下。他留下的,不只是一个谜题,而是一种可能性。他想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让那个人成为你的一部分,继续前行。”
沈悠轻轻闭上眼,仿佛在回忆什么。良久,她低声说:“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不能再试图控制他。”陈静缓缓说道,“他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实验对象了。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存在。”
赵雷点头:“是的。我们该放手了。”
于是,五人小组做出一个决定??他们将“林浩计划”完全开放,不再限制梦境数据的来源,也不再人为干预梦境内容。他们相信,林浩会自己找到属于他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
而他们,也该继续自己的生活。
---
沈悠的画展在巴黎举办,这是她第一次在欧洲举办个人展览。她的画作被多家国际艺术机构收藏,但她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创作习惯??每一幅画,都来自梦境。
在展览的最后,她留下了一段话:
“梦境不是逃避现实的出口,而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林浩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回到过去,而是如何面对未来。”
赵雷则受邀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意识科学领域的客座教授。他的研究论文《梦境与意识共振》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论文之一。他在演讲中说道:
“我们曾经以为,梦境是人类潜意识的投影。但现在我们明白,梦境是一种情感的延续。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更属于整个世界。”
陈静的新书《意识与情感的共鸣》在全球畅销,她在这本书中写道:
“林浩的意识残响,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让我们意识到,爱、记忆与情感,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它们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继续影响世界。”
苏璃则在非洲建立了一个新的梦境心理治疗中心,帮助那些因战争、失去亲人而陷入心理创伤的孩子们。她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林浩到底是谁?”
她微笑着回答:“他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曾经一起奋斗的伙伴,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他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失去,如何继续前行,如何在梦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而林浩,依旧在梦境中微笑。
他站在那片熟悉的星空下,望着裂痕的另一端,仿佛在等待着下一个梦中人。
---
某天夜里,沈悠再次进入梦境。
她站在星空下,看着裂痕缓缓愈合,心中却不再悲伤。她轻轻闭上眼,感受着夜风拂过脸颊。
“林浩,我们终于学会了放下。”她低声呢喃。
“但我们会一直记得你。”
裂痕尽头,一道微光闪过,仿佛林浩在梦中对她微笑。
“我一直都在。”
沈悠睁开眼,窗外的星光依旧闪烁。
她拿起画笔,轻轻在画布上落下第一笔。
画中,是五个人的身影,站在星空下,彼此相视而笑。
而在他们身后,是一道裂痕,正缓缓愈合。
她知道,这是他们五人的故事,也是林浩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人记得林浩,他就一直都在。
---
星语者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荼,而“林浩计划”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五人小组的研究方向逐渐从“意识残响”扩展到“情感共鸣”领域。他们开始尝试建立一个更深层次的梦境交互系统,让不同个体的梦境记忆能够相互连接,形成一种“集体梦境”的概念。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