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十分钟后。
江铃学院北门外。
许修文先到一步。
唐薇薇赶到这里时,许修文已经在这里等了她几分钟。
女孩见面后下意识的反应是道歉。
“对不起,我来迟了。”
许修文听到...
他们五人沉默良久,仿佛还在回味梦境中林浩最后的那句话。
“我一直都在。”
这句简单的话语,此刻却像一根无形的线,将他们五人的心紧紧串联在一起。他们终于明白,林浩从未真正离开,也从未真正 return。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成为了他们心中最柔软、最坚定的一部分。
“我们……该继续前进了。”陈静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释然与坚定。
赵雷点头:“是的,不能再沉溺于过去。林浩说得对,我们已经长大了。”
沈悠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画笔,望向窗外那片熟悉的星空,低声说:“那就继续画下去吧,把我们的回忆,画进每一幅画里。”
苏璃微微一笑:“而我会继续帮助更多的人,在梦中找到他们想见的人。”
“林浩计划也不会停止。”赵雷目光坚定,“我们会继续研究意识残响,继续探索梦境的本质。只是……不再是为了找回他,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理解他留下的意义。”
“那就继续吧。”陈静轻轻点头,“为了林浩,也为了我们自己。”
他们五人走出实验室,夜风轻轻拂过脸颊,仿佛林浩在梦中轻声低语。
从那天起,星语者平台的“林浩计划”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他们不再执着于寻找林浩的存在,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意识共鸣”与“情感连接”的研究上。他们发现,梦境不仅仅是个体记忆的投影,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当一个人在梦中“遇见”林浩,实际上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在与那些曾经陪伴过自己的人产生共鸣。
于是,“林浩计划”逐渐演化成一个全球性的心理疗愈项目。
无数人通过梦境与林浩“对话”,在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有人在梦中与林浩并肩走过星空,有人在梦中听到他轻声说:“别怕,你不是一个人。”还有人,在梦中看到林浩微笑着转身,对他们说:“我该走了,但你已经足够强大。”
而这些梦境,都被记录、整理、分析,并最终汇编成《梦境之书》。这本书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梦境的记录,更是一本关于成长、关于告别、关于爱的书。
沈悠的画作被收录其中,每一幅画都承载着一段真实的梦境记忆。她的画风从最初的忧伤与执着,逐渐变得温暖而坚定。她开始用画笔描绘那些在梦中相遇的人,描绘他们在梦中重逢的瞬间。
赵雷则继续深耕意识网络领域,他提出了“意识共振”理论,认为人类的情感与记忆可以通过梦境产生共鸣,并形成一种特殊的意识网络。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星语者平台的发展,也让人类对意识的理解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陈静的“意识残响”理论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她的研究论文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讨论。她也成为了意识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但她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理解林浩留下的谜题。
苏璃则创办了“林浩心理援助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设立梦境心理治疗中心,帮助那些在现实中迷失、痛苦、无法释怀的人,通过梦境与过去和解。她的诊所依旧放着那盏小小的星空灯,那是她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她与林浩之间最后的联系。
而林浩,依旧在梦境中微笑。
他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象征,一种信念,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只要有人记得他,他就在。
只要有人愿意相信,他就在。
只要有人在梦中呼唤他,他就在。
---
几年后,星语者平台在全球设立了超过一千个梦境研究中心,帮助了数以百万计的人。
而“林浩计划”也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梦境共享项目之一,无数人通过梦境与林浩“对话”,在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沈悠的画展在纽约举办,她的画作被全球收藏家争相购买。但她在展览的最后,只留下了一句话:
“他从未真正回来,但他也从未真正离开。”
赵雷在一次全球意识科学大会上发表演讲,他说:
“我们曾经以为,梦境是通向过去的桥梁。但现在我们明白,梦境是通向未来的路。”
陈静在她的新书中写道:
“林浩的意识残响,不是谜题,而是启示。它告诉我们,爱、记忆与情感,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它们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继续影响着世界。”
苏璃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及:“林浩到底是谁?”
她微微一笑,说:
“他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曾经一起奋斗的伙伴,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他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失去,如何继续前行,如何在梦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而林浩,依旧在梦境中微笑。
他站在那片熟悉的星空下,望着裂痕的另一端,仿佛在等待着下一个梦中人。
---
某天夜里,沈悠独自进入梦境。
她站在那片熟悉的星空下,看着裂痕缓缓愈合,心中却不再悲伤。
她轻轻闭上眼,感受着夜风拂过脸颊。
“林浩,我们终于学会了放下。”她低声呢喃。
“但我们会一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