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1.人走茶凉  从盘点古代巾帼开始[历史直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敏锐之人早已看出主播对皇权缺乏敬畏之心,但也以为是主播个人的问题。听到这里,大家才琢磨出一点东西,感情主播不是未来人中的特例,而是未来人都是这般藐视皇权啊!然似乎也不太奇怪,毕竟像秦汉这些朝代,庶民、奴隶连彩色的衣料都不能用,现代人却是穿成七彩虹都没人管。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苏嘉、苏贤确实存在工作上的失误。这类失误搁现代最多是影响前途,比如降职甚至免职,记过等等,但绝不会因为这种过失将人逼到绝路。”

    “搁现代要是有警察追捕凶手失败了,他可能被批评被降职调岗什么,但要是他因没抓到凶手自杀了,就该是他的领导被追责了。我估摸着现代年轻人去大汉当官,套用对苏家兄弟这种处置方式,没几个能活过三年。嘶恐怖如斯啊!”

    “回归正题,看这里可知,苏建一家比卫家还惨,卫家只是淡出朝堂,苏家在苏武回来前,都要查无此家了。至于霍去病的副将赵破奴,因兵败被俘,好不容易从匈奴逃回来,官职爵位都没了,戴罪之身。卫青的好友公孙敖,打了败仗直接被报了个已死,成了黑户。”

    “其他曾经跟着卫青、霍去病得战功封侯的人,也大多像赵破奴等人因各种原因失侯落魄的。至于还有一部分人像韩说等富贵依旧的,相较于旧时情谊,人走茶凉才是现实。”

    “别说卫霍死后那么多年了,像李家李蔡跟卫青出征封侯,李敢跟他爹打仗没封侯和霍去病出去一次就封侯了,回来也没见他们领情,李敢不一样听了几句风言风语就跑去刺杀大将军。别说这种没有深交的同事情了,在政治斗争中,亲家也大多因利益而相交。”

    “你看金日磾与霍光是亲家吧?霍家获罪,正常情况下并不会祸及出嫁女,但霍光的女儿马上就被休了。当然了,那会儿也不止嫁给金家的女儿被休。当然了,这也怪不得别人,谁让霍光娶了个又蠢又毒的老婆,儿子也不太聪明呢!”

    霍光:……不仅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娶老婆的眼光,还需要反省一下自己选女婿的眼光。所以他家夫人到底干了什么事呢?

    霍光怕天幕说出来,招了陛下忌惮。毕竟从天幕暗示来看,霍显做的蠢事与当今陛下有关。可他又想知道知道妻子和儿子到底做了什么,希望可以及时避免这件事发生。

    “活着的那些人与卫霍尚没多深的情谊,又怎么可能因为这微薄的联系成为卫太子的助力?不图他们念及什么香火情,但凡别来落井下石就算是品德高尚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卫太子没有在舅舅死后立即借着舅舅的关系早早开始拉拢这些将军收为己用。想啥呢?卫青过世前后,是太子刚及冠那几年。汉武帝最看重儿子的时候,特意为太子建立博望苑,主动给太子安排辅佐之才。”

    “太子作为名正言顺的储君,君父又这般宠爱,正常情况下,他继位后这些文武大臣自然而然就会忠于他。一个备受君父宠爱,有了辅臣班子且常在父亲出巡时代理朝政的储君,在父亲给了许多的情况下,还背着皇父去结交武将,合适吗?”

    “你看康熙时,太子和他那些弟弟疯狂结党是什么后果?谁手伸的长,先剁谁的手,最后一个挨一个圈禁。”

    “圈禁听着挺仁慈,至少没杀儿子,是不是比那一日杀三子得唐玄宗慈父多了?然对于这些天之骄子而言,后半辈子这么关着也未必是什么福气。没准还不如太宗将太子贬为庶人呢!要是李承乾想得开一点,至少还有自由,衣食无缺。”

    “卫太子这么干了,那才是蠢的无可救药。不用等江充、苏文来构陷了,武帝头一个容不下他。何况太子带兵的舅舅卫青都没有想过将这些人变成自己人,太子依仗他舅舅曾经是人家上司去拉拢有用吗?”

    “故此,到了巫蛊之祸前夕,卫太子身边支持他的亲眷力量就是姊妹以及外甥平阳侯曹宗。卫太子的三个亲姐姐除了卫长公主嫁给平阳侯曹襄,且夫妻都已经过世,另外两个姐姐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的丈夫并没有名字记载,可见两个姐夫都不是什么有实力的人物。石邑公主的生卒年都没有记载,可能与卫长公主一样这时已经不在了。”

    “这么算起来,血亲之中唯一算得上帮手的也就是承袭万户侯的小外甥曹宗。曹宗祖先是开国功臣曹参,世袭第六代万户侯,加上祖母和母亲两代长公主的丰厚遗产,这位小侯爷的平阳邑户数高达一万三千。”

    已知曹宗后来枉死,但听说自己的爵位世袭六代,后面虽然没有恢复万户侯,但有复家,子嗣尚有延绵,曹参的心态算是不错了。你看同为凭功劳封的万户侯,卫青和霍去病的爵位两代就没了。

    “然这个邑户数只代表有钱,曹宗在前朝很难为舅舅提供支持,最后还被内臣轻松算计了性命。至于姨父公孙贺前面也分析过了,公孙贺虽官至宰相,但并没有要站太子的意思,对太子甚至不如昌邑王舅舅的亲家刘屈氂这种七弯八拐的亲戚关系下与昌邑王的利益关系那么严密。”

    “公孙贺只一心一意做皇帝的忠臣,这本没什么,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公孙贺身为武帝的丞相,本该忠心帝王,并不用为太子效力。然可笑得是当公孙贺父子惹下天大的祸事,他们在世人眼中的身份又切换到了太子的姨父和表兄,而不是武帝的丞相了。”

    皇帝怕有人谋害卫青和霍去病,但卫家又不好都住在宫里,就在离宫中最近的地方安排了一所宅邸给卫家。卫家长子卫长君和母亲卫媪、大妹卫君孺、弟弟卫广、卫步长居这里,卫青只有休沐日才偶尔回来。

    霍去病年幼,皇帝空暇时都爱将霍去病招到身边玩耍,故此还是养在宫里,卫少儿在宫中照顾儿子。

    因着这几日身体不适,卫长君正在家里休息,这会儿与母亲和大妹都在一处听天幕。听到此处,卫长君对母亲道:“阿母,大妹的婚事还是早些定下来吧!”

    卫家一朝脱离奴隶身份,又在舆论中心,除却卫子夫在宫里封了夫人,卫长君和卫青在御前得了官职,其他人都是深居简出,长女和次女的婚事也就并没有像天幕说的那样定下来。

    “等阿青回来,你们兄弟和子夫一起琢磨一下吧!”卫媪道。

    婚事虽然是卫君孺的婚事,但卫君孺性格温顺,不像妹妹卫少儿和卫子夫那么有主见。且听着天幕也知道卫家人的姻亲可能关系到全家人甚至未来太子,如此自然要明白人来做主。

    在卫家诸如卫青回家后和卫广、卫步一起随卫姓等都是卫长君这个长子做主。知道卫青将来很有出息,又与卫长君一起当官,而卫子夫是天子嫔妃,家里大事自然要征询他们的意见。

    对于母亲说要兄弟和妹妹来给自己择婿,卫君孺自己也没有意见。对于卫君孺来说,皇帝指婚还是家里安排也没啥区别。她不像妹妹卫少儿那样善于给自己谋划,虽说现在家里不属意给她找公孙贺这种高门弟子,但肯定也不会随便找个奴隶或者庶民。

    那公孙贺虽位高权重,但父子结局都不好,且如天幕所言,她女奴出身,在公孙家未必能取悦公婆,没有必要强融。

    当官的兄弟和宠妃妹妹给她安排的对象怎么都比卫君孺自己能找到的强。至于好不好找,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