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冯氏航运公司再牛逼,它也没办法重建一整个工业体系。
而造船,它就需要一整个工业体系。
更多时候,冯氏航运公司所做的也只是在组装阶段进行控制而已,而要想真正的控制一整条工业链,那是不可能的事。它没那个能耐!
别说冯氏航运公司这种民营企业了,就算是国企部百分百控股,规模庞大的三大武器公司,他们拥有数以百计的工厂,但是依旧不能从头到尾的自给自足,依旧需要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随着技术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大乾帝国的工业化生产也是越来越碎片化、专一化,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的。
比如说出海必备各类望远镜,说起来很简单,很多普通工厂都能够生产望远镜。
然而质量却是普遍很差,船长们出海的时候是不会选择这些乱七八糟的望远镜的,他们普遍采购广州光学制造厂生产的望远镜。
广州光学制造厂生产的各类望远镜,军用的就不说了,广州光学制造厂一直都是陆海军钦定的军用各类望远镜的主要供应商。
但是即便强如广州光学制造厂,他们在光学仪器领域也只能是占据其中几个小分类的龙头位置,比如说科研教育光学仪器领域,他们就完全无法和九江玻璃公司竞争。
民间销量比较大的光学仪器,主要还是海上使用的船用大型高倍数望远镜,船长用的小型望远镜,在民间领域,广州光学制造厂的市场份额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但是广州光学制造厂在天文望远镜以及显微镜等科研领域,却是市场份额极低,其大头基本都是九江玻璃公司给赚走了。
九江玻璃公司一开始专门生产各类科研用的玻璃器皿,然后投入巨资进入显微镜以及天文望远镜等科研用光学仪器领域。
广州光学制造厂和九江玻璃公司,他们就是走向了不同的两个极端,广州光学制造厂注重稳定性、耐用性,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使用的光学产品,不管是军方还是民间的船长们都是极为注重这些,毕竟战场以及海面上的情况都非常的复杂,适用性不佳可不行。
但是九江玻璃公司呢,则是注重极端的性能,注意耐性,稳定之类的完全不重要,因为科研用的光学产品,要的就是最极端的性能,至于稳定耐用之类的完全不在那些科学家的考虑范围之内。
仅仅是从光学仪器这个小行业里,大乾就有至少两家占据了龙头地位,并且是在技术上行程了绝对垄断优势的公司。
虽然他们公司的规模和市值都算不上太大,但是人家是有真材实料的,而且数十一年如一日只钻研、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不断的进行改进。
这样累积下来后,其他厂商想要进入并追赶,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光学仪器如此,其他的诸多行业也是如此,有时候哪怕只是很普通的螺丝钉,往往都会有一家专门生产,而且具有极高技术水准的小工厂。
这是大工业化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性,各行各业陆续出现,已经是很少有企业能够大包大揽,把所有的零配件都自行生产了。
这种情况甚至导致了商部出台了工业标准化文件,并在全帝国工业界进行推广。
简单来说就是制定各种标准,比如说螺丝钉,以前各家厂商用都是不一样规格的螺丝钉,根本无法匹配,但是有了工业化标准后,螺丝钉有了统一的标准,各家生产的的螺丝钉都是统一的规格,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提供整个工业体系的效率。
如今的冯氏航运公司也是如此,他们虽然体型庞大,拥有众多的子公司进行配套,但是依旧无法独自完成那一艘小船的建造,他们依旧需要和外部厂商进行合作,采购各种零部件造船,然后把船只投入运营。
不过哪怕如此,冯氏航运公司也是拥有了巨大的成本优势,使得他们在中低端市场上所向披靡,争夺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然而像现在这样,直接向其他造船厂订购船只,这种事已经是很久没有发生过了。
所以当沙面造船厂接到了来自冯氏航运公司的两艘七千吨的客轮订单后,他们自己都是有些惊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冯氏航运公司什么时候该性子了,竟然从外头的造船厂订购船只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