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彭璆带来的消息,令孔融如坠冰窖,嗓子像被堵住,一言不发。
见府君如此,一众文官也左右相看,拿不定主意。
闻战鼓,思良将。
就在这时,右侧上首一军汉怒目圆瞪,心中寻思:“我受文举公恩惠已久,岂可贪生怕死!”
“管亥黄巾十万,不也被府君杀退了嘛!”那汉子大步流星站在大堂中央,一手抱拳,高声喝道:“若府君同意,末将虽只有残身,仍愿领军杀贼!”
循声望去,众人一眼认出是武安国。
早年间,武安国曾追随孔融镇压黄巾起义,期间曾一日连斩数位黄巾将领,名声大噪。
可惜他追随孔融去讨伐董卓时,被吕布一戟斩断左手手腕,幸亏当时各路兵马救援,才幸免一死。
孔融怜惜武安国昔日劳苦功高,一直将其养为上将,不做其他。
如今见到武安国仍愿意披甲上阵,孔融心里激动,嘴唇颤抖,张口说道:“武武将军不愧为老夫麾下勇将。”
众人闻言,也附和武安国之勇。
“既如此,那依将军所言。”孔融寻思半天,继而说道:“老夫拨一万人马给将军,将军可驻守昌邑,拒敌于城外。”
“诺!”
武安国抱拳领命,转身便退下,径直去军营内点齐人马,准备出发。
至于其他人,则各自散去,不做多言。
时间转瞬即逝,各路人马皆按计划行事。
此刻,烈日骄阳。
通往昌邑的官道上,旌旗猎猎,刀枪林立。乌泱泱数万大军正快速行进,放眼望去,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只见一面杏黄大旗上打着“刘”字旗号。
“兄弟,昌邑城可不好打!”近前,陈刚勒住马头,朝刘林喊道。
昌邑乃是通往北海剧县的门户,一旦被人攻克,无数人马可直下北海,北上可去齐国临淄,向南直与徐州琅琊接壤。
其地理位置,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
被陈刚这么一提醒,刘林坐在马背上,嘴上虽不说话,心里有些忐忑。
与以往不同,这是作为他第一次率领数万人攻城,不似过去那种摸营夜袭、小打小闹。
所以为了减少伤亡,必须要想计策。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刘林沉吟半晌,缓缓说道。
此话一说,瞬时引得陈到、太史慈朝他看去,二人眼底流出异样光芒。。
“主公,那我们要如何打!”陈到开口询问道。
“叔至,你还记得某要你训练的那批军士吗?”刘林这时眼神放光,冲着陈到开口询问。
“首批五千人,已经全部作为先锋,在大军最前面。”陈到自信回答。
“好!”刘林神色认真,继续说道:“你让这群人恢复黄巾打扮,照着之前模样,先去昌邑城下叫阵!”
“是何原因?”听了刘林的话,陈到有点不明白。
“你尽管去,事后自然让你明白!”刘林一阵催促,直接让陈到单骑前去,催动前部人马先走。
而后,刘林让大军一路徐行。
对于刘林的安排,陈刚、太史慈都心生疑惑,别人都说“兵贵神速”,怎么他还反其道而行。
就在这时,刘林叫过太史慈,出声道:“子义,你点三百骑兵去昌邑城外林子放火,务必要方圆百里内皆可看见。”
“不仅如此,还要在林内插满黄巾旗帜,多带火炬。”刘林补充说道。
太史慈听闻,虽然脸露难色,却也直接领“诺”而去。
见一切安排妥当,刘林这才松了口气。
“兄弟,他俩都走了,俺能做些什么!”
随着陈到、太史慈先后领命离开,陈刚有些坐不住了,用身子挡在刘林面前询问。
看见陈刚性急问自己要任务,刘林抬起头,微微一笑。
“大哥,某这还有一件事要你去做!”说着话,刘林附在陈刚耳边低声几句。
“啊!”陈刚听完大吃一惊,叫出声来。
刘林瞬间看了下左右,用眼神盯了下陈刚,小声说道:“大哥,此事不可伸张,你且去速办。”
陈刚听后默不作声,直接转过身子,退了下去。
自陈到跟随刘林起兵,不说身经百战,大大小小也几阵,夜袭管亥、火并公孙,自是不在话下。
如今刘林这番操作,着实让他搞不明白。
不过军令难违,他当下令所有军士一改衣甲鲜亮,转而换上一副头戴黄巾,身着短衣的模样。
为了不被认出,陈到命人用泥土再将脸摸黑。
与之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就这样,陈到带着数千军士,一路上三五成群,稀稀拉拉地来到昌邑城下。
这时,早已得知消息的武安国站在城楼女墙边。
放眼望去,城下数千人马分部排开,各个目露凶光,不停挥舞着手中刀枪,口里大声叫嚷着。
“城上的,若是认得本老爷,赶紧打开城门!”
“要命的,赶紧滚出来投降!”
“俺们兄弟人多,后面还有十余万弟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