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继承者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钟山雕像一事过去半月有余,朱元璋独自坐在谨身殿内,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诸皇子皇孙们学业起居的密报。

    他的目光在“朱允熥”和“朱允炆”两个名字间来回游移,眉头紧锁。

    “皇爷,夜深了,该安歇了。”老太监朴不成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小心翼翼地点亮了几盏宫灯。

    朱元璋恍若未闻,手指重重地点在“朱允熥”的名字上:“这小子,聪明得让人不放心啊。”

    老太监朴不成不敢接话,只是默默地整理着御案上的奏章。

    “朴不成,你说,”朱元璋忽然抬头,目光如炬,“一个九岁的孩子,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老太监躬身道:“老奴愚钝,想来是三皇孙殿下思念孝慈皇后和虞怀王心切……”

    “哼!”朱元璋冷笑一声,“思念?他出生丧母,四岁丧兄和祖母,如今倒想起来立雕像了?这是做给活人看的!”

    殿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良久,朱元璋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难得的疲惫:“你去把偏殿那个紫檀木匣取来。”

    “是!皇爷。”

    朴不成依言取来一个看似普通的木匣。

    朱元璋打开匣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叠已经泛黄的纸张。

    最上面是一份《勋贵田亩稽查录》,记录着淮西勋贵这些年侵占的田亩数目;下面则是一份《军中诸将关系谱》,详细标注了军中将领之间的联姻、同乡等关系。

    “皇爷……”朴不成见状,不由得担忧起来。

    朱元璋轻轻抚过这些文书,眼神复杂:“蓝玉、冯胜、傅友德……这些老兄弟,如今个个都是尾大不掉。标儿虽然仁厚,尚且能压得住他们。可若是……”

    他没有说下去,但朴不成已经明白了皇帝未尽的担忧……

    若是第二代皇帝朱标驾崩之后,要是让与淮西勋贵关系密切的苏宁继位,成了第三代皇帝,那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

    苏宁的外家是常遇春一族,常家又是与蓝玉是姻亲,在军中可谓是根基深厚。

    这些年苏宁经营商行、钱庄,与勋贵们往来密切。

    若他日登基,外戚权重,军中将领盘根错节,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霍光。

    要不是苏宁和那些藩王们同样是关系密切,朱元璋可能早就已经对钱庄动手了。

    “允熥这孩子,像咱。”朱元璋喃喃自语,“有魄力,有手段,敢想敢干。可是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第二个朱元璋,而是一个能休养生息的守成之君。”

    接着他又是想起昨日与太子的谈话。

    朱标虽然对苏宁的才干赞不绝口,但提到继承人时,还是更属意性情温和、熟读经史的允炆。

    “父皇,允炆虽然不及允熥机变,但仁孝温良,熟谙圣贤之道。如今大明需要的是稳定,儿臣以为……”

    朱元璋当时没有表态,但他知道太子说得在理。

    “标儿像他娘,心善。”朱元璋对老太监道,“他选允炆,是觉得那孩子仁厚,能善待兄弟。可他不知道,有时候太过仁厚,反而会害了所有人。”

    老太监轻声道:“皇爷既然心中有数,为何不……”

    “为何不直接立皇太孙是吗?”朱元璋苦笑,“一来,标儿才是未来的第二代皇帝,朕不能越俎代庖;二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东宫的方向:“允熥毕竟也是标儿的骨肉,是咱的亲孙子。这孩子虽然心思深沉,但至今所做之事,无一不是利国利民。咱不能寒了他的心。”

    这就是如今朱元璋内心最大的矛盾。

    作为皇帝,他清楚地知道朱允炆才是更合适的继承人。

    但作为祖父,他对苏宁这个最像自己的孙子,总是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欣赏。

    “毛骧。”朱元璋突然唤道。

    “臣在。”锦衣卫指挥使应声而入,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

    “朕要你加强对两位皇孙的保护。”朱元璋的声音冷峻,“特别是允熥,他那些商行、钱庄,难免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若有任何人敢对皇孙不利,格杀勿论!”

    “臣遵旨。”

    毛骧退下后,朱元璋又对老太监吩咐:“明日传旨,赐三皇孙东海明珠一斛,珊瑚树两座。就说……朕很感念他对母后和兄长的孝心。”

    朴不成领命,心中却明白,这赏赐既是安抚,也是警告……

    皇帝什么都知道。

    朱元璋重新坐回龙椅上,目光落在《皇明祖训》上。

    这部他亲自编纂的典籍,明确规定了“立嫡立长”的继承制度。

    “允炆是嫡次子,允熥是嫡三子……”朱元璋轻声自语,“按照祖制,都及不上雄英。可现在……”

    他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马皇后的面容。

    “妹子,若是你,会怎么做?”

    夜风穿过大殿,吹得烛火摇曳。

    朱元璋就这般坐着,直到东方既白。

    ……

    次日早朝,有御史奏请早立皇太孙以固国本。

    朱元璋当庭驳斥:“胡闹!太子正值壮年,尔等急于立孙,是何居心?”

    “臣罪该万死。”

    “哼!若是再有下次,休怪朕无情。”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