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七章 释经权  诸侯争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恐怕也就只能发生一些不忍言之事了,因为汉献帝刘协对于蜀汉昭烈帝刘备来说,完全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因为鸡肋虽然没有多少的肉可以吃,但是至少还有些滋味可以咂(za)摸一下呢。

    可是汉献帝刘协对于蜀汉昭烈帝刘备来说呢,那可以说是既没有多少的肉可以吃,也没有任何的滋味可以咂摸。

    甚至可能对于蜀汉昭烈帝刘备来说,汉献帝刘协存在的本身就是有害的,因为当汉献帝刘协出现在了蜀汉政权的时候。

    其实就已经会威胁到蜀汉昭烈帝刘备自己的地位了,所以蜀汉昭烈帝刘备这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趁着前脚汉献帝刘协刚一禅位给魏文帝曹丕的功夫,蜀汉昭烈帝刘备后脚就紧接着宣布,汉献帝刘协已经让魏文帝曹丕给害死了。

    然后还帮汉献帝刘协公开办理了丧事,算是让汉献帝刘协,在社会意义上彻底的死亡了。

    这样一来,就算魏文帝曹丕以后把汉献帝刘协送到了益州地区来,蜀汉昭烈帝刘备也可以完全不承认对方的身份。

    因为在蜀汉昭烈帝刘备这里,汉献帝刘协就是已经死掉了,就算汉献帝刘协其实没有死也没有用了。

    反正在蜀汉政权内部,他汉献帝刘协就是一个死人了,就算是别人说破了大天去。

    那个汉献帝刘协,也是让魏文帝曹丕给害死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们蜀汉政权的人肯定是相信了。

    然后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紧接着的自立称帝了,不过这一次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吃相,就实在是太难看了。

    在蜀汉政权的群臣们,纷纷配合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工作,对蜀汉昭烈帝刘备进行劝进的时候。

    只不过是有个别的人,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反对意见,希望蜀汉昭烈帝刘备能够再慎重的考虑一下。

    就被蜀汉昭烈帝刘备给或是贬官外放或是直接杀死了,可见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于这一次的自立称帝。

    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视,那真的是连一丁点儿的反对意见都容不下了,也全无以往仁德大度的儒雅风范了。

    其实在魏文帝曹丕篡汉,建立了曹魏政权之后,当时的中原地区也是人心不一的,毕竟汉朝当时都已经统治华夏大地那么多年了。

    虽然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个王朝,但是终究都有一个汉字,在皇室的血缘上面也有一些联系。

    所以在民众们朴素的观念中,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就都是汉朝了,那么一个已经统治了天下四百年之久的朝代。

    百姓们自然也是会对其有一些感情的,这种感情其实很难说得清楚到底是好还是坏。

    就像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也总是复杂难言又善恶难辨的,还是以东汉王朝为例,它除了有众所周知的光武中兴以外。

    还有虽然不太出名,但是实则为东汉王朝盛世之姐姐的永元之隆,以及东汉王朝末年。

    桓、灵二帝统治时期的种种不堪表现,也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无论是从痛苦的记忆,要远比快乐的记忆更令人刻骨铭心,还是从时间的远近中,相对较近的记忆总是会更清楚一点来看。

    这天下的所有百姓们,似乎也都应该是更痛恨东汉王朝的统治才对,因为也正是东汉桓、灵二帝的无能。

    才让百姓们遭受到了很多本不应该他们承受的苦难,所以百姓们也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去痛恨东汉王朝,甚至是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的。

    但是这个事情奇怪就奇怪在这里了,就算东汉王朝末年的统治,其实早就已经是天怒人怨了。

    连‘大贤良师’张角这样的神棍,都能够做到一呼百应,号召起无数的穷苦百姓们,跟着他一起舍生忘死地揭竿而起。

    反抗东汉王朝的暴政统治,这样的东汉王朝难道就不应该被灭亡吗?那秦朝又为什么就应该灭亡呢?

    所以事实上东汉王朝就是应该灭亡的不是吗?就像是大家公认的秦法严苛,又徭役繁重横征暴敛。

    那么秦朝就应该灭亡一样,东汉王朝末年,汉灵帝刘宏带头卖官鬻爵,荒淫无道以搜刮民脂民膏为己任。

    导致了整个天下民不聊生、狼烟四起,这样的一个昏君难道就不应该被推翻吗?这样的东汉王朝难道就不该被灭亡吗?

    但是却依旧还是有不少的人,仍然是心向汉室的,希望能够继续维持住汉朝的统治,不愿意做出任何的改变。

    这其实也并不奇怪,就像是一句老话说的那样,连秦桧这样的恶贼,都还有三个好朋友呢。

    更何况是一个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朝代呢,总是会有人舍不得它的,愿意拼尽自己的全力去拯救它。

    因为守旧,不愿意轻易地做出什么重大的改变,也本来就是人性的特质之一。

    就像是满清在入关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驯化汉人,便下令强行剃发易服一样,不也一样逼得很多汉人奋不顾身地反抗么。

    可是当满清统治了华夏两百多年以后,当满清终于灭亡了,大家要剪掉辫子,重新留头发的时候,同样也有很多的汉人跳出来奋不顾身地反抗。

    哪怕是满人也都已经开始剪辫子了也一样,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之魔幻了,仿佛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一样。

    几百年前他们宁死不屈地反抗,就是为了能够不剃头发留辫子,可是几百年后他们仍然是宁死不屈的反抗,却是为了能够不剪辫子留头发。

    虽然他们肯定不可能是一拨人,虽然他们最后也都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血脉关系却相近,都是汉人,这就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了。

    也证明了人确实是可以被奴役和驯化的,而这种奴役和驯化所依靠的,也正是这种名为传统守旧的力量。

    因为从来都是如此,大家也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它便是正确的了,但是从来都是如此,便真就是对的吗?恐怕不是这样的。

    不过这样振聋发聩的话,还是要等到鲁迅先生的时代才会出现,至少在东汉王朝的末年,还没有人有这样的精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