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七章 释经权  诸侯争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较近的记忆总是会更清楚一点来看。

    这天下的所有百姓们,似乎也都应该是更痛恨东汉王朝的统治才对,因为也正是东汉桓、灵二帝的无能。

    才让百姓们遭受到了很多本不应该他们承受的苦难,所以百姓们也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去痛恨东汉王朝,甚至是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的。

    但是这个事情奇怪就奇怪在这里了,就算东汉王朝末年的统治,其实早就已经是天怒人怨了。

    连‘大贤良师’张角这样的神棍,都能够做到一呼百应,号召起无数的穷苦百姓们,跟着他一起舍生忘死地揭竿而起。

    反抗东汉王朝的暴政统治,这样的东汉王朝难道就不应该被灭亡吗?那秦朝又为什么就应该灭亡呢?

    所以事实上东汉王朝就是应该灭亡的不是吗?就像是大家公认的秦法严苛,又徭役繁重横征暴敛。

    那么秦朝就应该灭亡一样,东汉王朝末年,汉灵帝刘宏带头卖官鬻爵,荒淫无道以搜刮民脂民膏为己任。

    导致了整个天下民不聊生、狼烟四起,这样的一个昏君难道就不应该被推翻吗?这样的东汉王朝难道就不该被灭亡吗?

    但是却依旧还是有不少的人,仍然是心向汉室的,希望能够继续维持住汉朝的统治,不愿意做出任何的改变。

    这其实也并不奇怪,就像是一句老话说的那样,连秦桧这样的恶贼,都还有三个好朋友呢。

    更何况是一个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朝代呢,总是会有人舍不得它的,愿意拼尽自己的全力去拯救它。

    因为守旧,不愿意轻易地做出什么重大的改变,也本来就是人性的特质之一。

    就像是满清在入关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驯化汉人,便下令强行剃发易服一样,不也一样逼得很多汉人奋不顾身地反抗么。

    可是当满清统治了华夏两百多年以后,当满清终于灭亡了,大家要剪掉辫子,重新留头发的时候,同样也有很多的汉人跳出来奋不顾身地反抗。

    哪怕是满人也都已经开始剪辫子了也一样,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之魔幻了,仿佛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一样。

    几百年前他们宁死不屈地反抗,就是为了能够不剃头发留辫子,可是几百年后他们仍然是宁死不屈的反抗,却是为了能够不剪辫子留头发。

    虽然他们肯定不可能是一拨人,虽然他们最后也都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血脉关系却相近,都是汉人,这就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了。

    也证明了人确实是可以被奴役和驯化的,而这种奴役和驯化所依靠的,也正是这种名为传统守旧的力量。

    因为从来都是如此,大家也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它便是正确的了,但是从来都是如此,便真就是对的吗?恐怕不是这样的。

    不过这样振聋发聩的话,还是要等到鲁迅先生的时代才会出现,至少在东汉王朝的末年,还没有人有这样的精神觉悟。

    所以在魏文帝曹丕篡汉后,其实还是有很多依旧是心向汉室的人,都在那里延颈盼望着。

    希望蜀汉昭烈帝刘备,能够做出一些强有力的反击来,让大家看到汉室的希望还在,还能有光复汉室的那一天。

    结果蜀汉昭烈帝刘备却在这种时候,突然就打算要自立称帝了,又怎么可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呢?毕竟他们也只是需要一个心灵上的寄托罢了,又或者是借助这个可以代替神明,阐述并解释神明经义的机会。

    来从中为自己谋取某些方面的利益,而不是真的希望世间空降下来一个,可以主宰他们生死命运的神明。

    所以最好的神明,永远都是那些并不真实存在的神明,毕竟只有神明自己无法站出来亲自解释自己的经义。

    他们这些掌握了代替神明释经权力的人,才能够有机会从中得利,否则大家都去听神明的亲自讲解了,谁又会在乎他们呢。

    就像是孔子死后,孔子的那些弟子们,很快就因为他们各自对于儒家经义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差异,直至彻底分裂。

    从而诞生了各种不同的儒家学派,甚至彼此之间相互攻讦不断,将对方给直接驳斥为是异端,彼此相互仇视。

    那么为什么在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不会这样呢?因为在那个时候,儒家的至高神明孔子还活着。

    就算是弟子们有什么疑问和分歧了,孔子也能够给他们予以回答,这时不管孔子回答的到底正确与否。

    都会被孔子的弟子们,给视为是金科玉律,是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不信那就还是不够虔诚呐,自然也就不是儒家中人了。

    可是一旦当孔子死去了,那么儒家这个唯一的至高神明也就没有了,一切的问题也就没有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和最终解释权。

    那么此时儒家的弟子们,其实就是在以自己的角度,去替孔子这个无法再发表意见了的至高神明。

    阐述和解释儒家经典的时候,那么他们的意见当然就是无法达成统一的,这个时候产生分裂也就在所难免了。

    除非孔子能够死而复生,重新定下一个新的标准答案,让所有的儒家信徒们信服才行,不过孔子后世的那些徒子徒孙们。

    也未必真的就愿意看到孔子再次出现就是了,毕竟人家孔子本人都出场了,那他们手里掌握的释经权也就无用了啊。

    甚至从某些角度上来说,这其实都已经可以算是根本矛盾了,还是完全无法调和的那一种,必须要你死我活一下才行了。

    如果从内心的真情实感出发的话,那么这些人也应该是真心尊崇孔子他老人家的,但是他们这些人所尊崇的。

    是那个已经不会再说话,也不会再发表任何与他们相反意见的孔子,是那个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符号的孔圣人。

    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思想的,甚至可能是意见和观点完全跟他们这些人相左的儒家至圣孔子。

    其实蜀汉昭烈帝刘备就同样也是这样的,他以一个汉室宗亲的身份,标榜了自己一辈子,说自己是汉献帝刘协的忠臣。

    可是如果当汉献帝刘协真的落到了,或者说来到了蜀汉昭烈帝刘备身边的时候,那么蜀汉昭烈帝刘备又该怎么办呢?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