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五)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上手!
    勋贵、太监掌管——这就等于皇帝亲自掌握!
    你看看永乐帝的这些布置,就会清楚的发现——与航海贸易有关的,能直接威胁到大明天下的,全在朱家皇帝手中!
    包括船队停靠的港口,补给地点……
    我前文说过,永乐帝挖运河、修皇宫、修武当、南征北战……
    历史上凡是“暴君”所为,他全做了!
    一件不落!
    凡是“暴君”所为,朱棣一件不落。
    朱棣干的事——“暴君”未必干完了。
    同时,国内土地税收,只有三十比一,商业税也是三十比一。
    (商业税最初是十五比一、立国不久就降到二十比一,没几年,又降到三十比一。)
    三十税一……
    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个仁君——西汉文景盛世,也才这么干啊!
    然后,朱棣西洋下了一次又一次……
    仗打了一次又一次……
    按照他们的说法,蛮夷拿着两条臭鱼干,假装国王来朝贡,还要赏赐一船金子……
    永乐帝在位,大手大脚的花钱,到处都是大工程,到处都是大手笔。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永乐大帝还能给民夫发工钱!
    然而——国家还就是蒸蒸日上。
    朱棣时期大明王朝多有钱,就可以想象得到了!
    这钱,是从哪来的?
    不就是海外贸易所得么!
    朱棣能够掌握所有的外贸所得吗?
    怕是三成也够呛吧!
    三成的贸易所得,朱棣就能干这么多事……
    这个航海所得的利润之巨,就可以想象了!
    海外市场,人家豪绅最少从唐朝就开始培养了。
    海外市场终于成熟……
    好家伙,好不容易到了捞大钱的时候,你朱家人要一刀切?
    豪绅集团,会眼看着朱家人摘桃子吗?
    不弄你才怪呢!
    弄明白了这个,就能解释清楚明朝由始至终的一切行为!
    建文朝为啥文人独霸朝堂?
    英宗朝福建浙江为啥叛乱?
    嘉靖帝为何沿海扫倭?
    看看这片地:
    浙江长三角一带——丝绸、茶叶、瓷器产地!
    福建——茶叶、瓷器产地!
    江西——茶叶、瓷器产地!
    贵州、湖广——茶叶产地,还是茶马古道!
    卧槽!
    丝、茶、瓷,这是华夏对外贸易的重头戏!
    财富源头啊!
    而朱家皇帝掌握这条线的——全是勋贵、太监!
    洪武、永乐定的这个朝廷规矩,到底是为什么,大家就都明白了吧?
    这条线就是金山银山!
    外贸重地长三角这一片的豪族大绅,能不眼红?
    明朝的一切让人费解的大小事件,就都有了原因了吧?
    那些稀奇的、古怪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就都找到答案了吧?
    土木堡之变后——这些规矩,全都被于谦一刀砍了!
    然后反过来,自己掌控京师军权、派文臣监督武将,放弃边关,控制军权收回各地镇守太监(这些人大部分回来就给当场弄死来了)……
    皇帝让太监监督军队,于谦就让文臣监督军队!
    皇帝让文臣内部互相监督、互相掣肘,于谦就全给裁撤了!
    皇帝让太监镇守内地各处工、矿产业区,于谦就给全砍了!
    皇帝让太监、勋贵、交错布置,防卫京师,于谦就亲自掌握京师,自己一句话,皇帝都要脸色大变!
    皇帝让大军驻扎边关、开垦关外,设置屯堡以为眼线,于谦就让当兵的回到京师……
    (这一条要是不理解,看看正统朝的第一次北伐。
    打下来土地为何不守?
    ——守了还怎么走私呢?)
    ……
    于谦在景泰朝,他就是没有名分的摄政王!
    拿到了军权的于谦,不进内阁——是因为内阁要听他说话,看他眼色行事。
    朱祁镇能够回来,就是这个集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