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宰鞑行动进行了一半儿。一个鞑靼人发出了一声杀猪般的哀嚎。这一声哀嚎响彻营地,惊醒了剩余的五百鞑靼人。
他们纷纷抽出弯刀,来到帐外查看。
余有丁此刻手提一柄腰刀,浑身是血。他刚刚亲手杀了两个鞑靼人。
他大喊一声:“弟兄们!杀!”
一千明军立时跟五百鞑靼人发生了血拼!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鞑靼人从个头有车轮高时就学习用刀。说是刀法高手并不为过。
明军这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当中有三百人是险山老兵。以前在辽东靠砍女真人头过日子。
剩余的七百人也都是从京营残兵中挑选出来的。经历过京城保卫战的战火洗礼。
双方如两股激流,混战在了一起,造成了一个鲜血四溅的死亡漩涡。
余有丁虽为文人,却面无惧色。在祖承训、买买提的保护下带头冲杀。
渐渐的,人数占劣势的鞑靼人落了下风。
就在此时,哈坎苏克高喊道:“奥斯曼土耳其的勇士们!上啊!杀光鞑
靼人!明国有重金做酬劳!”
说完,哈坎苏克率领八百奥斯曼人冲入了战阵。”
哈坎苏克一直冲到了余有丁身边。
余有丁问:“你们不是不参与今夜之战嘛?”
哈坎苏克愤愤然的说:“你们动作太弛缓了!给了鞑靼人抵抗的机会。
我可不想让鞑靼人逃出去,让俺答汗知道我跟你们合作!总之,得加钱!加钱!”
有了奥斯曼人的帮助,这场战斗已无任何悬念可言。
半个时辰后,最后一名鞑靼人被一个明军士兵割断了喉管。战斗结束。
哈坎苏克擦拭着自己心爱的亚坎特弯刀,刀口被磕出了一个豁口。他跟余有丁抱怨:“加钱!一定得加钱!”
余有丁道:“好。等到了大明境内,我多给你五万刀乐的银子。”
第二天清晨,众人回到安乐城。
哈坎苏克向土鲁番的官员报告,他们出城东行,遇到了一伙儿沙匪。来接应他们的一千鞑靼人全部被沙匪所杀。
苏丹沙速也不是傻子。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他怀疑是余有丁带着一千明军干得。
不过,看在黄金、丝绸的份儿上,他懒得追究。更何况余有丁还向他做出了通商的允诺?
余有丁让哈坎苏克等人运送火器返回了货栈,等待他从哈密归来。
翌日,余有丁带着买买提、祖承训出发,前往哈密的威远城!
半个月后,威远城头,数百名明军老兵身披甲胄,手持刀枪在城头上警戒。
自从叶尔羌苏丹马黑麻病重,他们就在城头值哨,提防土鲁番人来袭。
忽然间,远处出现了一支骑兵队伍。
老千户梁荆羽大喊一声:“敌袭!戒备!”
当那支骑兵队伍越靠越近,梁荆羽隐隐约约看到了一面旗,旗子上绣着一个“明”字。
梁荆羽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问旁边的老弟兄:“老高,我眼花了?这支骑兵是......明军?”
那老弟兄手搭凉棚望去,忽然间他大喊:“明军!是明军!长得是咱汉人模样!穿着也都是鸳鸯战袄!”
余有丁他们终于来到了城下。他朝着城头大喊:“大明礼部主客司员外郎余有丁,奉皇上之命,前来慰问威远千户所诸位袍泽!”
许多老兵听到这熟悉的故国之音,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四十年了!大明竟然没有忘记他们!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命如蝼蚁般卑微,又如泰山般沉重的老兵!
梁荆羽没有流泪。他声如洪钟的大喊道:“开城门!迎接礼部官员!”
余有丁带人进了城门。接下来的一幕令他动容。
七十岁的梁荆羽大喊一声:“大明肃州边军玉门骑兵千户所,千户梁荆羽,恭迎钦差!”
说完梁荆羽摘下了头盔,搂在腰间,半跪于地。
一众明军老兵或摘下头盔,或摘下兵笠,半跪在地,用苍老沙哑的嗓音齐声高喊:“恭迎钦差!”
无一例外,每个人的头发都已花白!皮肤都像枯树皮一般干裂!
可是,他们流落西域四十年,从未忘记自己是大明的士兵!
“你看,远方如昨。那些故事依然还记得。
烽烟之下,千万里数不清的,长路谁曾跋涉。
你看,九州寥廓。那些丰碑永远都立着.”(《寸心》歌词)
八百老兵半跪于地,如一座座丰碑伫立着。
在遥远的历史长河里,总是有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守护华夏土地,跋涉千里万里,孤独的坚守一生。
余有丁双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高高举过头顶。泪水已经打湿了他的眼眶。
“大明礼部员外郎余有丁,拜见诸位忠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