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王蓉看到张唐卿晃晃悠悠的回来了,赶紧扶住张唐卿。
“少爷可曾用过饭食?”
“给我来一碗汤饼。”
到中堂内刚坐下,王可道过来汇报今天的成果。
“少爷,我们的二十方砚台全卖光了。”
“是吗?全卖光了?”
王可道点了点头。
“让石头再去采购一批原砚,这几日辛苦你们父子一下,总要把砚台供应上。”
“是,少爷,临淄周家那边怎么办?”
王可道知道,张唐卿最近要交接阳水书局,二十方砚台的利润大概只有两百贯左右,虽然可以和陈老二交接,但后续还要花很多钱,这两百贯远远不够。
张唐卿琢磨了会,说道:“留下两百贯,其他的你不用管了。”
“要不要去进一些澄心堂纸?光卖砚台,有点单调了。”
“不用,我自有计较。”
张唐卿唏哩呼噜的吃了一碗羊肉汤饼,倒头就睡。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等再起床,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公子,临淄周家派人过来了,正在荣宝斋候着。”
张唐卿一愣,“这么快?即便是快马加鞭,从临淄来回也要两三天时间吧。”
“来的是周家在益都县的掌柜。”
“哦,来赖账的?”
“不是,来送钱。”
张唐卿笑了,周家还是有聪明人啊。
荣宝斋,一个老头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王可道看到张唐卿进门,大声说道:“周掌柜,我家少爷来了。”
周掌柜忽然睁开眼,精光四射,看张唐卿的眼神,有点像看一个毫无生命体的物件一般。
“在下周选义,是周记印书坊的掌柜,今日过来,是替我家小少爷送欠款的。”
张唐卿最喜欢这种急公好义的人,随即哈哈笑着说道:“哎呀,周掌柜客气了,周公子也太客气了,你家也经营印书坊?。”
张唐卿边说,边从周选义手里接过交子,随手递给了王可道。
“咱们是同行,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早晚有相逢。”
“哈哈,是啊,早晚有相逢,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老王,给周掌
柜奉茶。”
“不用,小老儿还有一句话要说。”
“周掌柜请讲,唐卿洗耳恭听。”
“凡事不能做绝了,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才好。”
“哈哈,是啊,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咱们不看这一时,看今后,看今后。”
周选义的眼光一凝,盯着张唐卿,半天没说话。
忽然,周选义的眼神变换,成了一副眯眯眼,“张公子,看今后,不错,看今后。”
临出门前,周选义又回头说道:“青松这首诗,没有宣扬出去吧?”
“没有,现在青松这首诗属于你们。”
“好,最好不要让我听到士林中有人吟诵青松。”
周家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让这首脍炙人口的青松,成为永远的秘密。
周选义说完,就离开了荣宝斋。
周选义一走,张唐卿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平白无故的得罪个大家族,以后总要小心一些了。
“老王,关门吧。”
张唐卿皱着眉头回了后院,见张桂山也起来了。
“爹爹,喝得可好?”
张桂山自然是交口称赞,今天他算是大开眼界,不管是拍卖也好,七心庄也罢,都彻底打开了名声,可以预见,张家要发达了。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爹爹,临淄周家到底什么来头?”
“我早就知道,你早晚会有这一问。”
“还请爹爹明示,孩儿将来也好有个防备。”
张桂山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才跟张唐卿娓娓道来。
临淄周家家主周怀吉,少年时在临淄某琉璃厂做工。
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周怀吉忽然自己开了个黑陶店,并在短短五年之内,吞并了临淄县所有的陶瓷作坊,一下子成为了整个京东东路最大的瓷器店,在整个大宋也算是有名号。
大家都很好奇,周怀吉到底是靠上了谁。
后来有人慢慢的分析,发现周怀吉幕后之人应该在东京汴梁。
具体是谁,众说纷纭,不过,大家都认为商王赵元份应该是周怀吉的幕后东家。
“商王赵元份?”,张唐卿感觉这个名字这么熟悉呢?好像在哪听
到过。
“商王乃是太宗第四子。”
忽然,张唐卿脑海中蹦出了一条信息,赵元份的儿子叫赵允让,有个孙子叫赵宗实,后来改名赵曙,也就是宋英宗。
我靠!张唐卿被吓着了,我惹了以后的皇帝家?
张唐卿颤抖着问道:“爹爹,商王健在否?”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