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杨林说罢手中钢刀连闪,阿哈们但觉脑旁一凉,紧接着一股巨大的钻心痛楚直扎脑髓,让人无法忍受。原来一只耳朵已被割掉了。阿哈们手被反绑着,无法去捂按伤口。一个个疼的如杀猪般的嚎叫着。
“都闭嘴!”杨林一声暴喝,阿哈们顿时强忍着剧痛不敢再出一声,任由血水顺着脸颊不停的往下淌。对他们来说杨林不仅是剿杀叛逆的大明官军,其实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活阎王。
“李丁,把车上的吃食给乡亲们分了,先让大家填饱肚子再说。”杨林向从屋后返回来的李丁道。后者呕吐后的脸色虽然还是不好看,但他点点头表示明白。随后叫上刘万山兄弟和其他几个人去车上拿食物。
百姓们看着分到手里的面饼和黄米饽饽,也顾不上它们的冰冷和生硬,狼吞虎咽的啃吃起来。甚至不小心掉到地上的碎渣都捡起来吃掉。
“大伙慢点吃、慢点吃,我们这边还熬着粥呢。等会都喝上一碗暖暖身子。”刘万山兄弟领着几个人在人群中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分发着食物。而李丁领着几个人正在院子里架锅烧火熬粥。
“你,老兄,领两个人上那边去多弄些雪回来烧水用。记得要干净的雪啊。”
“你,找几个人把那些尸体都搬得离远点,再用积雪或是什么东西把血迹都盖上,否则大伙没法吃饭了,看着都反胃。”
“还有你,兄弟,找两个人去外边弄些柴火回来,现在的不够用了。动作要快,这边米都下锅了。”
杨林抱着膀斜倚在屋门前,看着李丁一边忙碌一边给其他人安排活计,不禁用手揉揉鼻子,嘴角不易察觉的向上翘了翘。他仰起头眯缝着双眼看向太阳,现在都过午时了,阳光照在身上更暖和了。应该即刻启程了,否则一切就真的来不及了。
“哨官大人,您这是要走吗?”李丁见杨林从房后牵着马走出来,急忙上前问道。
而百姓们也放下手里的食物向这边看来。对于他们来说,杨林的离开出乎他们的意料。
李丁再向前两步压低声音道:“您若是走了这些百姓该怎么办?还有哪些金银财物怎么处理?”
“我有紧急军务在身,不能再多耽搁了。”杨林牵着马向李丁道:“把粮食给百姓们分了,让他们有亲的投亲,无亲的让他们去朝廷的地界,总比被建奴抓住了杀掉要好;至于哪些金银你做好标记找个地方埋掉,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回来一起取走。”
“您不怕小的拿着这些金银财宝跑了?”李丁壮着胆子问道。他现在急切的想知道自己在杨林心目中是否可靠。
杨林看看他,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道:“现在这些金银财宝都归你,那么你能带着它们能跑出多远?三里、五里还是十里?单说那几锭金子的份量就能累垮你!再说你孤身一人带着这么多金银财宝,若是遇到官兵或是建奴兵你猜他们会如何做?轻了,给你安个偷盗的罪名没收了金银了事;重了,难保不会被他们杀人灭口谋财害命。然后就在这荒山野岭变成一堆枯骨永世不得托生。假若你运气好没遇到他们,那么若是遇到狼虫虎豹怎么办?你要知道,现在正是初春时节,各种猛兽冬眠过后饿的瘦骨嶙峋到处觅食,你小子虽然长的不胖,但是.......”
“别别别.....,求您别说了,给小的十个胆子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现在就是核计着怎么把您方才吩咐的那些事情办好。”李丁闻言额上的冷汗一直冒个不停:“哨官大人,小的现在可是您的人,您可不能胳膊肘向外拐。”
“哼哼,算你小子识相。别忘了带上莽阿的首级和这几样他的东西,到沈阳后你可直接去备御公署领赏。这是我的荷包,算作你替我领赏的证物。”杨林将荷包与牙牌等递给李丁,继续道:“等百姓们吃过饭你也要抓紧时间,趁着建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付朝廷围剿大军的事情上,出动的哨探少,抄近路尽快到沈阳。沈阳南门里面有驿站,你找间客房住下,等我日后回沈阳找你。”
“请您放心,小的一定把这些事情办好。”李丁忙不迭的点着头。
此时刘万山来到杨林的近前说道:“军爷,您要走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方才杨林和李丁的谈话声音极低,旁人并未听见杨林对百姓的安排,所以刘万山才会上前来问。
李丁则答道:“哨官大人有紧急军情在身不能再耽搁了。所以大家是有亲的投亲,没亲的就去朝廷的地界,总之决不能投奔建奴,更不能被他们抓住。一会儿吃完饭,我会把车上的粮食给大家分了,然后大伙就各奔东西。”
“什么?你说去朝廷的地界?”刘万山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丁,语气恳切的道:“李兄弟,你看看这些百姓,多是老弱妇孺啊。先不说他(她)们能不能走到朝廷的地界,就是这路途上的野兽都能要了他(她)们的命,更别说那些四处出没的女真游骑了。即使到了朝廷的地界,大伙要吃没吃要穿没穿,还是死路一条。再说了,我们被女真人认为是奸民,难道朝廷那边就不会认为我们是奸民?现在双方交兵,谁会为咱们百姓出头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怎么办?难道你让哨官大人护送着大伙径直到朝廷的地界上?”李丁两手一摊表示没辙了。
杨林同样也是没有好办法,他向刘万山道:“抚顺于去年四月十五(农历)被建奴攻破,但并未被占据。离这里不过七八十里路,你们为何不愿回到朝廷地界呢?”
刘万山长叹一声:“军爷,听你口音不是辽东人,否则怎不知道辽东汉民的疾苦?辽东位于边外苦寒之地,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大雪飘飞。汉民百姓们在此期间无法耕作,便会去做些例如打猎、伐木、捕鱼、挖参、淘金等活计维持生计。然后与女真、蒙古等族一样,拿到朝廷设的马市上交易,换些其他用得着的物品。
“这样岂不是很好。百姓增加了收入,日常生计便可无忧。”杨林道。
“可是本朝轻商,所以朝廷从关里(辽东百姓对长城以南地区的俗称)派来的官老爷们,便认为辽东汉民不事农耕喜欢苟利钻营,游手好闲又不务正业。与女真、蒙古等族混居早已身染蛮夷鄙陋之气,以致民风彪悍不服王化。结果对辽东汉民不仅不予袒护便利,而且在税收、赈济、徭役、行商、刑狱等事事施以重压。”刘万山满脸凄苦的停顿了下,继续道:“朝廷多年来从辽东运走的物产无数。即便这样朝廷和那些官老爷也不满意,认为辽东汉民首鼠两端不可信,就是奸民和贱民的聚集之地,活该在这苦寒之地自生自灭。”
杨林皱着眉头道:“如你所言,我在辽东的一年时间里也有所见闻,但未曾想朝廷会如此看待辽东汉民。”
李丁在一旁也深有感触的道:“我在辽东十余年了,按理说辽东物产丰富要什么有什么,可为什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