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无谷之人(上)  轮回道果:从农户到真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请问老兄尊姓大名?”杨林冲他笑笑,施了一礼。
    那汉子急忙还礼道:“尊姓大名可不敢当。我叫刘万山,抚顺马根单堡人(今抚顺市东南马群郸乡)。”
    “那么你等因何被建奴兵押解,又准备被押往何方?”杨林问道。
    “唉,军爷有所不知。去年四月女真人起兵反叛朝廷,四处攻略堡台。当时我等自认是一介草民,心想不管谁来都是要我们百姓缴粮纳税,还能把我们怎样?何况当时家家户户已经把耕地翻土完毕,只要等上几日便可建垄播种,所以我等也未离乡逃难。到了七月女真人占了马根单堡,一开始时对我等百姓还好,但是秋收后却下了一道天命汗的汗谕,说凡是汉民有谷每人不及五斗的,皆定为‘无谷之人’。意思是不够五斗谷的汉民故意不耕种、不劳作,全是要随时逃往大明的奸民。命令女真兵把这些人都要抓住,解送到赫图阿拉进行发落。”
    刘万山说到此处已是双目含泪,满面悲愤的接着道:“我家十几口人,地却是那么几亩薄田,除去要交的税粮,一年下来累死累活每人也摊不上五斗谷啊。女真兵来了要抓人,我等不服反抗,结果父母、两个弟弟和弟媳,还有妻儿都被杀了。全家就剩我和二弟刘万海活着。”(注:无谷之人乃后金屠杀汉民借口之一。见《满文老档》天命九年正月,公元1624年。)
    杨林听罢怒火顿起,一指那些被俘的后金兵和阿哈们道:“杀你家人的可是他们?”
    刘万山连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我等是在入冬的时候被抓的,听闻朝廷要派大军征讨女真人,女真人忙于战事只是将我等关押,直至前几天才将我等集中押往赫图阿拉。眼前这些百姓都是女真人从各地抓来的所谓‘无谷之人’。这两日天降大雪赶路较为辛苦,所以女真人见到这个小村子便要进来歇脚打尖。没想到......”
    杨林点点头,见李丁包了莽阿的头颅正向这边奔来,便高声问道:“你可知这莽阿身为镶蓝旗牛录额真,又是奴酋封的巴图鲁,为何要干这押解的便宜差事?”
    李丁闻言站稳身形道:“回哨官大人,这莽阿原是正蓝旗的牛录额真,是三贝勒莽古尔泰的奴才。因为酒后闹事伤了另一名巴图鲁,便被降职为拔什库并贬到了镶蓝旗。旗主阿敏对他很是器重,在各种场合都为他说好话,再加上他有战功在身,所以前段时间便又恢复了牛录额真的官职。这次押解汉民是他自己主动提出的,说是要报答阿敏的提携恩情,主动在后方为主子分忧。本来阿敏要他多带些人马预防万一,但他自恃武功高强,说现在正是对抗明廷的关键时刻,不宜为了这等小事抽调过多人马,自己只要带着少许亲兵和阿哈就可完成差事。只是他没想到在这遇到您。”
    “莽阿说没说过百姓们被押解到赫图阿拉后会怎样处置?”杨林问道。
    “这个.....这个.....”李丁欲言又止,看了看百姓们,迟疑了片刻一咬牙道:“我昨日夜里起身小解,偷听到莽阿和他那些亲兵说天命汗下了汗谕,这些属于‘无谷之人’的百姓被押解到赫图阿拉后要尽皆斩首。”
    “啊,什么?你在骗我们!”
    “怎么会这样?”
    “我们就是一介草民,就因为不够五斗谷子就要杀我们?”
    “天啊,我们该怎么活呀?”
    百姓们闻言一阵骚动,七嘴八舌的喧哗叫嚷起来。一些老妪和妇人竟绝望的哭泣起来。
    “我没骗你们!女真人真的是这样说的!你们不信可以问问那几个女真兵。”李丁有些急了,他可不想被杨林和百姓们误会。
    刘万山见状从人群中把自己的弟弟叫出来,然后对着焦躁不安的百姓们道:“我和我兄弟懂些满语,且让我俩去问问那些女真兵便知事情真假。”
    “这种事我怎会骗大家?”李丁摇了摇头,转身对杨林道:“哨官大人,我包好了莽阿的首级。另外我在他身上找到了他的牙牌、扳指、匕首和几两散碎银子。对了,小的这记性真该死,莽阿在进村的村口停了两辆骡车,上面多是一些粮食还有其他的物件。其中有两只挺沉重的箱子,钥匙我已经在莽阿身上搜到了。您是否过去看看?”
    “嗯,你做的不错。那些碎银子你自己留着吧,算是赏你的。”杨林接过牙牌、扳指和匕首。这三样东西做工精美,外形漂亮。只见牙牌为铜制,上面用满文和汉文镌刻着莽阿的姓名、身份和职务;扳指上只有纹饰没有文字,而匕首的手柄上刻有“大金巴图鲁”的满汉字样。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小的一定肝脑涂地的为您办好差事。”李丁开始时对杨林还紧张害怕的要命,现在心里可是把他当菩萨看待。暗道乖乖,自己就是干了点小活儿,就被这位杨哨官赏了好几两的散碎银子,这些银子比自己从小到大见到的银子还多。这位杀人的时候是阎王爷,但赏银子的时候就是财神爷啊。
    杨林将莽阿那三样东西揣入怀中,而后随李丁来到村口停放的骡车前。
    只见第一辆骡车是由三匹骡子拉的大车,上面装了满满一车的谷物和高粱,用草席遮盖的严严实实。目测这车粮食至少有四石至五石(明制一石约今一百八十八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辆车也是三匹骡子拉的车,大小相同,上面各有两大袋面饼和黄米饽饽(粘豆包)。另有一些冻肉、酸菜、炊具和几柄铁铲和镐头,一看便是为野外宿营准备的家什。
    还有两只大木箱子,箱子旁边则放了一些刀枪弓箭和盔甲,上面盖着油布。这明显是莽阿等后金兵为了行军轻便,把盔甲武器放在车中运输。
    车上的两只箱子由硕大的铜锁锁住。李丁跳上车麻利的把锁头一一打开。
    第一只箱子里装的皆是金锭和银锭,颜色纯正、锭身洁净,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便是新铸的。简单数了下有金锭五锭,每锭约十两;银锭十五锭,每锭约二十两。
    打开第二只箱子,只见里面装了些绸缎,还有一些金银首饰、散碎银子和铜钱在里面。
    李丁抓起一块银锭和金锭塞到杨林的怀里:“哨官大人您先揣下,不管到何时何地没有银两可不妥。我娘在世的时候反复和我说这句话。”
    “你小子倒是麻溜。现在正打仗,我揣金银做何用?”杨林现在很是欣赏李丁的机灵劲,这货的眼色还真不一般。
    “哨官大人,自古这战场上的财物谁得到就是谁的。我知道大明的那些文官武将都是见钱眼开的主,如果您回到大明,那些人见到缴获了这么多金银财物还不得一文钱都不剩的全吞喽。您说您拚死拚活得到的这些金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