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见还是没人开口。
高景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那便选择第一个,你们建一所氏族学堂,我建一所平民学堂……”
“大良造!”
有人突然开口打断,道:“敢问大良造,学堂的老师来自何处?”
高景笑了,道:“如果是第一个,老师自然各自去邀请。”
“那若是选择第二条呢?”
高景正色道:“诸子百家的老师,我亲自去请!”
有人不甘心的问道:“那大良造会不会亲自授学?”
高景愣了一下,恍然,笑道:“我的志向,就有“为往圣继绝学”一说,自然会抽空授学!”
这话一出,所有人异口同声道:“我等选择第二条!”
高景笑了,行礼道:(bhdj)“那就祝各位家族长盛不衰!”
“多谢大良造!”
……
离开房间,高景看到等候在门口的卫庄,笑道:“你来这干什么?”
卫庄看着他,沉默片刻道:“用一个学堂瓦解了内部的反对势力……郡守好手段。”
高景诧异道:“不会吧?心里还有气?这是讥讽我,还是夸赞我?”
卫庄道:“我只是不明白,你若是想让平民百姓有上进之路,为何不直接选择第一个,亲自建立一所面向普通百姓的学堂?
这样一来,所有平民百姓都会感激你的恩德,你会成为圣人的!”
高景叹了口气,道:“维持一所平民学校,需要的开销很大,我任郡守,自然无数办法赚钱来维持……
但我只有一个人,当天下一统后,其他地方官员并不一定有财力创建维持一所平民学堂。
相反,由富庶的氏族开办族学,抓好氏族跟平民的比例,这是所有官员都能办到的……唯有这样,才能将这个政策维持下去!”
卫庄叹了口气,道:“平民跟氏族一起入学,恐怕会被人轻视,欺辱……”
高景沉默了一下,道:“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给了平民上进的可能,若是他们连这都承受不下来,终究难成大器……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我能做到的也就到此了!
再说……”
高景微微一笑,道:“氏族也不是傻子,当他们看到平民为了上进,爆发出的毅力后,自己会有所择决的!”
“……”卫庄冷冷的道:“择决,乃是鬼谷纵横之道!”
你一个儒家学子,当着我这个鬼谷纵横弟子,说纵横之道?
高景一本正经的道:“此乃儒家权衡之道!”
卫庄:“……儒家便是如此窃取学说的吗?”
“只能说,儒家好学。”高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卫庄一时无言以对,吐了口气,道:“韩王……”
高景摆手,道:“你觉得,现在还有人关心韩王的死因吗?剥掉王位,他只是个人,这乱世死的人多了!谁会关心一个死人的死因?
放下吧,已经过去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梁
儒家跟墨家一样,属于一分再分的那种!
只不过墨家三分后,彼此攻伐,导致实力大减。
儒家分八系,只是侧重点不同,对外仍称“儒家”,所以儒家才能莫落后再次成为显学。
“子思之儒”一系中,还有“子夏之儒~”的分系。
只不过如今的“子夏之儒”-不属于儒家正统。
荀子因为公开咒骂其他儒系为“贱儒”,所以被其他儒系所不喜,但“子夏之儒”却因为其理念,被其他-儒系所看不起。
原因就在于,所有儒系,都希望君王来迎合自己,简单说,都希望君王听自己的。
当年孟子见齐宣王只是拿他当做一块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毅然抛弃高官返回邹国教授弟子,不肯委屈自己。
唯独“子夏之儒”主张“经世济用”,选择了迎合君王,为君王服务。
所谓“经世济用”,即为君王服务,与时俱进、全面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这支儒系的思想非常杂,仿佛但凡是有用的学术都会吸取。
因为同出一系的原因,荀子的“学以致用”,也是“子夏之儒”的观点之一。
顺带说一句,后来的儒家,“子夏之儒”渐渐成为儒家正统,因此儒家才会开启迎合君王之路。
……
“子夏之儒起始于子夏的弟子段干木,段干木正是魏国人,学成后出仕于魏。”
潜藏了许久的小马车再次上路,但这次上路只有两个人。
驾驶马车的高景,以及跟在马车旁的典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