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陆成安也是服了,黄河水清,必有大灾的说法,那可是有科学依据的,奈何科学依据碰到封建迷信,一合之下居然完全不是对手。
“好言难劝想死的鬼,你们尽管在这里歌颂,到时候真出了旱灾,你们给陛下所写的那些庆贺祥瑞的奏本,那可就都是实打实的笑话!”
陆成安拂袖而去。
张海京正欲挽留,细听下来,陆成安所言是有一番道理的,但杨瞻却出手阻拦道:“此等扫兴的小子,留他做什么?”
“到时候没有出现旱灾,便是他一个人在这危言耸听了。”
张海京却深深地看了杨瞻一眼。
就这番言论,你是什么成分,我张海京已经了如指掌。
他即便和陆成安吵得再凶,闹得再大,张海京还是清楚陆成安的肚子里是有货的。
只是张海京想劝陆成安别什么事情都想做,别什么事情都想管,年轻人的锋芒露到如此地步,必然是过刚而折的结果。
并不是在劝陆成安就这样混吃等死。
“你我不管,他这小子有的是办法上达天听,等到陛下知道了,那可就晚了。”
“而且要是如他所说,黄河之水清,则逢大灾,一旦灾祸临头,我们再想办法挽回,那一定是为时已晚。”
“你看到那时候,谁最先一个倒霉?”
听到这话,杨瞻不免露出了认真之色,旋即又道:“我还是不认为祖宗传下来的话有什么问题。”
“既然祖宗说了,黄河水清则圣人出,天下平,即便没有圣人,天下没有太平,又怎么可能会与灾祸相提并论。”
“退而求次之,只是一奇观而无事发生,那也是一件值得称道一二的谈资。”
此刻,张海京面露谨慎之色,这与百姓危亡相关的事情,那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慎重对待,“你速速派人去问问今年黄河沿岸雨情如何,我要一个准确的答复。”
杨瞻听张海京这般问,慵懒又好笑地说道:“您是真把这小子的话当真了?”
“这小子有时候说出来的话你不当真,说不定偏偏他就言出法随了。”
“本府让你查,你就去查,之后出了什么事情就全算在我的头上。”张海京斩钉截铁地说道,这话已经不容杨瞻有半点回绝的意思。
“既然这样,下官遵命。”杨瞻这下也不敢再打马虎眼了,立刻向张海京行礼道。
张海京点了点头,眺望向远方的目光微微一眯。
要是这次黄河水清如陆成安所说的一样,不光没有所谓的圣人出世,还引来了灾祸。
那他张海京从今个儿开始...就再也不去说教陆成安,哪怕陆成安跟他顶一万次嘴,他张海京都给他忍了!
怕就怕陆成安给他虚晃一枪,故意来吓一吓他老张。
.....
.....
.....
第481章 以水定天象,陆成安的治患之策!
杨瞻的脸色起初并不好。
毕竟这个事情,严重点来讲,那是关系到黄河两岸百姓的性命,若是能提前发现,进行预警,那就不知道可以活多少人。
所以杨瞻最怕的事情,就是陆成安所说的事情被验证了。
但问题是,杭州和黄河没有一点关系。
黄河是不经过杭州这块地方的,杨瞻这边消息其实来晚了至少有一个月之久。
而其他经过黄河的衙门,早早就给朝廷报喜去了。
一个月能改变很多事情,一个月也能出现很多变化。
杨瞻的心里无疑是希望陆成安所说的话是错误的。
然而,说一万道一千,黄河即便是出了什么事情,跟杭州的关系也不大。
这晚了一个月的消息,离黄河比较近的几个地方都在庆贺黄河水清的奇妙之事。
即便是闹了旱灾,这几个地方的官员大抵是要吃点苦头的,他们杭州的官员低调一些,别掺和这些庆贺的奏疏就好。
杨瞻算了算时间,他派出衙役去询问黄河两岸的雨情,已经是来不及了。
在东南地区,黄河主要经过的沿岸有南京、苏州等地。
江苏这块地方的官吏们,平生最恨的就是其他地方的人多管闲事。
何况杭州府跟他们差不多也是同级的关系,完全没有资格来指手画脚。
沉思片刻,杨瞻自作主张地喊住了这些准备出发的衙役。
他写一份奏疏给应天府的二朝廷就行了。
实在没必要费这个精力、力气去考察整个黄河两岸的雨情。
衙役心里也不想动,一听到杨瞻改了主意,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信不信就是你们应天府的事情了。”杨瞻内心叹息了一声。
他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明,最后将矛头指向了陆成安,笔风圆滑。
这样写,黄河两岸若是没有旱情,陆成安就属于造谣生事,妖言惑众。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