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3节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跟他们杭州的这些官员没有一点关系。
    即便是出现了旱灾,他们也把提醒的义务尽到了。
    事后出现了旱灾,也能拿出奏本来证明自己无罪,是应天府的二朝廷不重视此事。
    可是杨瞻最心知肚明的就是他写的奏本,应天府的朝廷看不看都是一个问题。
    作为二朝廷,应天府虽然配备了一套完整的朝政体系,可是大多数人都是养老和贬职下来的官员,没有实权。
    哪怕有人重视了此事,还要走很多道程序才能做好灾难来临前的提前准备。
    这是要提前向天京府的朝廷报备的,不经过提前报备,就开始紧急避险,为首的官员要是没有处置好,事后掉脑袋都算是轻的了。
    杨瞻这也算是推锅,把问题推回了别人的头上。
    你要说尽力了吗?
    只能说职责所在的事情,杨瞻是做到了,算不上疏忽职守。
    但是真心实意考虑到可能会出现旱灾的话,杨瞻最好是备马亲自去一趟应天府的二朝廷。
    只不过杨瞻再三考虑下,倘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他不就被陆成安所‘戏耍’了吗?
    从杭州跑一趟到应天府的时间可不短,一个折返的白忙活,足够让杨瞻的颜面扫地。
    思来想去杨瞻决定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他又不是没写奏疏提醒。
    旱灾来了,要头疼也该是黄河流域所经过的官府要头疼的事情。
    另外一边,张海京则是火急火燎地找到了杭州府内曾经治过水的前河道总督方宪悦。
    “黄河水清,必有大患?”方宪悦倒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这年头,朝廷最喜欢的就是祥瑞之事,所以任何一件超脱常识的事情,都会被定义为祥兆。
    “张府台,从何而闻?”方宪悦旋即问道,说着,他就翻了翻桌台,找了一本记录自上古以来的水情档案。
    “是从一个后生口中听闻。”张海京见到方宪悦的面色镇定,心下松了一口气,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事。
    随后,方宪悦的表情逐渐变化了起来,“黄河之水情,在史册中记载,发现竟真如你所言,但凡黄河水清,十次有八次都会有大旱。”
    “什么?!”张海京顿时讶然,面露惊色。
    “十之有八,居然有如此之高?”张海京立刻说道:“就在这一个月前,黄河的水清了,此事,我必须要马上进奏给朝廷!”
    “府台,这到底是哪个后生所说,我治河十几年了,尚不知此中道理,翻看了史册,才窥视一二。”
    方宪悦同样是站了起来,神情焦急之中更带有一些好奇的神色。
    “一个落榜的考生,一个当将军的人。”
    “荡寇镇海的陆成安。”张海京苦笑一番说道。
    他张海京对水患之类的事情,截然不知,别说让他看水了,就是玩水都玩不明白,落水里,怕是直接就要被淹死。
    修堤坝这种事情给他来做,张海京都极其的困难。
    又谈什么能看出黄河水清,必有大患的本事。
    “你快点上马,和我一道去应天府说明此事的利害干系,以免出现赤地千里,流民失所的惨状。”张海京当即催促方宪悦动身。
    无论是洪水还是旱灾,这种灾情最恐怖的不是第一次来临的那一刻。
    第一波的烈日暴晒,田土龟裂,种粒皆绝,尚且还在朝廷承受之内,赈灾的粮食到位,还能有救。
    问题是闹了饥荒以后,横尸遍野,极易出现瘟疫。
    这种灾患是一个接着一个的。
    无论是旱灾还是洪水,第二轮过来的瘟疫,才是最难扛过去的。
    饿殍盈野之时,那就连社稷都难以稳固下去,陆成安这次的预警若是真能防住旱灾大患。
    别说张海京心甘情愿给陆成安磕一个了,就连陛下少说都得磕一个响的。
    这就不难怪陆成安听到黄河水清之事,脸色能有如此惊变,立刻就强势顶撞了过来。
    是真有这样的大事要发生!
    又岂能不变色?
    ......
    “陆大人呐,到底是什么风,把您给吹到本王这边来了。”齐王懒懒地躺在了镇寇大营中军的将军椅上。
    洁白如玉的美腿耷拉在了椅子上,轻轻地摇摆拨动。
    在齐王身旁的几个侍女,纷纷剥开了晶莹剔透的葡萄,送入齐王的口中,看着甜水渐渐从齐王的粉唇中溢出,陆成安感慨了一下万恶的统治阶级以后,立刻正色行礼。
    “齐王殿下,黄河水清,怕是有大旱将至,还望齐王能替我启禀陛下,以免灾情泛滥。”陆成安声音洪亮,落地有声道。
    模拟推演中,确实没有出现过黄河水清,旱灾将至的情况。
    但每一次模拟推演,实际上就是不同的世界线分支,你永远不知道这一次的自己会遇到什么。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