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晟二十三年三月,严世蕃、胡宗宪出仕宁国。】
【程和依附汉国以后,陆成安因而解锁词条技能——隐龙在渊。】
【隐龙在渊:有一定概率可以无视敌方使用的计谋,不受计策影响。(紫色品质)】
【进阶为金色品质,需要与宣平和李徽在同一个国家阵营中。】
之前结盟,成为一个队列中的阵营,解锁了桃源三杰的羁绊效果。
而现在盟约结束了,桃源三杰的羁绊效果依然存在,看来是解锁以后就成了固有词条,不会再被收回了。
【汉国在咸阳建立了新的都城。】
【汉国统一了秦国、汉国、楚国三个地方的货币。】
【这大大方便了原先三个国家百姓之间的交易。】
【汉王开始修筑官道,方便百姓互相之间的流动,并且通过商人交易获得晋国的新式造纸技术。】
【晋汉之间虽然屡屡都有边境上的小摩擦,但仍然没有爆发出太大的战役。】
【周瑜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认为国与国之间断然没有永恒的情义。】
【晋吞晟在先,晟裂晋在后,两国不可能同仇敌忾对抗汉国,加之晟国与汉晋边疆路途遥远,晟国出兵要借道,双方是难以互信的。】
【而以汉国的国力,吞掉晋国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要想的应该是如何降低损失的情况下灭掉晋国。】
【这样一来,灭掉晋国以后,一鼓作气之下,那么天下可图。】
【大晟二十三年五月,燕国就‘齐国国土’分配的问题,向宁国讨要说法,严嵩与诸葛亮激烈辩论过后最终失败。】
【宁国在道义上不占上风。】
【对于齐国领土的归属上,宁国人的立场下降了。】
【燕国要求宁国割让七座从齐燕战争中霸占的齐国城池。】
【宁王不允。】
【她当即调动李成梁、戚继光、胡宗宪三人来面对燕国的来势汹汹。】
【宁人多商,作为商人较多的国家,宁国人并不喜欢打仗,更喜欢和气生财。】
【这让宁国的舆论上并不主张对外战争。】
【燕王在攻取齐国的土地后,有了懈怠守成的意思,而面对堆积成山的政务她感到非常的疲倦。】
【于是,她将诸葛亮调遣至燕都,把政务交由诸葛亮来处置。】
【经过激烈的讨论,一个专门服务于燕王来处理政务的辅佐团成立了。】
燕王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做政治的人。
早期还能说是有雪耻的动力推进,可灭掉了齐国以后,燕王的动力就大幅度下降了。
能以这个性格坐在王位二十余年老老实实地去处理政务,燕王真的很不容易。
这个阶段,燕王就纯粹是想下班了,但遗憾的是燕国没有继承人,所以燕王是想要下班都没这个门路去下班。
【大晟二十三年六月,因为没有继承人的问题,诸葛亮想要说些什么又欲言而止。】
【在燕王和诸葛亮的商议下,燕王最终将宗室中一位亲近燕国的男孩立为储君培养。】
【大晟二十三年七月,燕王发现了新的追求,她与诸葛亮商议伐宁之事。】
【同月,晋国与汉国之间的爆发来到了界限。】
【汉国已经拥有八万士卒具备铁札甲的制式装备。】
【汉王以岳飞为一路主将,命邓艾运输粮草,魏延为另一路军,派遣陆成安督军作战,十七万大军攻打晋国。】
【开战之初,汉国上来便夺走了晋国的邺城之外等等十余城池,好在晋王冷静指挥,吴明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逐渐呈相持局面。】
【晋国受到如此猛攻,晟国紧急出兵,狄青等人赶往前线。】
【然而魏延从另一路军攻下平阳,歼灭晋军十万,败晋将吕琯、朱咏。】
【岳飞在晋国诸将的据险防守下难以攻克,魏延的捷报对于汉国而言却是一场甘霖之雨。】
【晟国的援军将至,陆成安早有准备,以周瑜一路军袭扰,自己率主力企图将晟国的支援截断。】
【陆成安深谙围点打援的战法,他的围攻让狄青根本无法再度前进支援。】
【反倒是晟国的一路军被覆灭。】
【晋国在遭受战争的情况下,百姓受战乱的影响严重,使得晋国在粮食上入不敷出。】
【没有充分粮食的情况下,晋国士气大减,即便是韩世忠想要继续顽抗汉国的进攻,都没有充足的兵力硬抗。】
【宗泽面对败势,连叹三声,意图带着晋王向后撤退。】
【大晟二十五年,晋国大半国土已经落入汉王之手,汉王积极推广仁政,取消晋国之前对百姓施加的各类政策。】
【晋王不得当的政策早已让百姓怨声载道,心生不满,汉王到来后的仁政,这让晋国的老百姓对汉国政府的抵触降低了。】
【大晟二十六年,晋王彻底败退晋国,迎江而上,撤往晟国似乎已经成了最后一条道路。】
【在想了许久以后,晋王不愿前往晟国,投江而亡。】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